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淑琴 《出版广角》2015,(17):148-149
电视娱乐真人秀节目是当下电视制作领域资源整合与真人参与的一种重要节目形式。从该类节目盛行中,我们可以窥见真人体验文化在新媒介时代的异变。本文通过对韩国人气娱乐真人秀节目《Running man》的个案研究,探讨当下电视娱乐真人秀节目的发展特点,研究制约节目传播效度提升的因素,探究娱乐真人秀节目发展的现实路径和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2.
白鸽 《声屏世界》2017,(5):33-35
2016年的节目市场上有超过30档以音乐为主题的电视节目,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多档节目突出重围成为收视和口碑双丰收的新强档,由此可见音乐元素对大众的吸引依旧不减.从总体情形来看,之前几档突出的音乐综艺节目在形式和参与元素上都有较大的变化和突破,各种新媒介的发展为之提供了各种辅助作用.可以预见的是,这种境况势必造成众多音乐综艺节目在未来一年内更加激烈地竞争,但新媒介及其功能的不断强大也正在为节目本身提供更多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3.
2005年《超级女声》风生水起后,真人秀节目愈演愈烈,这两年借着韩国综艺节目的东风,国内真人秀节目有大批崛起之势。真人秀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迎合大众心理需求所催生出的电视文化奇观。本文从大众文化传播的视角,分析电视奇观产生的受众心理原因,主要有游戏的快乐感、窥私的优越感以及参与的存在感这三种受众心理满足。总结来说,当今电视所创造的商业流行文化,在一味地迎合和挖掘受众隐秘的心理需要外,更要注重创造和提升大众文化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4.
王锟 《出版广角》2016,(20):69-71
互联网的广泛、快捷和匿名等传播特点使"羞辱"从一种伤害他人情感的方式摇身变成赚取经济利益的商品,而电视真人秀节目为了提高收视率,与互联网心照不宣地联手炒作,为"羞辱文化"推波助澜.文章试图分析电视真人秀节目与互联网共谋打造"羞辱文化"的原因、特点及负面效应,并初步探索破除羞辱文化景观的现实策略,以期为当前电视真人秀节目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与未来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起到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是歌手》是湖南卫视推出的一档音乐类真人秀节目,节目首播便取得了良好的收视率和社会效应,成为了国内新生代音乐类真人秀节目的翘楚。本文将从规则创新、传播特征及文化怀旧三个维度来剖析、解构《我是歌手》,希望找到中国电视音乐类娱乐节目生存发展的秘诀。  相似文献   

6.
随着真人秀节目在国内如火如荼的发展,它的缺陷与弊端也日渐突显。真人秀来源于西方,它的意识形态主要是西方的,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审美习惯发生碰撞之后,必然产生一系列的矛盾。本文将以真人秀节目类型为文本,从理论到实践,对国内主要的真人秀节目进行比较,并对真人秀的发展与创新做简单的预测。  相似文献   

7.
毛益苏 《新闻世界》2013,(12):117-118
招聘类真人秀节目近来火爆电视荧幕,以《非你莫属》等为代表的职场真人秀节目在娱乐大众的同时,也成为各招聘企业品牌传播的平台,而《非你莫属》也凭借各招聘名企将节目品牌传播出去。本文试从品牌的价值定义角度浅析《非你莫属》节目中的品牌传播的联合化。  相似文献   

8.
在发展至今的近四十年里,我国内地电视综艺经历了晚会、娱乐节目、真人秀节目和文化节目四个阶段。电视综艺节目在娱乐大众的同时,也面临着娱乐过度化和同质化等困境。综艺节目既要满足大众的娱乐需求,也要承担媒体的社会责任,特别是要以价值观为灯塔,发挥主流媒体的价值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红 《现代视听》2013,(6):40-42
从审美角度考察,音乐真人秀节目能够激发观众自由情感,使其产生了教化人心、净化灵魂、启迪思想、陶冶情操的情感。从文本自身进行审视,文本中节目元素所体现的直观真实和客观真实,成为构建音乐真人秀节目的必要条件和美学机制。  相似文献   

10.
赵娜 《出版广角》2016,(21):74-76
近年来,电视真人秀节目迅速发展,已成为综艺节目发展的主力.文化类真人秀节目的出现,为弘扬传统文化和引导价值取向提供了平台和窗口,而如何平衡娱乐大众与传承文化两者间的关系,也成为文化类真人秀甚至整个真人秀行业发展所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郭路 《东南传播》2012,(10):136-137
我国大众电视职场真人秀节目多以"商界面试"环节为真实模拟的场景,在"多选一"的游戏规则中展开职位竞争。职场真人秀集服务功能性和娱乐性于一体,引发新一轮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热播,营造全民狂欢的文化氛围,带来真实的虚幻世界。本文以《2012中国职场好榜样》为例,解读电视职场真人秀节目的电视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12.
韩国真人秀节目《fullhouse》的成功,跨文化传播的策略功不可没。在当今中国真人秀节目铺天盖地的情境下,如何利用真人秀节目进行对外文化传播,宣扬中国文化,应是题中之义。本文通过对该节目成功要素的分析,总结归纳了韩国真人秀节目的对外文化传播策略,以期中国能够获取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13.
刘梁超 《今传媒》2011,(9):84-86
韩国真人秀节目《full house》的成功,跨文化传播的策略功不可没。在当今中国真人秀节目铺天盖地的情境下,如何利用真人秀节目进行对外文化传播,宣扬中国文化,应是题中之义。本文通过对该节目成功要素的分析,总结归纳了韩国真人秀节目的对外文化传播策略,以期中国能够获取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层出不穷,然而真人秀节目要想切实满足受众,就要以传统文化为根本支撑,同时电视真人秀节目也为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提供了电视的路径,成为当下中青年群体体悟传统文化继而传承传统文化的方式之一。二者在文化全球化的趋向下,只有互动合作协调发展才能相互促进。本文通过探讨二者的双向互动关系,以期二者的相互促进能达到电视节目传播传统文化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中韩两档户外竞技类真人秀节目在类型选择、节目制作与文化传播的分析比较,探索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未来的发展趋势与突破路径,即重视创新、注重本国优秀文化内涵的传播、优化节目制作。  相似文献   

16.
于音 《新闻传播》2015,(2):19-20
电视真人秀节目是当今的热门节目之一,以缤纷的形式、丰富的情节、介于虚实之间的特色,吸引着观众的眼球,其主要部分包括竞技的形式、参与其中的人物,但其他因素作用也不可小觑,如地域文化、人物的背景介绍。目前,我国真人秀节目更多的是移植其他国家的模式,缺乏创新,应该将我国的丰富地域文化融入其中,两者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7.
侯琰慧 《东南传播》2018,(7):122-124
中华诗词文化经历了三千余年的发展积淀,是现代社会无法企及的优秀文化遗产,诗词文化类电视节目一经推出便受到了观众热捧.与答题类的诗词文化节目不同,《经典咏流传》节目采取了音乐审美与文化审美相互融合的深度模式、与节目定位相得益彰的星素结合模式以及全方位的传播互动模式,同时精心选择具有普世性的节目文本、具有感染力的典型故事并进行有立意高度的审美鉴赏,不仅达到了文化和艺术的双重高度,也在号召受众传承和发展我国优秀诗词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好声音》作为近年来中国大陆最火爆的真人秀节目之一,以"真声音、真音乐、真故事"为节目宗旨,以"励志""专业"为看点,给了外在条件和出身平凡的普通人展示才华、改变命运的机会,也一改往常真人秀节目靠"绯闻""毒舌"博眼球的"为秀而选"策略,因此得到了大众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谢智 《青年记者》2016,(20):62-63
电视真人秀受宠元素分析 (一)真人秀电视节目最主要的媒介功能是给大众带来快乐消费,娱乐电视观众,相对于一些严肃和程式化的带有浓烈政治传播教育引导意义的电视节目而言,综艺真人秀节目轻松随意、表达空间大.真人秀节目在娱乐观众,满足人们“求真”“求实”“求乐”的精神需求的基础上,还可以给电视观众提供丰富的、多样化的生活常识.就这种意义上而言,电视真人秀成为普通电视观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消费形式.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呈井喷式发展,这股热潮愈演愈烈.但在这繁荣背后,却有诸多值得人们反思的问题.本文从欧洲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理论视角出发,剖析了当前真人秀节目的发展问题,如被商业力量操纵、娱乐至上、流水线生产等,最终使受众被裹挟其中,产生虚假需要、丧失精神独立.本文指出,真人秀节目不能只重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下流行文化相结合,不失为此类节目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