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蒋洁 《职教论坛》2023,(11):105-111
在综合考虑企业、教师及学生等参与主体的基础上,通过咨询专家和发放调查问卷,并结合因子分析降维,构建了高职院教产教融合效能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包括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2个、三级指标35个。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的权重值表明:一级指标中,教学育人和毕业生评价具有较高的权重,是产教融合效能评价的重要评价内容;二级指标中,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等指标具有较高的权重。该评价体系的建立将为管理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和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效能的提升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就业能力是影响高校毕业生是否成功就业和职业发展的核心因素。从教育生态学角度来看,在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方面,高职教育存在生态定位模糊、教育生态结构失衡、教育生态链不完善等问题,导致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效能低下。因此,高职教育需要重树职业教育生态价值观念、调整毕业生就业生态位宽度、完善就业能力培养的生态链机制,以切实提高高职教育的生态效能,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适应性,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3.
范亚军 《英语教师》2023,(16):56-59
阐述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内涵与构成。分析高职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的必要性及高职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现状。基于高职英语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从思政理论素养、思政教学素养、思政教科研素养、外部保障等方面提出高职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策略,即深化育人认识,优化育人氛围,保障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和建设;提高思政理论素养,夯实课程思政教学根基;拓宽英语课程育人路径,提升思政教学素养;建立学习群,提升课程思政教科研素养;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保证课程思政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4.
当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创新团队存在着模块化教学设计实施能力弱、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度浅、课程内容与专业实践对接度低、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欠缺等问题。基于此,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可采用如下策略:实施语言与育人相融合培养机制,提升团队教师素养;实施分层分类全过程多方位培养机制,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实施协作共同体联动培养机制,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和国际化社会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5.
高职教师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学生学习行为、技能训练、操作水平和学生发展的能力预期、判断和评价,是高职教师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具有不同的判断维度、表现维度和作用机理,受内外部因素的双重影响。在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教师自我效能感发生深刻变革,同时也在职业素养、教学能力、科研水平、实践技能、发展空间等方面为高职教师自我效能感的提升指明了路径。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与服务为学生个人潜能发挥和提高就业能力创造条件,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工作水平,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职院校提升综合管理和服务能力,增强学生发展能力。通过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与服务的职能划分及制度建设,做好重要时段、关键环节的管理与服务,完善辅导员评价考核及奖励制度,提高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7.
中职学校教师效能影响着其职业素养、教学行为及专业能力的发挥,并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和学校目标的实现。本文从教师自我效能观、学校刚性制度、社会文化影响、教师个人因素等方面探讨了如何有效提升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对策,以期为中职校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8.
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大批具有共同富裕职业素养的农民大学生。共同富裕职业素养包含职业情怀(共富)、职业动机(愿富)、职业认知(敢富)、职业能力(能富)及职业目标(致富)等基本内涵。当前农民大学生共同富裕职业素养培养在目标、课程、服务、教学、评价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由此,从社会学习的观点出发,基于自我效能理论,构建农民大学生共同富裕职业素养培养的理论架构,并运用效能期待和结果期待探索、优化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9.
劳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劳动素养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关键要素。选取重庆某高职院校114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运用计量统计方法分析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设计、教育资源选择、劳动教育路径和劳动教育评价方式对劳动素养的影响。结果发现:高职院校学生整体劳动素养进步空间大但发展不均衡,劳动教育设计、劳动教育资源选择、劳动教育路径和劳动教育评价方式对劳动素养有积极影响。新时代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劳动素养培育效果的策略为:转变劳动教育认识;明确劳动教育路径;做好劳动教育设计;挖掘劳动教育资源;评价劳动教育收获。  相似文献   

10.
以往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相关研究多强调毕业生的人力资本影响,忽视或低估高校培养方式变化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在我国高等教育中,高职教育培养模式自2006年以来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采用多层线性分析模型,分析高职学校、院系和毕业生个体三个层面的因素对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职培养方式改革对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就业概率和起薪的影响有着不同途径和效果:高职培养方式变革的核心方面对就业能力有显著影响,虽对就业概率影响不显著,但对作为就业质量标志的起薪的影响是显著的。因此,本文建议高职教育把培养方式变革作为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张德炎 《时代教育》2007,(6Z):25-25
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性人才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毕业生职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率和社会生存能力。因此,理清职业能力的基本内涵,分析目前毕业生的职业能力现状,有助于我们采取相应的有效对策.以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是评价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的一个关键指标。文章从社会、企业、学校、学生个人四个层面选取评价指标,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并对江苏省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做出评价。结果显示,江苏省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较为乐观,其中企业和学校层面的认可度较高。基于此,提出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强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等建议,为提升江苏省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对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历届毕业生、用人单位等走访与跟踪调查,分析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人才培养创新的策略: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以综合能力为导向,加强外向型人才培养;以实践能力为导向,注重职业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的教师担负着培养高质量、高水平、高素养实用型人才的责任与使命,教师信息素养水平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研究和对比国内外信息素养的观点以及信息素养评价标准,明确教师信息素养评价标准内容,在此理论基础上提出提升高职教师信息素养的具体策略,期望能够为广大高职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5.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是未来社会服务、社区治理的关键专业人才,其专业认同直接影响受教育者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建构,其专业认同高低会直接影响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工作的健康发展。通过对M高职院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调查研究发现,学生专业认同偏低,其与个人、学校、社会三重影响因素密切关联。高职院校通过提升教师教学技能素养,完善专业课程设置,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专业宣传方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与行为认同。  相似文献   

16.
通过调查研究职业素养与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之间的关联,形成以高职院校为中心、企业不断参与的良好的职业素养教育环境,以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有效反馈学校职业素养融入教学的效果,使教学、实践与职业素养培养三者结合得更加紧密,使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能够更好地贴近社会实际需求,实现真正与企业、社会需求无缝衔接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7.
基于市场需求的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调查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职教育是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企业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评判对于研究和培养学生就业能力来说是一个极其关键的指标。通过调查分析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要求,从而为培养和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当前培养和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措施包括培育其非认知技能,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加强引导和教育,形成正确的择业心态,深化校企合作,提高产学结合水平,实施全程化就业指导,增强高职学生职业规划能力等。  相似文献   

18.
数字化时代高职教师的信息素养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的发展质量。通过对山东省、甘肃省、江西省、江苏省、广东省等全国主要职教高地省市职业院校教师的调研发现,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逐渐融入教学日常,但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总体偏低;高职院校教师普遍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但主动开发信息化教学资源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创新成为常态,但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有待提升;高职院校普遍重视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提升,但信息化建设支持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信息素养,需要优化顶层设计,确立教师信息素养提升战略地位;强化跨专业协同合作,提升教师数字资源开发与应用能力;加强智慧校园建设,打造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软硬件支持环境;持续推进“三教”改革,提高教师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完善制度建设,优化信息素养提升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9.
高职教育已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对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结果应用进行探讨,既事关国计民生和产业转型升级,也是高职院校提高培养质量和社会贡献度的重要举措.构建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结果应用体系,有利于高职院校形成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的培养模式,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适应我国建立与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人文素养即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最根本的精神,它的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个人人文素养的提升直接影响整体社会文明的发展。面对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存在的重技轻知、重知轻德的现象,本文试从大学语文课程的文化特性入手,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师资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