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是儿童艺术家——学前儿童的视觉艺术的发展》一书中明确指出:单项深度法主张儿童对一种或一类艺术材料或媒介进行深度的持续探索,在探索过程中获得各方面发展。本文以大班幼儿利用自然材料——树根,运用“引入、拓展、创作、反思”四个步骤,持续开展系列艺术创作活动,在探索、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幼儿不仅获得艺术方面的发展,更提高了探究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交往的能力等,综合提高幼儿的学习品质。  相似文献   

2.
“文学语言”是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核心经验之一。基于学前儿童语言学习核心经验的新理念,教师需要重新审视幼儿学习“文学语言”的价值,分析当前语言活动中对幼儿“文学语言”学习的指导所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幼儿的“文学语言”欣赏与感受能力、理解与表达能力,鼓励幼儿运用“文学语言”进行创造性表述。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从探究“儿童本位”理念下幼儿创意戏剧游戏活动的开展进行阐述说明。开展具有创新意味的戏剧活动,需要将“儿童本位”理论作为基础,通过深度挖掘和收集材料,运用戏剧游戏的资源,创建合适儿童的戏剧活动。不仅如此,教学中运用幼儿园的有效空间鼓励他们自己创作具有创新意义的戏剧活动,理性的开展教育活动,从而促进幼儿多方位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教育戏剧是一种过程取向的情境化学习方式,它重视幼儿的身体参与,为幼儿的“身体叙事”提供了平台。本研究以“身体叙事”的概念审视教育戏剧活动中幼儿的肢体表达与创作,采用行动研究法,以一个大班为研究对象,实施了4个主题共14次教育戏剧活动,结果发现教育戏剧中幼儿的“身体叙事”容易出现与故事分割、走向“表演”、程式化等问题,经过研讨与改进幼儿“身体叙事”的经验逐步生成与发展,实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教师有关教育戏剧之观念的进一步解放与提升,始终关注和跟随儿童,教师组织策略的丰富化与灵活化。为了建构有助于幼儿“身体叙事”发展的教育戏剧活动,教师应自觉运用“身体叙事”的概念审视教育戏剧实践中幼儿的肢体表达,研究引发幼儿“身体叙事”的条件,合理利用戏剧习式,增进幼儿的“身体叙事”。  相似文献   

5.
学前教育“小学化”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制约学前教育发展。从概念入手对学前教育与学校教育进行前提辨析,是厘清二者关系进而澄清学前教育缘何不能“小学化”的核心所在。幼儿不是学生、幼儿园并非学校、保教并重不等于教育,学前教育与学校教育具有根本性区别。学前教育去“小学化”需要转换理念:在学前教育的出发点上真正回到幼儿本位,从静态学前理念倡导转化为关注动态幼儿发展;在过程中让幼儿回归生活经验,重视幼儿的经验获取与生活世界相融合;在结果上注重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从外显化知识技能习得内化为内生性学习能力提高。学前教育去“小学化”还需要保障策略:强化政府的督导与监管责任,形成家园校共育的多元主体合力,提升学前教师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教育戏剧是一种过程取向的情境化学习方式,它重视幼儿的身体参与,为幼儿的“身体叙事”提供了平台。本研究以“身体叙事”的概念审视教育戏剧活动中幼儿的肢体表达与创作,采用行动研究法,以一个大班为研究对象,实施了4个主题共14次教育戏剧活动,结果发现教育戏剧中幼儿的“身体叙事”容易出现与故事分割、走向“表演”、程式化等问题,经过研讨与改进幼儿“身体叙事”的经验逐步生成与发展,实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教师有关教育戏剧之观念的进一步解放与提升,始终关注和跟随儿童,教师组织策略的丰富化与灵活化。为了建构有助于幼儿“身体叙事”发展的教育戏剧活动,教师应自觉运用“身体叙事”的概念审视教育戏剧实践中幼儿的肢体表达,研究引发幼儿“身体叙事”的条件,合理利用戏剧习式,增进幼儿的“身体叙事”。  相似文献   

7.
混龄教育,是将3—6岁的学前儿童编排在同一个班级学习、生活、游戏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整个过程遵循“以大带小,以小促大”的理念,了解并遵循幼儿的个性、需要、优势、弱势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等,从实际出发,采取不同的措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教学,开展相应的学习、生活活动。  相似文献   

8.
学前幼儿原有的生活经验来自其看、听、闻、触摸等,并以固有知觉的形式形成习惯思维。鉴于此,本研究提倡基于感知与表达的美术学习,由教师引导幼儿观看,使幼儿从生活的“肉眼”转向特殊美感经验的眼光。同时倡导“唤起知觉经验”的美术活动,以“视觉、听觉(兴趣点)→认知(意识形成)→技法、方法(选择行为方式)→表达(创作空间)→愉悦...  相似文献   

9.
王懿颖,音乐教育硕士,教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与创造力、以及学前比较教育。承担和参加“东西方幼儿艺术教育的比较研究”、“音乐活动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实验研究”、“美育与创造力发展”等研究课题。编著《音乐的启蒙》、《幼儿音乐教育》等书。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 “我们应当重视儿童音乐教育,用音乐来丰富儿童的生活,培养儿童的意志,陶冶儿童的情感”。那么,音乐对幼儿发展究竟具有什么样的价值?如何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幼儿的发展?在实施幼儿音乐教育时,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从外国引进的各种各样的音乐教育理论与方法体系?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王懿颖博士。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于幼儿园课改的不断推进和教育研究的深入进行,学前领域更加关注幼儿多元智能和综合素养的发展,我园尝试将绘本这一具有浪漫想象和无限创作空间的文学素材引入戏剧活动中,也就是将绘本与戏剧融合,将教育与文学、生活经验、艺术审美等整合,开展了综合性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1.
杨敏 《今日教育》2007,(9):19-19
学前儿童通过参与“超市”游戏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将他们积累的各种经验再现出来。幼儿在“超市”游戏中可以模仿他人的对话、动作、行为、心理和感情;加深经验的积累,能够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往合作能力,能够让幼儿初步体验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能够培养他们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情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王懿颖,音乐教育硕士,教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与创造力、以及学前比较教育。承担和参加“东西方幼儿艺术教育的比较研究”、“音乐活动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实验研究”、“美育与创造力发展”等研究课题。编著《音乐的启蒙》、《幼儿音乐教育》等书。  相似文献   

13.
张银 《湖南教育》2022,(9):42-43
<正>戏剧是一门综合性艺术,能促进幼儿专注力、想象力和感知力的提升。娄底杰安教育集团自2001年成立以来,坚持“释放幼儿天性,让幼儿在体验中获得成长”的办园理念,深入挖掘富含教育价值的经典绘本故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儿童创意戏剧园本课程建设探索,致力于让幼儿在表演中获得全面发展,为成为人生“舞台”上的主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许维维 《科幻画报》2022,(2):225-226
游戏是3~6岁学龄前儿童获取知识、建构经验、发展技能最有效的途径。《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中提出:“幼儿园要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因此“幼儿为本”创设良好的课程游戏环境是保障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工作推进的基础。本文中“幼儿为本”创设课程游戏化环境是指“在了解幼儿实际生活环境及认知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创设贴近幼儿生活的游戏环境;在遵循幼儿认识技能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创设适时、动态的课程游戏化环境;在尊重幼儿为主体的游戏精神主旨上,创设自由、自主的课程游戏化环境。”  相似文献   

15.
<正>引言“前识字”“前阅读”“前书写”同为大班幼儿阅读与书写准备的主要内容。尽管“前识字”相较于另外两者在幼儿园大班阶段的深入开展,显得可有可无,在家长的观念中却占据了幼儿学习的主要位置。(一)能力扫描:初测前识字水平在实施干预前,我以《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一书中幼儿“前识字”核心经验发展的三个阶段为参考,采用调查法、作品分析法以及观察法,对P园大班段(下学期初始阶段)114名幼儿前识字发展水平进行了前测。  相似文献   

16.
王晓玲 《教师》2015,(10):61
从“班级自然角”绘画课的优秀案例反思,正确地参透儿童绘画的思想。幼儿艺术教育强调“感受与表现”。要尊重儿童,提倡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创作。  相似文献   

17.
戏剧是人们立足于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加以一些夸张与想象而创作出来的一种艺术,可以说戏剧是人们生活最真实的写照之一,其源于生活但是又高于生活,而我国对于戏剧这种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及深厚的文化积淀,如今随着西方文化的充斥,戏剧的教育渐渐地失去了往日的鼎盛,但是对于戏剧这种文化继承的呼吁却越来越高,戏剧的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对于基础功底的要求比较高,我国对于学前教育中就有着关于戏剧方面的要求,本文对我国学前儿童戏剧教育的教学技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所谓"假定性",就是舞台的局限性。尽管幻觉主义戏剧排诉舞台假定性,但它最终又无法摆脱假定性。因此,舞台美术创作不受幻觉主义框框的束缚,寻求和创造多种多样的舞台假定性手段,并在演出中加以运用,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实践证明被广大观众所认同。  相似文献   

19.
所谓"假定性",就是舞台的局限性。尽管幻觉主义戏剧排诉舞台假定性,但它最终又无法摆脱假定性。因此,舞台美术创作不受幻觉主义框框的束缚,寻求和创造多种多样的舞台假定性手段,并在演出中加以运用,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实践证明被广大观众所认同。  相似文献   

20.
李娟 《云南教育》2023,(4):37-39
<正>生活是一本无字的教材,特别是对儿童来说,生活即教育,生活即学习。杜威指出:“对于儿童,生活就是发展,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幼儿思维的直觉行动性与具体形象性决定了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