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填数游戏     
请把1-26分别填进每个空格内(其中10和1两个数已填好).使其每一横行、竖行上的数字相加之和都等于60。你能填出来吗?  相似文献   

2.
一、提供材料,观察、自学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例4,发现了不管每小时加工数和工作时间怎样变化,零件的总数是不变的并用式子表示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现在请你观察填表并说出根据。 (教师出示例5,学生读题、观察,在书上填表,同座讨论说根据) 师:谁能把自己填写的数据读给大家听? 生:…… 师:(反馈后)大家填得都正确。现在请同学们自学讨论以下问题。 (教师投影出示思考题,学生读题后,小组讨论)。 1.每本的页数和装订的本数是不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为什么? 2.装订的本数是怎样随着每本的页数变化的? 3.每两个相对…  相似文献   

3.
1.游戏:出示动物卡片,如老虎、大象、猩猩、狼等等,指名学生表演,请其他同学猜。2.师:(课件出示:狼)你想起了哪些关于狼的成语?(豺狼当道、狼狈为奸……)你能用什么词来形容狼?(凶残、狡猾……)  相似文献   

4.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怎样让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富有个性呢?一、是控制,还是服务?【案例1】《观察鱼》教学片段师:(实物投影出示观察记录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条红鲫鱼,并把它画下来,我们来比一比哪些小组画的最像。(教师分发鱼,板书课题,然后巡视指导。)师:大家都已经画好了,到底画的像不像呢?还是请你们自己来判断一下吧。我们先来看看这张画(实物投影),  相似文献   

5.
一、复习铺垫 1.口诀接力。 让学生齐背2—6的乘法口诀。(采用女生背口诀的前部分,男生背相应的得数。) 2.把口诀补充完整。 教师出示下面各题,让学生把口诀补充完整。 二( )得八 四( )二十 ( )五二十五( )六十二 三( )十八( )六三十六 3.根据得数,说出它是哪两个数的乘积。 教师分别出示“2-6乘法口诀”的得数,让学生说出它是哪两个数的乘积。 4.说图意,写算式。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除法的意义,现在请你观察图示,在学习小组内说说图的意思,并写出相应的算式。 教师出示下图: 二、教学新课 师:…  相似文献   

6.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师:请同学们按照出示的自学提示,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例1的学习。 (投影出示)观察例1,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有哪两种量?这两种量有没有关系?为什么? (2)路程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 (3)说出几组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比较它们的大小并说出这个比值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4)这两种量的变化有什么规律?用式子表示它们的关系。 (学生分组交流后,汇报自学情况,教师同时板书重点内容。) 生:(回答问题1)例1的表中有路程和时间这两种量,它们有关系,因为路程是随着时间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出示两只风筝)同学们喜欢放风筝吗?(喜欢)师:老师将把这个礼物送给努力学习的同学,你们想要吗?(想要)师:你想要哪一个?(大的或小的)二、体验感知,建立概念1.理解物体的表面及火小师:你想要大风筝,请告诉同学们“大”指风筝的哪儿大啊?(指名上台摸风筝的面)师:你摸风筝的面是什么感觉?(平平的)  相似文献   

8.
教学要求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说真话,表真情。2.指导学生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3.提高学生评价作文的水平。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你们都羡慕当老师,是吧?(生点头)今天,我们也来当当老师好不好?生:好。师:我们班四十位老师和李老师一道来评一评一位同学的作文,大家可以各抒己见,看谁的老师当得好。师:(出示灯片1:《夸妈妈》)这儿有一篇文章,请一位同学读,其余的同学边听边思考: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请评一评。(生念文章《夸妈妈》———夸妈妈一天晚饭后,我和爸爸妈妈在家看电视。…  相似文献   

9.
【活动设计】一、谈话导入,激发探究欲望。师:上课前,老师遇到了小糊涂神,他又在犯迷糊了。大家想帮帮他吗?你知道今天是星期几?明天呢,后天呢……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学生自由回答)同学们真聪明,会找它们的规律。能再帮小糊涂神做两道难题吗?多媒体计算机出示以下思考题:请根据规律往下填,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开火车:○△○△○△____________ 填数字:4321321321_____________ 二、揭示课题,明确探究内容。师:刚才同学们思考的每道题,都有一定的规律。在数学王国中,还有没有这样的知识呢?它有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10.
(播放歌曲《春晓》,学生跟唱)师:歌曲唱的是一首古诗.学过吗?我请一个最棒的同学读。(出示古诗《春晓》,生读)师:读得真好。可惜你漂亮的小手没有发挥作用。谁再试试?(生一边读一边做动作)师:我也会读,听我读,看与他们有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11.
一、情境导入,初步感知圆 师:这个袋子里有一个圆,除了圆还有其他的平面图形(投影出示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等),在这些平面图形中你能把圆摸出来吗?想一想,怎么摸?(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指名到前面摸)  相似文献   

12.
A教学:推门课 (在学生认识“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后,出示图片)师:一张电脑桌上有2台电脑,4张电脑桌上一共有多少台电脑?请同学们先数一数。怎样用加法计算?  相似文献   

13.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师:老师想问你们一个问题,在生活中,你分过东西吗? 生:分过。师:老师想请你们帮我分分东西。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9块月饼和3个盘子)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谁能解答? 生:把9块月饼平均放到3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几个? 师:你是怎样分的?  相似文献   

14.
学习例2,弄清道理,掌握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买东西,看小明买了什么? 师按顺序出示(投影出示) 师:谁能完整地说出这幅图的意思? 生:小明买苹果花了3角钱,又买了3个梨,每个梨2角钱,一共花了多少钱? 师:要求一共花了多少钱?你是怎样算的?怎么列式? 生:先把小明买苹果的3角钱和买3个梨的6角钱合起来。列式为3+2+2+2=9(角) (师将图中的“?”角改为9角。) 师:谁还有不同的算法? 生:买3个梨,每个梨是2角,就是求3个2角,用乘法,列式为2×3=6(角),再把3角…  相似文献   

15.
一、导入课题,了解数的编码功能 师:(出示卡片上的数字“1”)看到1。你想到了什么? 生:1个苹果,1张桌子。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38、39页。教学过程:1.认识“放大”和“缩小”。师:(出示图1)这节课,我先请大家看一张贲老师的照片。师:能看清吗?生:看不清。放大一些!(师把图1分别“放大”成图2、图3、图4)师:如果按照我们平时的想法,这三幅图都放大了。不过。三幅图中,只有一幅图符合数学意义上的放大。你认为是哪一幅呢?  相似文献   

17.
颜艳 《学子》2013,(1):31-31
一、激发需求,引出“字母”师:(拿一张白纸)这是什么?看到这张纸.你会想到哪个数字?(1)(对折)看到这半张纸,你又会想到哪个数字?(1/2)(0.5)师:对,半张纸,用整数不能表示了,这时我们就想到了分数(或小数)。  相似文献   

18.
案例一:“小数的意义”教学片段 (出示一张正方形白纸) 师:假设这张正方形白纸用1来表示,你能表示出0.3吗?  相似文献   

19.
陈晓萍 《江西教育》2002,(23):30-30
师:(出示“土”字卡片)这个偏旁叫什么?生:提土旁。师:(出示“里”字卡片)谁来认一认这个字?生:(读)里。(把两张卡拼在一起,出示拼音)师:谁再来认一认这个字呢?生:(读)埋。师:读得很好,请一组开火车读这个字。(生读)师:谁能根据这个字的构成,编个顺口溜来记一记这个字呢?生:东西土里埋。师:编得真好。一想起这个顺口溜就知道怎么写“埋”字了,全班齐念三遍。(生齐读)师:小朋友再仔细观察一下这个字,左边的提土旁和“土”字有什么不同呢?生:最后一笔是提不是横。师:这个小朋友观察得很仔细,“埋”字是…  相似文献   

20.
一、回顾旧知师: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师:(出示长方形活动框架)大家看这是什么图形?它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从边和角的方面来说)师:(将活动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这是什么图形?你知道关于平行四边形的哪些知识?(边、角、底、高的特点)师:请说出下面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二、情境设疑师:大家看下面的图片。(投影出示一块平行四边形和一块长方形的地的图片。)“这两块地哪块大?”师:关于这道题还有一个故事呢。说的是阿凡提小时候很聪明,按照规定,他到十岁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