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成功体验指的是个体在取得的成功中所产生的自我满足、积极愉快的情绪感受。心理学研究认为:学生学习取得成功或者失败会在心理上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当学生取得成功,比如解决一个难题,学会一种技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等等,都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满足、快乐、自豪等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兴趣,产生一种"好了还要更好"的自我激励心理,成为进一步学好的内部诱因。成功体验的关键在于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2.
成功体验指的是个体在取得的成功中所产生的自我满足、积极愉快的情绪感受。心理学研究认为:学生学习取得成功或者失败会在心理上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当学生取得成功,比如解决一个难题,学会一种技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等等,都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满足、快乐、自豪等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兴趣,产生一种“好了还要更好”的自我激励心理,成为进一步学好的内部诱因。成功体验的关键在于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3.
几千年前,《论语》开篇就记载有孔子对快乐教学的认识:"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揭示了学习过程本身应该充满乐趣而让学生从中获得情感的满足.孔子已经认识到学习者的兴趣和爱好对学习效果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将"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誉满欧美的著名学者、心理学教授巴甫诺奥曾写过《快乐学习法》这本畅销书,他认为:快乐学习是一种享受,学到新知识是一件快乐的事.因此,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才能取得语文教学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4.
齐志铭 《考试周刊》2013,(57):57-57
<正>快乐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上积极营造轻松愉快的心理气氛,把知识性、科学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巩固旧知识,接受新知识,从而使教学获得成功的一种有效方式。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施快乐教学,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一种求知若渴、欲罢不能的亢奋状态,从而主动掌握知识,增长技能,增进身心健康。一、培养兴趣,创设情境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所要形成的知识主要  相似文献   

5.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教学中可以优化学生的学习心理。同时学习心理也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目前在职教教育中,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已经成为一种客观的事实。语文教师应该努力端正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通过优化教学设计,激发职教生的学习兴趣,改变语文的测评方式,获得成功体验等途径,最终达到优化职教生学习心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正>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下面仅就语文教学中的一些体会,谈谈心理学在浯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掌握学生心理,提高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产生”。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应该知道并懂得想方设法诱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和高度的注意中学习、思考、把思考视为一种享受而不是看为一种苦差事,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做为学生,只有对学习内容发生了兴趣,具有了学习的原始动力,才能主动积极地把认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学习的对象。语文教师要想争取学生喜爱自己的科目,就必须善于把知识  相似文献   

7.
<正>学会从学习中寻找快乐,是学生学习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儿童学习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行为一般是由学习动机引起的。学习愿望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因,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兴趣何来?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使青少年产生好学的欲望,充分肯定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取得的点滴进步和成绩,让学生不断取得学习成功的快乐体验,使他们能建立起学习信心和兴趣。因此,教师要注重小学  相似文献   

8.
理想的语文课堂应当是轻松快乐的,学语文应该是一种享受。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应想方设法通过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语文,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长期以来,轻松快乐的语文课堂并不多见;相反,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现象却普遍存在,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其实,理想的语文课堂应当是轻松快乐的。在这样的  相似文献   

9.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们的求知欲,影响认知过程、认识质量、学习水平和学习效果。前苏联学者阿莫纳什维利提倡:依靠教学过程和知识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和培养学习兴趣,才能形成“快乐的学习”,只有“兴趣”和“快乐的学习”才能使学生心理机智,各种学习能力和高尚品质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应当把学生的兴趣作为提高人的素质,全面培养人才的契机来激发和培养。  相似文献   

10.
《考试》2007,(9)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行为心理倾向。爱因斯坦曾有过这样一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们语文教学的核心就是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提出几点拙见,供各位同仁斧正。  相似文献   

11.
教育学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在学习中充分调动、培养、发挥学生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是学习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而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一种自觉能动的心理状态,它是由多种心理因素构成的,比如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注意状态等密切相关。下面就以语文学习为例从这几点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一、通过多种需要让学生产生强有力的学习动机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原因,而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因此要使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学好语文是第一要素…  相似文献   

12.
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 ,直接制约着其他学科的学习 ,因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教育十分重要。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质呢 ?  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积极性的诱导因素 ,是学习获得成功的十分重要的条件。教学中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 :或以故事开头、或设置层层疑问、或联系实际、或生动形象的讲授、或先进的电教方法、或以丰富的情感激发……  以上所述的学习兴趣 ,是一种直接兴趣 ,它是对学习活动过程本身所产生的兴趣。但我们应该看到 ,直接兴趣是由事物引人入胜的特点所引起的 ,具有暂时性的…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学生积极学习知识的心理状态,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最好的语文老师就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把作文当做一件趣事,在作文天地里快乐地扬帆起航。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小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是加强综合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总体素质,特别要加强构建高效课堂。增强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应该是我们教学的重点。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让课堂在40分钟内最大限度地达成育人目标,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语文,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本身就是一种愉快的精神旅游,要使语文教学充满趣味,富有魅力。这样的教学才能充分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潜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享受语文。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小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是加强综合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总体素质,特别要加强构建高效课堂。增强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应该是我们教学的重点。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让课堂在40分钟内最大限度地达成育人目标,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语文,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本身就是一种愉快的精神旅游,要使语文教学充满趣味,富有魅力。这样的教学才能充分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潜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享受语文。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是学好语文的关键。因此,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是精彩的、灵动的、有趣的,语文教学应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增强和人性的发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轻松学习,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为学生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课堂中感受快乐、体验快乐、创造快乐。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快乐的天堂。  相似文献   

18.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经常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多次获得成功的满足,逐渐形成了一种比较稳定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因此要在教学中为学生积极创造能够获得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呢?  相似文献   

19.
陈艳珍 《学苑教育》2021,(12):75-76
语文,应该是灵动的,语文课堂要让学生在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趣味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为了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趣味导入、趣味朗读、趣味活动、趣味拓展的方式来打开学生的语文学习之窗,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快乐学习的同时,也促进其身心健康的成长,利用灵动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0.
内驱力是西方心理学著作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概括来说 ,所谓内驱力就是指学生学习中的需要、动机、目标、理想和兴趣等意向心理因素。在语文素质教育中 ,学生的个体需要应与社会需要相结合 ,从而具有对语文学习的明确目标和远大理想。语文教学的外在刺激固然是重要的 ,但更重要的是内驱力因素 ,尤其是学习兴趣。因此 ,注意对学生课内和课外的教学方式方法 ,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些内在意向心理的综合 ,就构成了对语文素质教育起着巨大作用的内驱力素质 ,应该引起语文教育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