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美学研究,作为美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分支,近年在我国已有了很大发展。但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方法,更深层,更系统地把握和揭示中国美学的独有特征和内在规律,以建立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仍然是一个需要艰苦探索的问题。《中国美学主潮》以其独特的理论视野、逻辑结构和研究方法,在这方面迈出了扎实的一步。应当说,它是近年来中国美学研究向纵深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收获。首先,它是我国第一部较为完整和系统的中国美学通史。美学史,特别是中国美学史,它从古代到近代又到现代的发展历程中,从来就不表现为截然分明的阶段性、层次性,而是各阶段、各层次在相互纠缠、渗透和制约的动态格局中交替转换的。因此,对于中国美学进行整体的、全图景、全过程的研究和描述,比之纯然局部的、断代的和阶段性的研究来,无疑更有助于系统全面地理解和把握中国美学史的种种复杂现象。这种研究不仅在宏观的角度上可以更切近于中国美学的独有矛盾及其演变规律,而且也会使局部的、阶段性的美学史研究更加准确和中肯一些。这也正是《中国美学主潮》一书所表现出来的非常明显的研究动向和特色。  相似文献   

2.
一套装帧精美内容丰富的“当代中国美学思想研究丛书”(七种)放在我的案头上。这是辽宁人民出版社奉献给广大读者,尤其是美学和艺术工作者的一套既有学术价值又有普及作用的好书。这套丛书的编者试图通过对当代中国美学影响较大的美学家的美学思想的研究,勾勒出当代中国美学思想史的基本轮廓。从已经出版的这七本书  相似文献   

3.
如果说80年代初国人对电影艺术表现出的热烈与兴奋是出于久旱逢雨的心理,对电影事业的复苏的满足,那么,今天中国电影遭到的冷漠,已经是较高层次的电影美学与民族审美心理契合问题上发生的现象了。新时期以来,经历了十多年的探索与发展,中国电影虽在美学思想、艺术观念、编、导、摄、演以及作品的主题、题材的拓展等诸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些作品也得到了国际间的认可,但还是陷入了不景气的窘境。这其中当然有诸如电视艺术的冲击,管理体制的束缚等种种复杂因素的影响,而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电影还没有形成适合于本民族审美要求,带有鲜明特性的美学品质。电影艺术创作的实践提出了许多亟待回答的理论问题。如:中国电影应有什么样走向?如何确立自己的美学品质?如何处理民族化与国际化的关系,现代意识与民族传统的关系,普及与提高的关系,艺术水平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以及电影与电视等其他姊妹艺术的关系等等问题。今天的中国电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地需要理论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由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影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卢火撰写的《摄影美学论稿》一书,已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全书23万字,对摄影的本质、摄影的审美特征、摄影艺术的审美创造、摄影创作中的审美意识等摄影美学问题,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台湾文学研究是近20年来新兴的文学研究领域,研究对象独特的历史和现实境遇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其学术价值正随着文学研究领域的多极化拓展而日益受到重视。当然,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整体中,台湾文学研究仍处于边缘的位置,其材料积累、研究深度和受关注程度还远远不够。事实上,台湾文学的独特文化经验和所处的历史与现实时空在整个中国文学范畴内均是独一无二的,它的特殊性、创作成就和学术意义还远未被充分认识,学界对台湾文学的隔膜和生疏的状态也未得到根本改变。在台湾和日本,甚至北美汉学界,这方面的研究正逐渐成为显学。它…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阶段仍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矛盾和问题不断,需要增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提高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刘新庚撰写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以新的视角和方法为出发点,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给予了深入研究.本文在此书的基础上,研究和分析我国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8.
常人说“十年磨一剑”,我这个笨人的这把“剑” (《中国美学之旅》)可整整磨了二十年。 写这本书,缘起于最初自己想读这类书。60年代初,朱光潜先生的《西方美学史》出版,别人不知怎样,对于我这个毕业不久的大学文科生,却不啻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我迫不及待地买了来,兴冲冲地当然也是囫囵吞枣地读了一遍。紧接着,就是想找一本 《中国美学史》读读。寻来找去,我才知道,当时只有《中国文学史》,根本就没有中国美学史之类的书籍。“文革”期间,我又偷偷读了一遍《西方美学史》,仍然是似懂非懂的,但阅读《中国美学史》的愿望…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文献中,尤其是老庄的著作中,包含丰富、深刻、独特的美学思想、理论资源,可惜我们至今开掘不够,整理、阐述更为欠缺;虽然最近二十年来,已经做了一些开启性的工作.最近出版的王向峰教授主编的<老庄美学新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在这方面做了进一步的工作,创获了可喜的新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10.
朱志荣博士的新著《中国文学艺术论》,最突出的特色是立足于中国文学艺术的民族特色。对于文学问题的研究著作可谓汗牛充栋,但这些著作中的大多数都是从特定的理论框架出发,从理性角度对中国文学进行阐释。20世纪50、60年代受前苏联文艺理论的影响,侧重从社会、政治角度去理解中国文学作品的价值,把作品看成是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把语言看成是反映内容的工具,更有甚者,许多研究者还以家庭出身和阶级属性去评判  相似文献   

11.
程孟辉先生主编的《现代西方美学》近日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 全书分上、下两编,对20世纪(包括19世纪末)的现代西方美学作了一次较为清晰的梳理。本书介绍了22个美学流派,包括表现主义美学、自然主义美学、移情学派等等,基本包含了产生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以来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种美学理论思潮。正像编者在导言中所说的,“这些流派有的历久不衰,有的风靡一时,有的至今余波未逝,有的则方兴未艾”。读者通过阅读这本书,一定可以对现代西方美学有一个比较清晰全面的把握。 这本《现代西方美学》与同类型著作的最大不同,…  相似文献   

12.
近读潘知常的《中国美学精神》一书,感到作者是站在现时代美学研究的前沿来回溯中国美学的历史,这种回溯不是在前人或他人基础上的“依样葫芦”,而是从自己探索出来的“阿基米德点”出发,去对中国美学的历史进行重塑或重建,从而形成一种新见迭出、美不胜收的景观。  相似文献   

13.
歌德在《浮士德》里借魔鬼靡菲斯特之口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长青。”确实,因为理论是对现象的抽象阐释,抽象层次越高,思辩力度越强,语词和逻辑也愈趋向艰深玄奥。在这种二难处境之中,恐怕文艺学研究陷得更深,因为比起它所面对的文学现象的形象,生动和丰富性来,它的理论语词备加让人感觉不亲切。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学人在20世纪上半叶开创的中国现代美育理论在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近30年的学术萧条和思想真空之后,终于在新时期逐渐复苏并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新时期美育理论在初创之期就自觉立足于中国当代本土问题语境。中国美育理论工作者在思想文化百废待兴之际,面对"文革"十年对人性的凌迟和摧残,本着人性启蒙和塑造健康  相似文献   

15.
寻求美学的新话语──评《美与审美的哲学阐释》颜翔林人类的理性思维及其精神文化的存在意义即在于不断寻求新的话语,获得否定性的新的存在形式,从而为文化发展开拓新的道路。美学由80年代的一度兴盛而转变为90年代的沉寂,其根本性原因之一,即在于它缺乏不断寻求...  相似文献   

16.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它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详细展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美学规律。文章从《文心雕龙》的文学美学思想入手,揭示了《文心雕龙》的哲学基础与基本文学美学观念。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以来,中国诗学作为一门崭新的学科,其学术渊源并不是单一的,它是在东西方文化交汇、碰撞中逐渐形成的,可以说它是两学东渐之后的新国学之一。刘怀荣先生的新著《中国诗学论稿》(以下简称《论稿》把“重新认识传统和阐释传统的理论术语”作为研究重点,“同时也直面两方乃至其他民族的文论”,不拒绝借鉴“外来思路”。这种以“综合创新”的态度对中国诗学的研究,体现了对近代  相似文献   

18.
19.
茅盾从比较神话学角度,认为《楚辞》的来源是中国中部民族的神话。《楚辞》中某些篇章如《九歌》、《天问》、《招魂》等在文学类型上就是神话,与屈原的人生情感经历无关。在中西神话比较的基础上,通过对《楚辞》中具体神话的阐释,茅盾简单勾勒了一个富有想象力的中国神话世界。茅盾对《楚辞》做出神话学的阐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虽然在阐释《楚辞》主旨的时候,过于强调神话材料的重要性而忽视了作者的主体性改造,但总体来说是一次重要的尝试。  相似文献   

20.
思想教育是一门科学,如何进行思想教育是一种艺术。《论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一书是这门科学的研究成果,也是这种艺术开放的花朵。要不要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本来是不成问题的。社会主义的中国怎么能不要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呢?但是,由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这些年来,这个问题却像钱塘江的潮水,“红旗青盖互明灭,黑沙白浪相吞屠”,时起时落。直到平息动乱和北京的反革命暴乱之后,全党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人们才进一步认识到坚持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