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甲午战后,国势日微,为提高国民素质以救危亡成为当务之急。在此急切心态下,为学堂培养教师的师范教育非常重视速成。不仅缩短教师养成时间,在师范教师的聘请、课程的设置和学生的资格上无一不有特殊规定。师范教育讲求速成,虽有弊端,但对晚清学堂的迅速发展却也有其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美术爱好者,虽十分喜爱美术,但大多数没有接触过造型训练,如何在较短时间内将他们造型能力迅速提高,是摆在我们这些从事初级美术教学工作者面前的迫切问题,本人尝试性运用了“造型速成”训练的方法来提高初学者的造型能力,教学效果颇为理想。一、选择表现方法实施“造型速成”训练,首先要选择最佳的表现方法,以便在短期内迅速提高造型能力。通常人们都认为素描是提高造型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但在短期内让一个初学者迅速提高造型能力纯粹以素描(狭义素描)的方法进行训练,往往很难达到预期目的。因为素描训练要求周期长,而且素描表现过程…  相似文献   

3.
干兴华 《中学理科》2006,(10):78-78
时下高三师生正热火朝天地进行高考备考复习,生物科是很多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学生不怎么好对付的一门功课,甚至产生了矛盾的心态——多花时间吧,高考生物科只有72分;少用时间吧,又不能构建知识网,从而做题盲从,效果太差。于是就有“微波炉”速成复习法,如“三天一小考,七天一大考”,每一星期抽一个早自习强记,过早进行专题训练等。这样就产生了让教师很奇怪的现象:前几天考过的、讲过的题还是不会做,真的不知高三的学生怎么了?我认为,产生这些现象的根源是复习时采用的是速成法。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生物学科的第一轮复习宜多用“紫砂锅”式渐熟法。  相似文献   

4.
王凯 《天津教育》2007,(3):24-24
1.排他性心态。 一些研究教育叙事者把教师叙事与以往的教育实验、经验总结对立起来,为了体现教师叙事研究的优越性,批评“教育实验”研究名不副实,“经验总结”研究大而化之。他们认为叙事研究最适合教师,理由是“教师身处教育现场”、“叙事研究不必进行特殊的专门训练”。提倡教师叙事,不能盲目排斥其他研究方法,不能以贬低教育实验为前提。排他性心态必定会人为地过度放大叙事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教师的心态与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教师自身教育教学工作成就具有重要的关系。积极的心态是教师的心理法宝。防止“习得性无助感”的形成,从积极心态形成的心理学规律出发,进行积极心态的自我培育是教师积极心态培育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6.
祁建华通过实验所创立的“速成识字法”,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成人识字扫盲运动曾产生过重大影响,甚至影响到小学语文教育。然而现今对于祁建华何许人也、何谓“速成识字法”、“速成识字”法的沿革兴衰若何等问题,能够清晰了解的人却不是很多。本文试图对前述问题简明作答,并在此基础上尝试进行粗浅评价。  相似文献   

7.
“减负”后教师心态刍议周卫东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一个全社会关心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各级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多次就减轻中小学生负担问题发出指示。许多学校对“减负”动真格的,“减负”措施陆续出台,对教师们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不同的教师显露出不同的心态。一...  相似文献   

8.
汉语速成教学具有“短期,速成,强化”的特点,这就要求在实施速成教学时要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以达到对教学坟体,教学对象以及其它教学因素的最优化利用,从而达到速成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少年儿童研究》2004,(7):60-60
北京三中英语教师李晓颖,为解决语音教学枯燥难懂、学生不易接受的问题,经过6年多的反复研究实践,发明了一套寓教于乐、简单直观的语音速成辅助教学用具——“趣味英语音标牌”。  相似文献   

10.
乔军豫 《现代语文》2011,(11):19-19
高中语文教学追求速成,教师和学生在高考指挥棒下“奔跑”,搞得急迫而疲惫不堪。但学生所表现出的语文能力和素养与社会、家庭的期盼相差甚远。为此,提倡散步式教学有着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胡睿 《师道》2023,(7):17-18
<正>近几年“佛系教师”作为社会转型下信息时代亚文化折射的延伸,已然成为社会隐痛。事实上“佛系”教师的诞生很大程度上并非出自主观意愿,部分教师“佛系”心态是在自我防御下,在困顿迷失中寻求生命意义新突破的过程,是中国历史语境和社会转型下各种现实问题与教师心理特点相互作用的产物。尽管有研究者认为“佛系”心态有其积极的意义,然而无论从教师专业的发展还是从社会教育的进步来看,长期保持“佛系”心态必将产生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影响德育实效的教师不良心态主要有僵化守旧、消极应付和主观淡漠。良好的德育心态应包括尊重赏识、宽容平和和反思实践等要素,教师德育心态的调适,一要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二要创设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三要预防“职业枯竭”。  相似文献   

13.
新学期,很多教师都会接手新班。常常听到不少教师都习惯于先叫苦。如“差生如何多”、“班级如何难管理”等,甚至觉得领导不公或故意为难自己。试问:“在第一印象中就如此排斥,那么以后还会有好心情投入教学和管理吗?”再如,有些教师在教学中稍遇到一点事情,便会大喊大叫全班学生在各方面如何差等,这种以点带面的做法,如何会使学生信服?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实践表明,教师积极向上的心态,不仅可以激发教师信心十足、热情地投入工作,也可以直接影响学生形成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这就需要教师在工作中学会调整心态,给自己积极的暗示,保持自己心中常有明媚的阳光。  相似文献   

14.
读了2004年7期《校长为教师写评语》一文后,笔者认为,校长为教师写评语这一做法很值得提倡。一、亲和教师。校长一般以制度约束、各种培训以及奖勤罚懒等手段管理教师,形成的多是领导与被领导的生硬关系,缺少对教师心理适应性的关注,缺乏“人文关怀”的亲和力。校长放下架子给教师写评语,教师从中体验到的是关切、真诚和友善。无形中,校长与教师形成一种团结向上、相互理解的亲和力。这种亲和力是诸如奖金、行政命令、制度约束不能比的。二、速成教师。每位教师都有各自不同的为人处事原则、工作方法、职业心态。校长给教师写评语,是一种书…  相似文献   

15.
速成性原则,是我国成人教育理论研究中讨论最多的原则之一。佐海峰同志在《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83年第一期中发表文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文章首先论述了速成与正规化的关系。所谓速成,包括“速”与“成”二方面,“速”,即教学进度要比普通学校快一些;“成”,即指教学质量要达到规定的标准;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速”要合理,“成”要适当。在当前成人教育逐步走向正规化的过程中,出现了片面强调质量,贪多求全,向普通教育正规化看齐,忽视速成原则的偏向。  相似文献   

16.
“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这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师职业心态的高度关注。教师的职业心态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教师专业发展应有的内涵和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7.
孙云晓 《河南教育》2006,(1S):24-25
当儿童面对他难以理解和承受的巨大压力或挫折时,会产生一种强烈持久的焦虑心态,这就是“童年恐慌”。这种心态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持续一定时间后.就有可能损伤当事者一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中小学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因其职业使命的特殊性。极有可能成为学生的“重要他人”。因而,教师既可能是“童年恐慌”的最好防范者.也可能是“童年恐慌”的直接制造者。每一位有良知、有责任感、有真正人文关怀的教师,都必须高度防范“童年恐慌”现象的出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小资料     
1951年12月15日,教育部召开“速成识字法”座谈会。祁建华在会上介绍了“速成识字法”。注:“速成识字法”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某部文化教员祁建华在教部队干部、战士学习文化的过程中创造的。它的教  相似文献   

19.
由于速成识字法是以大力突击的方法,使学习者在短期内掌握初步的文字工具,因而在学习时间上就要求集中和连贯。如果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便很难达到速成的目的。重庆市六一四工厂在开展速成识字法实验中,由于工厂加班,会议活动过多,工人的学习时间没有得到保证,实验班三十名学员里有十四名中断了学  相似文献   

20.
当前,许多学校对“减负”动真格,“减负”措施陆续出台。“分数’、“名次”、“升学率”这三个套在教师身上多年的“枷锁”被卸去,一些教师如释重负,存在可以端一口气,轻松一下的心态。这种心态的出现,既有它必然的一面,但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这些教师对素质教育还缺乏正确的理解和深层次的思考。“减负”只是减掉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并不是将必要的课堂、家庭作业也减掉,代以统一在课堂集体辅导了事;并不是将对差生和优秀生必要的课内外辅导、练习也减掉,从而体现不出冈材施教的原则;也不是将必要的单元测试、智能训练也减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