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促进学生深化理解物理概念的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概念进阶的思维路径并不唯一,各路径的迷思与凌乱区间情况不同,教师的教学应当选择多数学生的迷思或凌乱路径,针对性地创设情境支架,通过情境支架揭示概念本质,促进学生实现概念的学习进阶.  相似文献   

2.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维度之一,基于主题大概念教学的理念,以“氨和铵盐”为例,通过板块任务驱动式教学设计,以化学前沿知识为教学情境,以最近发展区使学生知识进阶学习,引导学生树立证据意识和能基于证据对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提出假设,进而通过实验分析推理和证实,建立起证据与推理及结论的逻辑关系模型,实现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为中学化学主题大概念教学设计和学生高阶思维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荣蓉 《化学教与学》2023,(13):64-69
以发展学生化学学科能力为目标,以“再探元素周期表”任务为载体,通过引导学生从能量视角探究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表结构之间的关系,完成不同学科能力要求的学习活动,从而构建起“位置”“结构”“性质”关系的系统思维模式,以达到从知识到能力到素养的发展进阶。  相似文献   

4.
学习进阶是指在学生学习之前预设不同的学习路径,学生沿着这些不同的学习路径逐步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文章基于学习进阶理论,对学习进阶的构成要素和构建步骤进行分析,以"磁场"主题为例,通过对"磁场"核心概念的分析,从基本性质、安培力和洛伦兹力三个进阶维度划分进阶层级,构建"磁场"主题核心概念的学习进阶,并阐述其对高中物理教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教科书编写要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与学生的认知发展顺序分层次安排教学内容,因而,厘清核心概念的学习进阶尤为重要.基于文献分析法构建假设的比例推理学习进阶模型,并据此设计问卷,测试630名一~六年级学生,修订假设的比例推理学习进阶模型,最后得到小学生比例推理学习进阶模型.该模型包含定性推理中两组量的变化、定量推理中比例的数值结构关系和数值大小关系3类进阶变量,以及对应的7个进阶水平,其中,定性推理中“双维、不确定”为最高水平.提出建议:增加教科书中定性推理的题型;开展统整定性推理与定量推理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6.
化学教学中,迷思概念的存在会让学生对化学概念的学习有所困惑,本文通过分析迷思概念的形成原因,基于相关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法,以提高课堂概念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7.
<正>一、迷思概念的定义迷思概念是台湾学者对单词"misconception"的趣译,它的主要意思是会造成不利或错误的概念或想法.本文所探讨的化学迷思概念是高中生在化学课程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与公认的科学知识不同的想法.二、高中生化学迷思概念的特点笔者通过访谈、问卷、课堂提问等途径探测高中生存在的迷思概念,分析这些迷思概念的特点如下.1主观性高中生存在的一些化学迷思概念来源于他们的生活经  相似文献   

8.
高三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概念复习,以致部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还停留于高一高二时的状态.高考试卷中的大部分问题都需要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达到一定的层次,不同难度的问题需要不同的概念理解水平,这就需要学生通过复习,将概念的理解水平提升到更高层次.本文将基于SOLO分类理论,结合学习进阶理念,以函数为例,构建高三数学概念复习的学习进阶路径,并提出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9.
化学核心概念的学习受学生“认识方式”的影响.教师从学生的认识方式及认识发展出发,展开化学平衡常数教学,围绕五则“迷思概念”提升教学针对性,可以有效实现迷思概念到科学概念的转变,让学生在体验科学学习的过程中达成从认识到认知升级,并提高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0.
以“物质模型搭建”作为大单元教学主题,基于晶体结构、有机物分子结构、杂化轨道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等核心知识,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橡皮泥、乒乓球、牙签、铁丝等材料搭建所学物质的模型。充分发挥模型的育人功能,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协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深入理解物质的空间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体会“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思想,实现初始的形象思维到创造性思维的有效进阶。  相似文献   

11.
<正>进入中考复习阶段,学生学习水平各不相同,在课堂中如何让不同的孩子得到不同的发展?如何通过复习课让每一位孩子经历一次新的生长?研究某一主题的"学习进阶"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笔者以"特殊平行四边形性质复习"作为学习进阶的对象,确定学生在特殊平行四边形性质这一主题中学习进阶起点、进阶终点、进阶层次,明晰学生学习知识中的不足,不断改进教学设计,从而构建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方向的中考几何复习课.  相似文献   

12.
结合教学实际,从概念的生成与发展、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概念的模型与框架等维度进行迷思概念诊断与转变的研究,帮助学生克服迷思概念的干扰,促进学生对化学概念的深度学习,进而培育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结构与性质关联"观念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核心观念.分析了中学化学中跟结构与性质有关的核心概念和非核心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情况、中学化学中结构与性质知识的分布、中学化学中结构与性质关联的知识、中学化学中结构与性质知识的学习进阶.探查了初三与高一学生的结构与性质学习差异及衔接困难.认为要改善初高中的衔接状况,必须努力减小初三化学中的学习分化程度.  相似文献   

14.
摩擦力是物理学习中较为复杂和抽象的概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摩擦力存在较多的迷思概念,教学中需要对学生的迷思概念进行转变.利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方法对国际上关于摩擦力概念转变教学研究进行分析,发现学生关于摩擦力迷思概念集中在摩擦力的定义与产生条件、方向、大小和作用等方面;迷思概念的形成有概念本身、教师教学、教材资源等方面的原因;教学策略主要有认知冲突、类比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等.  相似文献   

15.
一年级学生在科学学习中,往往以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建构知识,形成不科学的迷思概念。对此,教师要通过情境教学、任务挑战、学生互评等方式,及时破解学生已形成的迷思概念,从而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相似文献   

16.
概述学习进阶理论在化学核心概念教学衔接研究中的应用价值,介绍了SOLO分类理论对划分化学核心概念认知层级与进阶路径的指导意义.按照SOLO分类理论划分中和反应概念的学习阶段、进阶路径和发展目标,建构中和反应概念进阶学习的认知模型,对中和反应的初高中跨学段教学衔接提出研究与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结合核心概念抽象性、阶段性和系统性的特征,将学习进阶理论应用到核心概念的教学中,有助于学生对核心概念的深入理解,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以“氧化还原反应”单元教学为例,在对“氧化还原反应”核心概念进行进阶分析的基础上,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构建“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概念关系图和学习进阶框架,并应用于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8.
思维型课堂教学以学生思维活动为核心,围绕情境创设、提出问题、认知冲突、自主建构、应用迁移和思维监控的教学环节促进核心概念进阶,笔者认为概念进阶的本质在于思维进阶,由此梳理初中物理“物质”核心概念,设计“物质的物理属性”概念进阶案例,为落实学生在“物质”一课应发展的核心素养提供路径.  相似文献   

19.
由于许多化学概念本身存在高度抽象性以及教材对部分概念定义的不完善性,导致学生极易产生迷思概念,对学习产生不利影响。以鲁科版和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对概念的定义方式及语义描述为着手点,对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热化学部分内容可能产生的相关迷思概念进行探析。不仅可帮助学生解除迷思概念、提高对概念的认识深度,还能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知识结构、提高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0.
陈静 《考试周刊》2009,(33):180-182
学生头脑中原有的“迷思概念”会影响学生对化学科学概念的正确认识,本文作者通过探讨化学迷思概念的成因、特征,提出了有效促进学生化学迷思概念转变的裳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