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晋察冀民兵是在共产党的动员和领导下建立和壮大起来的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民兵的任务是进行游击战、配合部队作战和担任抗战勤务。民兵的军事战术有麻雀战、地雷战、地道战、扭击战和伏击战等。在民兵队伍中,由于有党的政治动员、党员的带头作用、有组织的军事政治教育和组织的民主性等原因,民兵成为打败日寇的重要力量,同时民兵也是主力军与游击队的助手,是主力军的重要兵源。  相似文献   

2.
聂荣臻在晋察冀边区首次提出并使用了"子弟兵"的称谓,这一称谓有利于密切部队和边区群众关系,有利于扩大部队的兵源,有利于维护抗日统一战线,有利于抵抗国民党的侵扰。通过建立三结合的抗日武装体制,教育和训练人民子弟兵,加强人民子弟兵当中党的建设,注重人民子弟兵的作风建设,处理好人民子弟兵与各方面的关系等措施,聂荣臻为晋察冀边区人民子弟兵的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并带领晋察冀边区人民子弟兵在抗日战争中取得了辉煌成绩。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是华北抗战的的重要支点,它所处的有利地形对华北抗战至关重要。但晋察冀边区地处山区,交通不便,人口稀疏,土地贫瘠,再加上医疗卫生条件落后,药品缺乏,人民愚昧无知,抗战时期战士、群众死亡率极高。针对这种情况,晋察冀边区颁布医疗卫生政策法规,建立军区和乡村医院,开展医疗卫生宣传活动,让人民群众养成好的卫生习惯,使人民从内心认识到疾病带来的危害,从而防范疾病,保证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  相似文献   

4.
联合县政府是抗日战争时期普遍存在于晋察冀边区的一种新的县政权形式。它是为适应敌后根据地严峻的对敌斗争形势而建立的,随着战争的进程而不断变化。联合县政府具有与单一县政府不同的一些特点,在长期艰苦的对敌斗争中发挥了特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日报》作为抗日根据地晋察冀边区舆论界的权威和旗帜,是边区抗战新文化传播和建设的主要载体和渠道,在充分发挥党报作为"集体组织者和领导者"的作用,大力推动边区大众的文化运动,发展和繁荣边区文艺,建立、发展边区的出版发行事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抗战前晋察冀边区的村政权主要掌握在以地主、士绅为主的少数人手中,晋察冀边区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通过一年一度的村选从村政权的组织机构和村干部的身份两方面来着手改造村政权,使之成为真正代表民意的权力机关,实现了村政权的嬗替.  相似文献   

7.
20世纪40年代前半期,面对空前的蝗灾,晋冀鲁豫、晋察冀边区军民破除视飞蝗为"神虫"的愚昧思想,实行广泛的社会动员,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灭蝗救灾斗争,实现了灭蝗救灾与思想启蒙,民族解放与社会进步同时并举.历史表明,蝗灾治理与社会动员方式上的不同,导致不同的治蝗效果,甚至与民心向背、政权兴衰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邢台学院学报》2015,(3):125-127
彻底开展民主运动,高度发扬民众参政热情,建立坚固的民主政治基础以充分发挥民众抗战的积极性与自主性,是保证抗战最后胜利与完成建国事业的主要条件。为健全民主建设,充分发挥人民的力量,健全与改进边区村政权成为边区民主建设的主要工作之一。抗战前,晋察冀边区的村政权,主要掌握在以地主、士绅为主的少数人手中,主要职责是完成官府交给的催征钱粮、征收摊款等任务。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对村政权进行了改造,在边区大规模的开展村选运动,废除封建的以户为基础的闾邻制度,普遍建立村民代表会和村公所。边区民主政治建设得到了大幅提高,民众的参政热情高涨,为取得抗战的胜利积蓄了力量。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内进行了一系列民主政治建设,如培育公民民主意识、男女平等意识、国家观念等,引起了根据地内乡村一系列社会意识的变迁,对今天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工作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在三种不同的地区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沦陷区的社会生产力,遭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摧残、践踏、破坏而走向了崩溃;国统区的社会生产力,虽然在抗战初期曾有所发展,但从1942年便开始萎缩;只有抗日根据地的社会生产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得到不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在"改造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伟大革命实践中,始终把实施法治、保障人权作为改革和建设边区新民主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反复强调保障人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深刻阐发抗日根据地保障人权的实质和内容,并把除奸工作与保障人权,切实贯彻于边区政权建设实践,最大限度地保障了边区一切抗日人民的生存权、政治权、财产权和受教育权.  相似文献   

12.
抗战时期南京国民政府的战时政治体制表现为:政权有限开放,出现民主化趋势;同时又强化了以国民党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这对抗战无疑是有利的,但也存在严重弱点,即偏重于独裁制,而缺乏民主制。但就抗战时期的特殊环境而言,对民主制似不应过于苛求。  相似文献   

13.
晋察冀抗日民主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建立的第一个统一战线性质的民主政权。这个政权开创性地践行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及纲领,在政权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果,使之成为当时各根据地的榜样。它积累的宝贵经验,多方面地作用于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权建设,至今仍具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策略,保障了战时最基本的军需与民生,为巩固和发展根据地、坚持持久抗战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妇女积极参与生产,勇于参政。随着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提升,促进了她们群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推动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妇女的社会舆论表达。她们提倡妇女解放和生产、婚姻解放,宣传妇女参政和妇女教育,参与抗日宣传表达等。通过妇女组织引领社会舆论,通过开展多种形式活动扩大了舆论传播力,同时也推动了自身解放。  相似文献   

16.
17.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为了适应形势发展需要,采取了一系列战时经济政策,加强了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有力地支援了对日战争,滞缓了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进程。尽管战时经济政策给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并加重了广大国统区人民的负担,但其对抗战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不容抹煞的。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处在民族解放战争的最前沿,社会阶层结构及各阶层相互关系经历了激烈的调整和重构,在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背景下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和新的发展趋势,引发了根据地所属区域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19.
预决算制度是晋察冀边区在财政建设过程中所创立的有计划收入与有计划支出的战时财政管理制度。此制度既有效地保障了根据地的抗战供给,也为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各级干部的财政行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农业是晋察冀边区经济的基础,是战时财力、物力的主要来源。为确保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边区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条例,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农业法规体系。边区的农业立法,规范了农村社会经济秩序,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减轻了农民负担,为今日中国法制农业的实现和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增收、农村经济的繁荣积累了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