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教师流动制度是以形成合理有效的流动秩序为目标,以公正性为根本价值取向,要求各项子制度能够完善自身构建,共同作用于目标实现。当前教师流动制度的困境体现在:教师流动制度理念强制,制约着流动主体主动性的发挥和流动效果的达成;教师流动制度各项子制度还未能在具体领域内切实发挥作用;教师流动制度设置本身还未能真正起作用。摆脱这些困境,就要建立以人为本的制度理念、构建合理有效的运行体系以及设置公平正义的制度。  相似文献   

2.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是韩国培育优秀教师、提高教师质量、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的重要手段。韩国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历经引入、发展与形成三个阶段,其价值理念为以高度的教师自主权为基础,以积极的协同合作为核心,以共同的价值观与教育愿景为旨归。韩国通过开展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校内型专业研修、实施以跨校合作为核心的校际型专业实践、提供基于多方合作与共同支持的校外型专业保障等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发展,对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我国应发挥政策引领的积极作用,构建多样化的专业学习模式,营造多方支持的组织环境,以助力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教师流动蕴含着强烈的伦理价值追求。由于多元利益冲突及其他种种原因,我国教师流动在实践中存在着功利性肆虐、工具理性张扬和教师参与失语等伦理困境。为实现教师流动伦理的回归,我国教师流动要做到功利性与超功利目标的契合、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整合、他者谋划与主体参与的融合。  相似文献   

4.
5.
韩国的现行教师评价制度属于接近手段志向性,教师评价的实行成为人事行政高效行使机能的机制,手段志向性的接近主要着重于监督所有职员是否具有最低水平的能力,这对教师自身质量的发展影响不大,存在着进一步发展的限制.由于教师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扩展教师的专业性并且提高教育的质量,因此教师评价应该将重点放在为了个人和组织发展与变化的学术的机能上,以接近发展志向性方向.这一研究将为韩国乃至中国今后在开发专业教师评价模型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城乡二元结构给我国教育的均衡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对教育水平起着关键作用,面对农村教育的相对落后,走进基层的"教师轮岗制度"便颇为引人关注。而扎根于乡村的教育现场会发现,轮岗制度的实施遇到许多困境。轮岗教师家、业两地,生活极为不便;有些轮岗教师只是教师评比制度下的被动参与者;轮岗教师与乡村教育环境还存在着教育逻辑的隔膜。"教师轮岗制度"的实施,对于乡村学生的适应能力提出了挑战,并且其发展受知识背景与学习硬件的限制,难收实效。而对于乡村的学校来说,轮岗教师的衣食住行已成为这些贫困学校的负担,并且轮岗教师人少,对学校的帮扶作用杯水车薪。针对此些问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不断完善轮岗制度的评价体系,增加投入农村学校的教育经费,并且应把"师徒制"的传授方式引渡到城乡教师的交流中来,从而提升轮岗制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教师流动伦理是指在教师流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道德理念、道德法则、价值规范。教师流动伦理历经了政治伦理主导与经济伦理主导两个时期。当前教师流动存在着政策伦理缺失、主体道德病态、流动程序伦理偏差等困境。为实现教师流动的伦理转向,需要从教师流动政策、主体、程序等维度进行突破。  相似文献   

8.
我国中小学师资配置存在城乡、校际不均衡的现象,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制度是消除不均衡现象的重要举措.日韩两国有着规范的教师流动制度,在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国可借鉴日韩两国的经验,通过保障流动教师的待遇,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及相关配套措施,建立教师流动的评价制度.循序渐进地推进教师的合理流动等措施,逐步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教师流动制度,推动城乡、校际师资配置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乡教师流动失衡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城乡教师的流动总体上呈单向性,这种现象背后折射出的实质上是一种深层次的制度不完善.从制度的视野予以分析,我国城乡教师流动失衡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受到正式制度的缺失与非正式制度惯性的双重影响.因此,需要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的构建和完善相关制度,这样才能实现城乡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0.
韩国教师任用制度的诞生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并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逐步得到完善。韩国教师任用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规定不论何种院校的大学毕业生都要参加严格的国家教师任用考试合格后才能被任用为新教师。介绍韩国教师任用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对于改革与完善中国的教师任用制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教师流动政策经历了不断地发展完善,取得良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需要克服的问题。教师流动政策制定理念以强制性主导,政策规定零散、凌乱,缺乏体系性,政策执行偏离目标而走向失真,政策内容贫乏和不合法等问题。为此,要确立以人文本,重在引导的教师流动政策理念;形成健全完善,具有操作性的教师流动政策体系;构建利益表达协调机制,改进教师流动政策执行过程;推进清理修订,强化教师流动新政策制定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2.
我国教师评价制度体系由聘任、资格认定制度;考核制度;奖励制度三类制度所构成。从制度伦理视角分析,教师评价制度伦理困境表现为:本身囿于"正当性"危机;个体利益和社会利益存在裂隙;权利与义务分配失衡以及教师"自由精神"逐步丧失。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师评价制度设计的"国家"功利主义取向和制度的"正义"性缺陷。公意契约的形成和价值观念的完善,是制度本身走出伦理困境的必要取径。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教师流动制度建立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考察了当前中小学教师流动为逆向流动的现状特点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中小学教师流动制度建立中的政策缺失;并从形成教师流动的社会基础、政策环境和实施策略三方面推进中小学教师流动制度建立做了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4.
教师交流轮岗政策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教师交流轮岗政策经历了鼓励引导为主的起步探索、规范初步建立的制度形成、强化政策落实的制度完善三个发展阶段。目前,政策设计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重政策制定轻政策执行导致各地教师交流轮岗实践进度不一,实施力度有强有弱;交流轮岗教师的选拔标准较为笼统,“谁去交流”的随机性较大;激励保障机制不健全,教师主动交流轮岗的意愿较弱;重流动轻流动后的管理,降低了教师交流轮岗政策的最终成效。未来,需加强政策执行力度,明确各地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化、常态化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明确全员流动的轮岗规则,建立科学合理的交流轮岗教师选拔机制;健全激励保障机制,提高教师主动交流轮岗的意愿;加强教师流动后的监管工作,切实提高教师交流轮岗成效。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乡教师流动制度创建的制度阻力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城乡教师流动制度的创建过程中,存在着新旧制度之间的冲突,从而形成了制度创建的阻力.为此,有关部门应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相关制度进行改革与创新,化解教师流动制度建设中的各种制度冲突与阻力.  相似文献   

16.
王莹莹 《文教资料》2010,(12):105-108
教师流动不合理的单向流动,影响了各校间师资的均衡,鉴于此我国部分省市制定了教师流动制度,和日本教师轮岗制相比较,制度完善程度有待提高,实施尚不规范。参照我国实际情况和日本轮岗制度,完善教师流动制度及相应的法律法规,改革教师管理模式和薪酬制度,加强对教师流动的宣传和学校自身建设以实现教师的合理流动,定能促进教师资源配置的均衡。  相似文献   

17.
当前流动教师(特别是流入农村薄弱学校的教师)的角色适应面临人际、政策乃至心理上的困境,造成了对教师流动理想效应的羁绊。究其原因在于,教师的专业情意、政策制度保障体系以及学校教师群体文化场域等层面还存在欠缺。因此,帮助流动教师更好地适应流入学校的教学工作,需要激发流动教师自身强烈的专业情感,健全政策制度保障体系,营造和谐包容的学校教师群体文化。  相似文献   

18.
我国义务教育教师流动依旧突出地表现为职业内单向流动、职业外流失严重、流动杂乱无序且纠纷增多等不合理态势。其根本原因不仅在于其正式制度的缺失和不健全,更在于一些非正式制度的不合理,如观念意识偏差、传统家庭本位思想、教师职业道德与信仰式微、不良习俗惯例,等等。为此,必须塑造正确的教育观念意识;消除传统本位思想的不良影响;重塑教师职业道德和信仰;革除不良惯例,构建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等等。通过正式制度构建与非正式制度重塑两种路径齐头并进,方能有效促进教师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19.
教师流动伦理是教师流动实践中伦理精神和道德规范总和。教师流动伦理具有历史性、人文性与公益性特征。教师流动伦理的路径选择在于教师需求与教育公益性结合,政府主导与多方参与统一,差异公平与弱势补偿契合。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教师交流的问题、困境及制度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的义务教育教师交流实践难以实现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目的。问题的根源在于存在着三大矛盾,即均衡配置资源需要教师流动与现有管理体制约束教师流动的矛盾、经济人趋利避害本性与要求经济人逆向选择的矛盾、当前教师教育价值评价需求多元化与传统教育评价标准单一化的矛盾等困境。其矛盾化解的制度路径是,改革当前人事管理体制,构建教师交流的程度性制度,实施资源倾斜性补偿的制度,创造教师交流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建立教师交流的科学考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