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新材料作文,是相对于1999年以前的材料作文提出的概念。而1999年以前的高考作文,自然地就被称为旧材料作文。旧材料作文要求全面把握材料,有最佳立意之说;写作时不能抛开材料,行文中必须引用材料;限定文体。其中限定文体符合原材料主旨是材料作文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
作文贵在创新。北魏祖莹说:“文章当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不可寄人篱下。”宋代诗人姜白石说:“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诗便不俗。”古人所言不仅指出了创新对于作文的重要性,也启发我们写文章创新的一些思路。本文从立意、构思两个方面浅谈作文创新的方法。一、从立意入手。1.旧题新解。旧题新解法,是在借用原有材料并基本不改变主要人物或事件特点的情况下,通过变换角度,对原有材料的内涵加以挖掘或引申。【例文《诚信:心灵深处不朽的契约》】我常常怀念远古,那是一个彰显人格魅力的时代。那些君子翩翩风度的背后,是一个用…  相似文献   

3.
正一、新型材料作文的特点及优势全国高考话题作文已连续使用多年,2006年全国高考卷中新材料作文的出现,让全体师生耳目一新,这种材料作文具有如下特点。1.继承并发展了旧材料作文。20世纪90年代末的旧材料作文形式,优点是用材料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必须从材料中得出见解作为主题,才能成文。思维与表达是语文能力中的核心能力。学生作文差的根本原因是思维  相似文献   

4.
“作文难,难于上青天”。这是广大学生见到作文时的普遍心态。究其原因,据笔者调查,同学见到话题时头脑要么空洞洞的,要么蹦出的还是那些写烂的旧材料,实在是“无米下炊”。在课业负担和考试的双重压力下,在阅读量少、不懂积累的前提下,一些学生见到作文,拿不出  相似文献   

5.
1999年出现话题作文以后.又出现了“新材料作文”的概念。这是相对于以前的材料作文而新出现的一个概念。为了便于区分,人们自然地就把以前的邪种材料作文称为“旧材料作文”,而把现在的这种材料作文称为“新材料作文”。  相似文献   

6.
《新读写》2010,(7):20-25
所谓新材料作文,是相对旧材料作文(即传统意义上的材料作文)而言的一种命题形式。它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但从表现形式上讲,又与话题作文类似;它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它既继承了材料作文的一些优点,又弥补了材料作文的一些不足。总之,它是一种集材料作文的限制性和话题作文的开放性为一体的作文命题形式,有人也称之为“后话题作文”、“题意作文”等。新材料作文“新”在材料意蕴的多义性、立意角度的多元性、命题的开放性上。它有效遏制了套作现象。  相似文献   

7.
图文型新材料作文指作文提供的材料是一幅或几幅漫画,并配以适当的说明或提示性文字,这种题型在以往的旧材料作文中曾经出现过,在新材料作文呈如茶之势的今天,  相似文献   

8.
五 启发联想类材料作文 联想类。除了直接提供写作材料的以外,几乎所有的材料作文都要有联想。但那些联想大都是由甲事物类比联想到乙事物,比较实。而这里所列联想类作文的联想就比较虚,只提供一个图形、一种色彩或一个小物件等情景,要求扣住其一个特征较抽象的联想开去。 写这类作文,一是要联想自然得体,总要就其特征扣住相似点。或是比较直观的,如由一个圆形联想到太阳、满月,联想到向日的葵花,枝头的硕果;水中的涟  相似文献   

9.
材料作文中立意的好坏关系到作文的成败,分析其失误的原因可避免立意失误。中学生在材料作文中立意失误的原因大概有如下四种: 一、在单则材料中立意不切实际,以偏概全。1.材料:一条街上有三家家具店,中间那家老板敢于改革创新,把那些四条腿的桌子改成三条腿,新颖美  相似文献   

10.
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实现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千千万万,教法就是那些,如何使作文教学方法更好地服务于每一个学生,让他们能在作文教学中共同提高,是语文教师需要着重思考与探究的课题。本文在简要阐述当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突出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若干方法,具体是:准确定位作文教学目标,做到有的放矢培养;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广泛地阅读课外读物,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引导学生积极感悟生活,在生活中提升能力。期望各位同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中略有收获。  相似文献   

11.
作文贵在求新。写作文时,我们往往想选择一些新颖的材料,以求出新。为了求新,有人就走进了胡编乱造的误区。其实,平常的材料也可翻出新意来。一、选取新角度,旧中觅新。一般的材料都有多个内涵,我们可从不同的角度,全面地理解材料,选择相对新颖的角度立意作文,从而从旧的材料里翻出新意。  相似文献   

12.
在作文教学实践中,笔者有一个深切的体会,平时给学生的作文评分,与其“客观”“公正”,不如注重实效。相信大多数语文教师都能认可这样一个事实:学生对教师批改过的作文,真正感兴趣的不是那些眉批、尾批、红杠杠,而是分数;而真正对作文感兴趣又踊跃交作文的是那些作文分数高的学生。可见教师的评分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有多大。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同学们正处于风华正茂的时期,尤其要注意培养创新学习的能力。比如在作文方面,我们就要学会创新。因为那些平铺直叙、人云亦云、缺乏新意的作文绝对不是好文章;那些在高考中获得高分、满分的作文大都是出新出彩之作。创新作文究竟如何写?本期“专题递送”专栏刊发的4篇文章,试图从创新作文的思路、立意、语言及高考佳作创新技巧等方面给大家以启发。  相似文献   

14.
新材料作文也叫题意作文、后话题作文,它是介于旧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之间的一种新的作文命题形式。命题人给出供写作的材料(一首小诗,一则寓言故事,名人故事,时事新闻,一种自然现象,一次科  相似文献   

15.
推行新课程改革以来,高考作文命题形式的变化备受关注。从起初的话题、标题、材料群芳争春到现在的材料作文一花独放,作文命题的方向基本达成了共识。区别于旧材料作文,当前的材料作文被冠以"新"字。新材料作文,不是仅仅随意从某处引用某些文字作为材料就可以命题的,而应遵循一定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文章也是如此,没有材料,写不出文章来,没有新鲜的材料,写不出有新意的文章来。可见,材料的创新是作文创新的重要一环。材料创新,就要大胆摒弃旧材料。歌德说过:"一个作家的才能不是看他写了什么,而要看他丢掉了什么。"作文材料的创新也要舍得丢弃那些陈旧的、老掉了牙的材料。如学生一写老师,不是写老师深夜埋头批改作业,就是冒雨为生病的同学补课。这些材料不可谓不典型,不可谓不准确,却难以让读者情动于衷,拍案叫绝。要打破材  相似文献   

17.
在作文教学实践中,笔者有一个深切的体会,平时给学生的作文评分,与其“客观”“公正”,不如注重实效。相信大多数语文教师都能认可这样一个事实:学生对教师批改过的作文,真正感兴趣的不是那些眉批、尾批、红杠杠,而是分数;而真正对作文感兴趣又踊跃交作文的是那些作文分数高的学生。可见教师的评分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有多大。如果教师把作文评分仅仅看作是衡量学生作文成绩的价值尺度,则显然是片面的;作文评分还应该是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鼓励先进,激励后进,端正学生的写作态度,帮助学生提高作文水平,这才是作文评分的…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新的作文题型,新材料作文近几年来倍为全国卷和部分省市的命题专家所偏爱。之所以说"新",就在于它与旧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求有着明显区别,只要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在中心角度立意或从非中心角度立意,都被视为符合题意,而旧材料作文却强调只能在中心角度立意。因此,新材料新在立意的宽而有度上,这也就使得作文有更多的写作角度,能体现更丰富的写作个性,也彰显了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改的新精神。  相似文献   

19.
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有一个深切的体会:平时给学生的作文评分,与其“客观”、“公正”,不如注重实效。相信大多数语文教师都能认可这么一个事实:学生对教师批改过的作文,真正感兴趣的不是那些眉批、尾批、红杠杠,而是分数;而真正对作文感兴趣又踊跃交作文的是那些作文分数高的学生。我曾做过一个实验:在我所教的甲班和乙班暗中选定了10名学生,其中5位是平时作文的佼佼者,5位是平时作文的特差生,我对佼佼者的作文评分态度苛刻到不近人情的地步,只要被我抓住一条“辫子”,就打低分,或不及格;对特差生的作文评分态度则十分…  相似文献   

20.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是我们作文教学中的瓶颈。样卷显示,学生审题错误在于没有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主要表现为:联想旧材料,思维出现先入为主;出现局部性思维,缺少系统思维观;缺乏导引性思维过程,直接展现思维观点;不善于用草稿纸记直觉思维。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采取应对措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思维习惯,有效提高语文的平均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