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剑云 《四川教育》2023,(24):32-33+37
在“引领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研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革促进区域品质提升”的指导思想引领下,成都市双流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以教研驱动区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顶层设计,构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运行体系;创新跟进,提升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研修水平;共建共享,开掘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教学资源;数据驱动,畅通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质量监测。  相似文献   

2.
当前,教育信息化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教育数据隐私风险不容忽视。为有效保护教育数据隐私,文章采用系统文献分析法,首先从研究时间、研究主题两个维度梳理了教育数据隐私保护研究的发展历程,随后揭示了智能校园、智能虚拟教学空间、教育大数据平台三大教育信息化应用场景中存在的教育数据隐私保护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教育数据隐私保护的技术支持方案。该方案提供隐私泄露行为监测、隐私保护分级分类两大功能,整合3种模型训练方式与9种隐私保护技术进行三级隐私保护,可实现不同教育应用场景下模型训练方式与隐私保护技术的个性化配置,从而全场景保护教育数据隐私,促进教育信息化安全、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教育大数据的在线教育适应性学习模型的构建,可以准确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规律,并能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其提供适应性的学习方法。综述了教育大数据的概念和特点,分析了教育大数据之“大”并不是表面的“大容量”,而是教育大数据的在线教育适应性学习模型的全面性和“大价值”。基于教育大数据,分别从不同的维度描述了适应性学习模型的构建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教育大数据的在线教育适应性学习模型构建及应用,可以为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学习路径,可以准确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而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更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毕业生就业率等是高校发展面临的又一新问题、新挑战。教育行政部门定期向社会公布所属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等相关数据,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促进了高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同时也促进了高校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楼朝辉 《福建教育》2023,(18):14-16
<正>近三十年来,浙江省杭州市天长小学始终坚持“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促进有差异的发展,获得有差异的成功”的办学理念,多途径、全方位实施学生差异教育,且成效显著。在推进教育数字化的进程中,学校一直在思考如何利用数智平台,基于数据沉淀、分析、呈现,更全面、更深入、更科学地开展差异教育,如何把平台建设的立足点放在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上,如何以数据驱动学校学教评方式的变革,助力学校教育教学现代化治理的迭代升级。  相似文献   

6.
数智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教育评价范式从数据评价向数智评价的转变。首先,从第四研究范式出现、教学与学习范式转变以及大数据驱动等三个层面出发,剖析了数智教育评价范式转变的动因;其次,凝练出数智教育评价范式的基本特征包括留存个体生命成长全过程的基本信念、融合大数据驱动人工智能算法的技术路径以及人机协同评价的参照范例;最后,从政府、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层面提出了数智教育评价范式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7.
陈英龙 《教师博览》2023,(15):30-32
信息时代的到来,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赋予了“精准教学”新的内涵和使命。文章首先阐明了乡村教育的现状,并进一步提出了数据推进“精准教学”的策略。随后,文章从乡村教育新理念的建立、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以及精准教学评价三个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精准教学”在摸清学情、尊重差异、分层学习,以及利用反馈信息来进行教学定位方面有优势。“精准教学”突破了以往经验主义教学的含糊与低效,促进教学向“以学为中心”“以学定教”等方面发展。数据推进“精准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促进了乡村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MOOC教育为全社会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界限和学校围墙,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以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为例,分析大数据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学生学习过程因素,在解析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及其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MOOC环境下大数据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并以“Web系统开发与设计”课程为例进行了教学实践研究。结果表明,该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行为,提高学习粘性,促进学习效果,并为同类高等院校的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数据的激增及其可获得性的提高、信息技术的革新在给教育研究提供机遇的同时,也使得教育研究面临着一定的挑战.数据为教育管理研究、政策研究提供的充足的支撑促进了教育改革,数据的工具性特征与人的本体特征之间的矛盾也进一步凸显.大数据时代下的教育研究应在强调系统、整体的理念下促进不同研究范式、不同研究方法之间的融合,促进教育研究从"方法为王"向"问题为王"的转变,促进真正的"有思想"的教育研究的产生,并实现中国特色的教育研究话语.  相似文献   

10.
精准思政是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创新的应然追求,旨在实现精准育人。大数据的技术优势、数字化生存的普遍现实以及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风险等多重因素,使得精准思政既具有技术上的可能性、实践中的可行性,也具有现实中的紧迫性。大数据赋能精准思政是在精准思维指引下,以大数据技术为支撑,以“精准识别—精准分析—精准供给—精准评估—精准管理”为运行机制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实践。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要着重在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配备、科学试验引领、体制机制完善方面下功夫,着力促进大数据赋能精准思政落地见效。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以数字技术为支撑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对教育监测的价值定位、实践模式和行动路径不仅提出了新的要求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课题组通过洞察不同国家及国际组织推动教育监测数字化变革的探索与实践,发现技术赋能有助于促进多元共治的教育现代化治理能力提升,强化对教育发展的前瞻性和预警性作用发挥,提供支撑精准教与学的过程性可靠数据,以及提升大规模因材施教的管理能力。近年来,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已重构了教育监测内容、重组了监测实施流程并拓展了监测结果应用的领域。从发展趋势和方向看,教育测评的智能化和建立基于纵向数据的教育监测体系是适应新时代要求推动教育监测数字化变革的主要行动路径。立足于我国传统的教育监测体系推动数字化变革,应加强基于教育监测生态系统观的顶层设计,加大系统层面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理性对待算法的准确性,以及提升教育者及管理者的数据素养和循证决策意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建立西藏教育大数据中心整合共享教育教学资源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教育教学数据的跟踪采集有助于保障教学评价的客观性,数据资源的挖掘分析有助于教育管理决策的科学化、精准化。基于西藏教育信息化事业发展现状,本研究将分析西藏教育大数据中心建设背景和意义,探讨其建设思路,力求为促进西藏教育大数据长效发展提供依据,为探索西藏教育信息化未来发展之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李武学 《四川教育》2023,(23):21-22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将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深度融合,依托各级各类智慧教育平台,组织广大师生创新开展空间应用,促进网络学习空间与物理学习空间的融合互动,实现“人人有空间”到“人人用空间”。网络学习空间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将数字资源、信息服务、海量数据融为一体,支持共享、交互、创新的实名制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将网络学习空间融入学校教学、管理与评价,通过数字赋能,全面提升师生数字素养,促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努力构建智慧教育应用的新生态。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大数据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理论与实践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话题。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应用中存在谋求全却又达不到全、收集分析存在数据盲区、注重相关性而不是因果性、注重工具性而忽视教育性的不足。思想政治教育小数据则具有充满人文关怀使个体感到被关照、注重隐私有效保护个人信息、注重精准为学生成长画像、关注学生个体发展潜能等方面的优势。立足自目的性分析视角,思想政治教育的数据应用需注重大小相宜,遵循“目的而非工具的数据应用观”“以成长全过程记录促进精准服务”“以数据思政创新推进智能思政发展”的逻辑路径。  相似文献   

15.
面对重复建设严重、赋能效果不佳、可持续发展不足的问题,上海市长宁区用整区推进的方式进行教育数字化转型,破除“散点式”建设带来的一些应用的孤岛、系统的孤岛、数据的孤岛,实现区域教育的数据联通,激发参与主体活力,实现区域信息技术推动教育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建成数字基座,实现国家—市—区—校优质教育资源全区共用。基于应用和数据贯通,精准分析学情,推进大规模因材施教。建立共创共享机制,为教师赋权增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整区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提升了师生数字素养,构建了价值共赋、充满活力的转型生态,促进了教育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发展,形成了教育与社会生活互动发展的一致性力量。  相似文献   

16.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进一步加快了社会信息的传播速度,并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与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既是大数据时代的产物,更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成果,基于大数据背景的教育技术也因此被赋予了更多的使命。师生利用教育技术在众多数据中挖掘所需的资源,以提升教育学习效率,由此可见,在大数据时代推动下不断提升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对促进教育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此,以大数据时代下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为研究主题,进行大数据背景下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育发展路径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当前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凝聚共识,攻坚克难,着力内涵建设,促进教育转型发展。促进内涵发展首先要求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转变教育领导方式。今天的教育决策需要顺应大数据时代的变革趋势。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让教育部门借助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可以通过跟踪与分析每一个学生的行为数据,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学生,从而更有条件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18.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形成的大数据,应充分用于推动区域教育发展,促进学校和教师发展。对此,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的经验值得借鉴。该区积极推进监测结果应用研究,通过政府整体规划、系统设计,强化教育管理中的“数据意识”和应用实践。用“大数据”为教育决策赋能,驱动教育目标精准定位,方能促进教育管理思维的变革与提升,逐步形成“互联网+”的教育治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相对于发达地区,山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普遍偏低,如何提高山区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水平成为促进我国基础教育水平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以陇南地区康县为例,利用微视频对该地区小学语文教师进行培训,后期通过收集的数据,对微视频在山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促进教育公平是财政教育支出的重要目标。通过数理推导,刻画财政教育支出促进教育公平的机理,进而使用2013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和相关财政支出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基础教育财政支出可通过"扩张效应"和"补偿效应"影响教育的代际流动,前者提高底层家庭子女基础教育的入学率和完成率,促进教育机会公平;后者通过缓解家庭信贷约束,弥补经济困难家庭子女教育投入的不足,而发挥促进教育公平的作用。当前,政府应加强财政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同时加强财政支出的精准性,提高财政教育支出在保障和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代际流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