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的出现究竟对于学校教育意味着什么?SARS时期的“空中课堂”经历使人们有理由相信,由于无法营造出教学所需要的特殊社会心理环境,网络无法取代由学生、教师、教学对象构成的课堂。网络的包罗万象对于中小学生并不是确定的,它的真实边界和底线取决于学生发展的现实水平。过去不能由教师直接给予学生的,同样不能由网络直接给予学生,网络呼唤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同时也为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条件和可能。  相似文献   

2.
当代青少年深受社会转型等诸多因素影响,其价值观和道德观存在迷失现象。如何正确认识与把握青少年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索提升其伦理底线的有效途径,是时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我们首先阐述了底线伦理的含义、要求与层次,然后探析了当代青少年伦理底线教育的桎梏,最后从多个层面给出了可供选择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3.
做人与底线     
做人有没有底线?我认为是有的做人,人人会做;但有底线的做人,却不是人人都会做的。  相似文献   

4.
政治生活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政治伦理的基本问题;个体生存问题以覆类生存问题构成了政治伦理的双重底线,个人美德和公共道德的价值共契成为化解政治伦理化与伦理政治化之间五动关系的有效途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政治,亟待建构一种倡导“以人为本”、“和谐的”、“宽容的”以覆“发展的”等价值观的底线政治伦理。  相似文献   

5.
道德教育的高标与底线问题相当复杂,孤立地谈"道德高标"、"道德底线"已经失去了意义.在处理高标与底线的关系问题时,有必要结合道德教育的"正面"与"反面"的问题、义务论与功利主义的问题、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问题进行分析.应当以抵制"祛道德"为前提,在区分道德教育的"高低"问题与"正反"问题的基础上,将义务论的高标与功利主义的底线结合起来,区分不同的层次,从底线入手,时刻关注高标,始终贯穿个体精神,从而培养健全的现代公民.  相似文献   

6.
底线     
一次,一位在江南开锁厂的老板说他的买卖很兴旺,日进斗金,很快要上市了。我问他何以如此发达?他答曰:"现在的人富了,有钱有物,自然要加锁买锁;再有,我的锁科技含量高,一般技术很难打开,而且不断技术更新,所以市场总在我手里。"我笑道:"我的一位好朋友说世界上他最不喜欢的东西就是锁,因为锁是对人不信任,是用来防人的。"  相似文献   

7.
[引言] 不知从何时起,“底线”一词开始在媒体上频频露面,如道德底线、伦理底线、人格底线、学术底线、职业底线、官德底线、教育底线……可查遍工具书,没有关于“底线”一词的解释。但从大量的用例中不难悟出:底线是“最低限度的、不可再逾越一步的界线”,简言之就是“最低界线”。官场商场黑幕丛生,道德底线的  相似文献   

8.
底线     
<正>底线无形地存在于两个地方。一在社会中,一在每个人心里。如果人们都降低自己的底线,社会的底线一定下降。社会失去共同遵守的底线,世道人伦一定败坏;如果人人守住底线,社会便拥有一条美丽的水准线——文明。因此说,守住底线,既为了成全社会,也是成全自己。  相似文献   

9.
底线     
一个女人深爱一个男人,爱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她一切唯他是尊,拼命地讨好他,任凭他一次次无情地伤害她也不退缩,可他对她怎么也爱不起来.终于有一天,她胆怯地、含蓄地、婉转地拿出了最后的一招:如果他能接受她,她愿意将父亲留下来的全部财产都给他.结果他勃然大怒,便从此消失无影踪.  相似文献   

10.
底线     
<正>①一个物欲的时代和一个非物欲的时代,人的底线是不同的。社会的底线也在下降。所谓社会底线下降,就是容忍度的放宽。原先看不惯的,现在睁一眼闭一眼了;原先不能接受的,现在不接受也存在了。在商业博弈中,谎话欺骗全成了智慧;在社会利益竞争中,损人利己成了普遍的可以获利的现实;诚信有时非但无从兑现,甚至成为一种商业的吆喝或陷阱。在这样的  相似文献   

11.
现在的多元解读的确呈现出泛滥之势,陷入“学生个人的理解都是可贵的,都应该肯定”的误区。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新课程所倡导的多元解读成了一个标志性的东西,凡是贴新课程的标签,不能没有多元解读,将对多元解读的理解低层次化,片面化。二是有众多公开课的推波助澜。因为公开课最怕的莫过于启不开学生的嘴,所以明知学生的发言有些出格,甚至在情感价值观上存在问题,教师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加以“纵容”。到底多元解读该不该有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文本的价值取向、时代背景、语言环境以及作者的情感等,对这些要素的解读是否存在界,界又…  相似文献   

12.
现在的多元解读的确呈现出泛滥之势,陷入“学生个人的理解都是可贵的,都应该肯定”的误区。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新课程所倡导的多元解读成了一个标志性的东西,凡是贴新课程的标签,不能没有多元解读,将对多元解读的理解低层次化,片面化。二是有众多公开课的推波助澜。因为公开课最怕的莫过于启不开学生的嘴,所以明知学生的发言有些出格,甚至在情感价值观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3.
现在的多元解读的确呈现泛滥之势,陷入了“学生有发现都是可贵,当然都应该肯定”的误区。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我们的新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多元解读成了一项大提特提标志性的东西,所以要贴上新课程的标签,不能没有多元解读,把多元解读理解得低层化,片面化。二是新课标下众多公开课推波助澜的结果。面对成几十上百的听课者,除非你有很高的认同度,你怎么上别人都会爱屋及乌,否则你是没有多少胆量去冒这个险的。因为公开课最怕的莫过于启不开学生的嘴,所以明知学生的发言有些“超边”甚至在情感价值观上存在问题,但还是怕打击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导…  相似文献   

14.
文化散文,性情随笔,记录你的思想火花和情感历程如今电视频道众多、网络信息无限,娱乐版块在其中占了很大的“份额”,娱乐节目更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自然,对娱乐节目的谈论甚至针锋相对的争执也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15.
师德的底线     
原先总是在体育场馆里听到的词汇——“底线”,现在则更多地出现在了人们的社会活动领域。其意义也从“运动场地两端的界线”引申成为“最低的标准、条件、限度”。譬如流行于人们口头上的“道德底线”一语指的便是最低的道德标准和限度。时下,不知是由于人们对教育的越来越看重,还是由于学校在某些地区已迅速飙升为抢  相似文献   

16.
幸福的底线     
作家史铁生曾写道:“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不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任何灾难前面都可能再加上一个‘更’字。”从心底说出这话的人,一定吃尽了“疾病”或“便宜”的苦头,所以才把自己的“幸福底线”定得如此之低。但当他们意识到什么是…  相似文献   

17.
幸福的底线     
俄国作家契诃夫说过:“如果你手上扎了一根刺,那你应当高兴才对,幸亏不是扎在眼睛里。”原以为这只是一种幽默的调侃戏谑,后来才发现,其实这也是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和人生智慧,且为许多贤达俊杰所膺服。作家史铁生曾写道:“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不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后来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时光。终于…  相似文献   

18.
傅国涌 《教师》2012,(35):1-1
在一个正常的社会里,大学不仅是知识、学术的中心,而且是思想的中心、追求真理的中心,是要给全社会提供示范的。大学的独特性决定了它不应该是一个行政机构,大学校长也不是一个普通的行政职务,一般要选择有学术成就和道德威望的人小任,这个角色要有所承担,有所为,有所不为,始终能在是非面前保持自己独立的判断,做社会的中流砥柱,而不是随波逐流,唯唯诺诺。  相似文献   

19.
晋国内乱,长年在外逃亡的公子重耳得到消息,准备回国争夺王位,他绕道楚国,本意不过弄口饭吃,却不料受到了楚成王的热情接待,所使用的礼仪是诸侯才配享受的。习惯了冷眼的重耳面对这有些离谱的热情还真有点受不了,他不太清楚这灿烂的笑容背后是否隐藏着某些不可告人的阴谋。  相似文献   

20.
文明的底线     
5·12大地震发生以来好几件引起舆论高度关注的事件,都涉及文明底线问题。我们拿泰坦尼克事件来比较一下就知道何谓文明基本准则了。泰坦尼克号是当时新建成的超级豪华邮轮,船上有钱有势的人多得很,泰坦尼克即将沉没之际,船上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