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是促进学生“学”的关键,教师的“导”是为了学生的“学”.所以教师不但要研究教材结构特征,而且要强化学生为主体的意识,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如果教师的“教”不是落实到学生的“学”上,就谈不上任何教学效果.因此,我们要优化课堂教学,既要研究“教”,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更要研究“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主动地发展.教师教得如何,归根到底是看学生学得怎样.学生智力的发展,不能靠教师的“灌输”,只有在他们自己积极开动脑筋,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发展.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组织教学内容,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指导他们怎样思考,怎样学习.  相似文献   

3.
教育构建学认为,教学活动是“教”与“学”互融共进、相辅相成的关系.教师的“教”只有与学生的“学”密切配合,同频共振,才能实现“教学相长”、“教学合一”.教育实践学认为,教师有效教学活动的实施,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深入的学习探知.同样如此,学生的高效学习活动,是为了推动教师深刻的教学活动.笔者发现,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将教师的“教”作为主要活动,忽视“学”进程的引导和指导,学生的“学”经常游离于教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数学教法,以“教师讲,学生听”为特征,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而且教师总是把自己整理后的有序思维灌输给学生,教师是“主角”,学生是“观众”与“听众”,学生失去了自主猜测、假设、尝试、创造的机会,其主体地位被抛到“九霄云外”,这样的教学,教师是绝对的“教”者,课堂完全由教师主宰;学生是百分之百的“学”者,能好好学习,积极正确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就是“好学生”.这样,学生在学习数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读懂课文。要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思想情感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这话有三层意思: 1.课文是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去“读懂”的,不是“听懂”的; 2.“读懂”课文的主要标志是理解,即理解语言,理解思想内容,理解表达方式; 3.读的基本程序是“语言—思想—语言”。由此说明,“教师指导学生读书”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离开“读”的活动,一味地“教师讲学…  相似文献   

6.
1.要有正确的“学生观”。“学生观”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看法,对于一个教师来说,这是具有根本意义的问题。因为教师对学生有什么样的看法,就会对学生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也就是说,教师怎样对待学生是从他的“学生观”出发而决定的。如果没有正确的“学生观”,就没有正确的师生关系,就不能正确转化“差生”。 2.掌握学生的“向师性”。“向师性”是学生对老师的敬慕和服从,如同花草树木趋向阳光一样。主要表现有“差生”具有一定的“学生感”,在学生心目中,教师的形象很高大;学生都希望有个好老师;都希望受到老师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教师每一次对学生的引导,都是一次“计”的使用;学生每一次“计”后的活动,都是对教师所使用“计”的检验.教师所使用“计”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化学课堂的效率.课堂亦“战场”,“计”的得法营建是高效课堂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小学教师地位窘迫,基于本身的学力水平,教与研的开展受到重重阻隔.如何剖开这些障碍,如何更快地适应教师的新型角色定位?笔者认为,做好当下的教师,首先要是一个好学生,包括作为“学生”的教师是师生互动的文化基础,作为“好学生”的教师是师生追求的文化导向,作为“学生”的教师是教师研究的文化实体.  相似文献   

9.
我们都知道“脚手架”起的是“支撑”的作用,是建筑学名词,借用在教育教学中主要是指教师的指导和引导的作用.学生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的内容通过自主探究能够解决,这就是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而有的内容则需要外力帮助才能解决,这就是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在现有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则称为“最近发展区”.在教学中,教师是最具实力的外力,因为教师不但能够准确定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还能够制订出相应的方针计划,帮助学生度过这个“最近发展区”.教师在帮助学生跨越“最近发展区”的时候,所起的作用就是“脚手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务处日前收到一份“状纸”.“告”的是该校一位英语教师备课不认真.上课讲到哪里算哪里.并要求更换老师。“状纸”的署名是“学生信息员”。教务处经过核实,认为学生信息员反映的情况属实,于是宣布这位教师“下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全面参与学校管理、监督教学质量,这是上外设立“学生信息员制”的初衷。学生信息员的职责是:搜集学生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课堂教学强调从教师为中心转向学生为中心,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由“教”到“不教”,学生由“学会”到“会学”、“乐学”、“爱学”,这需教师从“学”的角度审视“教”的行为,而从“厌学”到“乐学”是教师在教学中重要的努力方向。1.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  相似文献   

12.
“导学活动单”是高效课堂的一种执行模式.它能帮助学生经历过程、获得知识、习得能力,是数学高效课堂的强力推动器.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导学活动单应重点突出学生“说得清”的教师作“点焊”,学生“悟不透”的教师作“点拨”,学生“看不到”的教师就作“点补”这三大方面.教师应精心编制导学活动单,不断反思、不断实践,让导学活动单真正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导航,创造高效的课堂.  相似文献   

13.
“教师教,学生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传统模式,已不适应新的教学观,尤其是新课标下,应将教师的作用从“教”提高到“导”,教师的作用不应是死板的“教”学生,而应是巧妙地引导学生,使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和想象能力,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发现、归纳、总结知识.不要一成不变地将讲授法放到首位.  相似文献   

14.
“先学后教”是以学生为“轴心”的适合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它将过去的教师单向灌疏转变为师生双向互动,教师的教学行为由“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转变为“带着学生发现知识”,学生的学习行为由“带着教材走向教师”转变为“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更加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对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学习能力无疑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如何让学生“动”起来,这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同时,教师也应正确认识“动”的涵义,这也是让课堂教学“动”起来的基础.笔者认为,在新课标下,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动”包含学生的表现,看学生是不是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也就是要求学生“动”起来.而此处的“动”,不但有“学生做、学生说”这类显性的动,更重要的是有“学生想、学生思”这类隐性的动.高中数学是一门思维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教授学生知识,更应启发学生思维.师生及生生之间的互动只是一种教学手段,促进学生思维“动”起来才是教学的最终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则离不开老师的主导作用.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以人为本,立足学生“可动”,巧设问题,引导学生“会动”.  相似文献   

16.
我国教育界广泛流传着“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论 ,试图调和“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的对抗 ,但没有真正解决问题 .直到克林伯格提出教学“三段论”后 ,才有了作为调和“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的媒介 :教学是教师的指导过程 ,这就是教师的指导作用原理 ;学生必须处于能动的 ,愈益自觉的学习主体地位 ,这就是学生自主性原理 ;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的自主活动是一种教学现象的两个侧面 ,它们可以作为教学现象的矛盾关系加以分析和把握 ,这是教学论的基本性质 .在这个三段论中 ,存在有价值的教学论问题 ,即何谓教师的指导作用 ?何…  相似文献   

17.
“双师型”教师是指既能传授专业的理论知识,又能指导学生参与专业实践,能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并进行职业教育的教师.“双师型”教师是适应当今时代特征的教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中等职业教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尤为重要.本文重点探讨“双师型”教师成长因素与影响“双师型”教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一、高效策略招招妙 学生写,教师改.这是目前的普遍做法.通常是学生“奉命作文”,教师改得“满篇通红”,可学生除了瞥一眼等级,没几个会认真看教师的批语.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呢?大家总说“代沟”,老师与小学生根本就是二代人、三代人,存在代沟实在是在所难免.坦率地说,学生的情感流露、思想表达似乎很难得到共鸣,绝大多数教师在意的是语言与技巧表达.  相似文献   

19.
张梅 《教育》2014,(12):60-60
现代社会的文明程度与人类的创新活动息息相关.“创新”是近年来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现代教育的“落脚点”,也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学生的“学”鼓励创新,教师的“教”同样倡导创新,创新是教学的灵魂所在.新课程鼓励教师为学生构建创新的平台,教师应当依据国家课程改革及其物理新课程理念的精神,在物理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关于写作教学,前人早有“放”与“收”的论述.从学生写作的角度讲我们鼓励学生先写“放胆文”,再写“小心文”.写作课堂是师生交流写作思想的重要场所,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影响到学生写作的每一个细节.因此从教师教学的角度讲,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课上也应处理好“放胆教”与“小心教”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