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发现、分析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数学学习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同时也使学生掌握自行研究学习数学知识的方法,以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学会学习,为他们的终身持续性学习奠定基础。现代教育理论和心理学也强调“发现学习”的重要性。数学家  相似文献   

2.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去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问题,并能尝试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达到数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  相似文献   

3.
4.
数学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落实确定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进行一些大胆尝试,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反思,以我的一些做法特提出来与同仁们共同讨论、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教育中数学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在探究发现中学习数学呢?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论述,一是巧设悬念,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欲望,使其自然成为主动的探索者和发现者。二是创设探究问题的情境,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有效提高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提高他们探究知识的能力。三是创设自主探究发现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学生一旦在自己的活动中无意识地发现了新知识,就"触及了他的精神需要",他就会有一种需要探究和满足的欲望,此时教师创设轻松、开放的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辩论、取长补短,尽情地分享发现后的乐趣.教学中,经常激发学生潜在的探究意识,不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激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7.
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是数学新课标所倡导的课程目标之一.本文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针对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观点.1.让学生参与发现与创造的必要性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学生的再创造.从本质上说,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构建自己对数学知  相似文献   

8.
有效的课外阅读,既可以巩固和扩大课堂教学成果,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能使学生接触到大量新鲜活泼的语言材料,提高其语言感受力和语言表达力丰富其人文素养。但是据调查,目前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却不容乐观。本文将从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衰减的原因分析入手,提出优化其课外阅读效果的几点策略。一、学生阅读兴趣衰减的原因分析近年来,学生的...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常常是“教师讲 ,学生听”,“教师问 ,学生答”以及大量演练习题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 ,教师往往扮演着“知识传授者”的角色 ;而学生则参与教学活动少 ,学习兴趣低下 ,学习积极性不高 ,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学实践表明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要开发学生智力 ,提高学生素质 ,必须变学生被动吸收为主动创造 ,让学生去探索问题 ,发现知识 ,掌握知识。“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是自觉的 ,理解最深刻 ,掌握最牢固。我们常对学生说 :“学习是你们自己的事。”那么在教学中就应该引…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现学习法就是运用探究的技法去发现学科的基本原理的方法,是结构主义课程观和探究法的教学论观点相结合的产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发现。一、创设民主教学氛围,引导学生敢于发现民主的教学氛围是发现学习的重要条件。在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实践,放手让学生发现,其前提是教师放下“绝对权威”的架子,甘愿充当学生学习的服务员、合作者、指导者,鼓励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意见,大胆质疑教师、书本、权威的言论,从而形成一个各抒己见、百家争鸣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教…  相似文献   

11.
在上海市二期课改教学实践中,物理教研组全体教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把建构主义倡导的"情境、会话、协作和意义建构"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发现物理规律,做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努力将二期课改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以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的一节物理拓展课"克拉珀龙方程"为例,介绍我们的一点做法.  相似文献   

12.
13.
常听有些教师说怕教说明文。其实如果能让学生发现课文内容及与其有关的新与奇 ,那么说明文的教学也有其说不完的内容 ,道不尽的趣味。我在说明文教学中尝试从下面几个方面让学生发现新奇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让学生在课前说话的全过程中发现新奇在说明文的教学中我都会要求学生做好课前三分钟说话的全过程的准备。这个全过程除指课堂上说话的三分钟外 ,还包括课前按要求查阅相关的资料、说话后小组交流这两部分。我总是要求学生在预习时查阅与课文有关的资料以备说话。例如 :在教学《看云识天气》一文时 ,我布置学生查阅与天气有关的谚…  相似文献   

14.
课堂是学生学习场所,也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挖掘蕴涵其中的生机和活力,把课堂营造成生动活泼的学习乐园.因此数学课堂优质高效的关键在于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教师要精心设计着力引导,引领学生在问题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在发现中提高.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完善知识结构,而且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不仅使学生能力充分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1 在观察中发现观察是小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观察实物模型、图像或教师的演示过程等为主要内容的直观感知活动中发现问题 ,获取知识。例如 ,对“时、分”教学 ,我并不因为“1时 =6 0分”就直接传授 ,而是尽一切可能让学生去观察 ,在观察中发现。我利用钟面教具 ,进行拨针 ,学生观察分钟、时针运动变化。通过观察 ,学生发现时针走 1小时 ,分钟正好走一圈 ,这样的结论学生容易掌握。2…  相似文献   

17.
郭丽娅 《河北教育》2005,(11):38-39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发现、去创造。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有一种需求特别强烈:他们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我们在科学课中如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呢?经过一个阶段的实验,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能力会起到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规律。根据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在教学一些基础知识时,我常常让学生看一看或做一做,使他们在观察和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规律。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我先让学生用硬纸做一套直径分别为3、4、5厘米的圆,上课时,让他们用这些圆在有20厘米刻度的直尺上滚动一周,依次记下数据,并要大家想一想,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什么关系。他们会发现: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然后,教师总结出“圆周率”的概念,再导出计算圆周长的公式。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我先让学生用硬纸做一个圆,再把这个圆平均分成16份,剪开,让学生试着拼一拼,将被剪开的圆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的图形。我让他们细心观察,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什么,宽是圆的什么,学生说出: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1/2,宽是圆的半径。接着教师根据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即圆的面积=πr~2。  相似文献   

19.
现代心理学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材料,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自己去发现新问题,探求新知识。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商不变性质”去探索。学生回忆了什么是“商不变性质”之后,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1÷2=2÷4=3÷6”改用分数表示:12=42=63。从左往右看,分子、分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什么是不变的?从右向左看呢?联想“商不变性质”,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说明…  相似文献   

20.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发现、去创造.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有一种需求特别强烈:他们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我们在科学课中如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呢?经过一个阶段的实验,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