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汉语中,表示年代的常用形式是“××世纪××年代”,如“20世纪80年代”。但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年代”,并且很快流行开来。例如:  相似文献   

2.
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始数目字×,乃起源于原始人类对空间方位的认识,即对以太阳的运行为平面的空间方位的认识。两条斜线所指,分别代表平面上的东、西和南(上)、北(下)四个方位,交点则代表中央的第五方位。其作斜线相交之状,则是根据太阳运行的平面方位而创造的。这是原始人类素朴的认识在数学及文字学方面的反映。早在新古器时期,华夏民族的先民们就业已创造了原始数目字×。  相似文献   

3.
说“×”     
我们先读鲁迅先生的一段话:“他终于不讲‘文学是有所级性的吗?’了,……在上文所引的一段里又写出‘到××党去领卢布’字样来,那故意暗藏的两个×,是令人立刻可以悟出的‘共产’这两字,指示着凡主张‘文学有阶级性’,得罪了梁先生的人,都是在做‘拥护苏联’,或‘去领卢布’的勾当”。文中出现的×,据统计,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有几十处之多。  相似文献   

4.
肖科见 《语文学习》2011,(11):73-74
“匪夷所思”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成语。《现代汉语词典》释其义为“指事物怪异或人的言行离奇.不是一般人按常理所能想象的(夷:平常)”。据此,有人认为,既然“匪夷所思”中已有了“人”.那么再说“令人匪夷所思”就不能成立,这是成语“使用不恰当”。(见《语文学习》2011年第5期《“匪夷所思”误用原因分析》)真的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5.
不少学生的作文里,写一个人的直接语言时,不管什么情况,总是在“×××说”的后面用冒号,这说明这些学生对引用对话怎么使用标点还不懂。我在讲读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后,请同学们边看课文,边用笔画出写“×××说”的句子,再看一看“说”的后面的标点。等同学们看完、画好以后,我问:“‘×××说’的后面,是不是全用的冒号?”一个学生回答说:“‘×××说’的后面,不全用冒号。”从他说话的神情,看出他的惊异,这说明他在阅读课文时,注意到了课文中的标点符号。  相似文献   

6.
写下这样一个标题,确实觉得有点别扭,却没有更好的选择,因为现在已经从"70后"、"80后"、"90后"到"00后"了,不用个"×"字已经没法涵盖了。当时发明"×0后"这个概念的人,可能没想到后来居然能够推而广之,成为一种或另类或时尚的标签,并引发一系列的争论。其实,说"×0后"如何,主要指这个年  相似文献   

7.
在拙文《“匪夷所思”误用原因分析》(《语文学习》2010年第12期)中,笔者指出“令人匪夷所思”之说属叠床架屋,须删去“令人”二字。对此,肖科见老师提出了不同看法;为说明问题,兹谨录肖文末段文字如下:总之,我们不能武断认为,“令人匪夷所思”就不恰当。  相似文献   

8.
在我们的生活中,看到高兴的事情,遇上可气的情景,读了开心的文章,受到老师的表扬等等,一切的一切事情,你总会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吧!我们可以以"××,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作文。如果把这些想法写出来,就是一篇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习作。  相似文献   

9.
人们在用语言交流思想、传达信息的过程中,经常采用某种固定的格式来表达某种特定的意义。文章就从表、里、值三个角度,来说说"有N可V"这一格式。看看该格式到底符合人们怎样的表达需要。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不用的词"乸",在方言中却随处可见。"蜞乸"作为方言中较常用的一个词,应用于当地人的生活与言语交际中。"蜞乸"一词和"X乸"结构所构成的系列经历了诸多发展阶段,虽然义项单一,在感情色彩上却褒贬不一,拥有独特的发展渊源。从"蜞"和"乸"的意义结合以及它们组合的结构出发来进行讨论,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1.
读晋家泉先生《汉语中的敬称"×老"××X老"》一支以汉语学习》1994年第2期。以下简称"晋文"),觉得有三点值得谈谈:一、"×老"、"××老"并不像晋文所说的那样,只"适用于男性"。如:(1)不料胡愈老竟于1986年1月作古,沈兹者相继于1990年1月逝世,我深感悲痛。(叶帆风:《在新加坡的一段经历》,《群言》1990年第9期)(2)我又找到谢冰莹的电话号码,和她通了电话。谢老说:"你来吧,我等你......。"......转眼间就到了谢老居住的公寓楼前。(阎纯德:《画一个美丽的句号──旧金山,访问谢冰莹》,人物))1994年第1期)例(1)以…  相似文献   

12.
这次作文的要求是:请同学们以“×××,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习作。看到这次作文的要求,首先请你不要慌,生活中很多时候,你都可能会有话想对别人说,这不机会来了。拿起笔之前,还是请你仔细想一想,对谁说?说什么?如果最近你和好朋友闹了矛盾,不好意思当面解释,没关系,拿起笔来,把心里最想说的话告诉他(她);如果你对老师、学校的某些做  相似文献   

13.
你对考试做何感想?A.你喜欢考试,你觉得考试能反映出你的真实水平;B.你讨厌考试,一旦考砸了,你就会备受老师和父母的批评,而且你并不认为考试能反映出你的真实水平;C.你并不讨厌考试,但觉得考试内容、考试方式还可以变得更好……不管你是哪一方,都可以把你的想法写出来,和同学们展开讨论。怎么样,感兴趣吗?那就赶快  相似文献   

14.
你对考试做何感想?A.你喜欢考试,你觉得考试能反映出你的真实水平;B.你讨厌考试,一旦考砸了,你就会备受老师和父母的批评,而且你并不认为考试能反映出你的真实水平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除了我们熟知的动词义之外.“控”出现了一系列的“××控”用法.这一用法源于日语“コ ソ”,取英文单词complex(情结)的第一个音节,用以指称对某人或事物痴迷的人。喜欢的人或事物要置于“控”字之前。日常生活中形形色色的“××控”,使这个字有了更为丰盈的意义空间和更为斑斓的语言景观。如果我们梳理一下“控”的“前世今生”。可以发现一条曲折的脉络——先是日语借自英语.后又被汉语引入.在网络的助推下以风起云涌之势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6.
形式动词是汉语动词中特殊的一类,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变化复杂。前人的研究多集中在其单独使用的情况,较少关注进入特定结构后的表现。借助语料库语言学,以"对××进行××"为例,采用调查法、比较法、归纳演绎法论证形式动词"进行"的符号性及其对谓词性宾语的标记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说"×声×气"     
“×声×气”这种格式具有较强的能产性。“×”是同一个语素的很多,有名词性、动词性、象声词性、副词性语素,形容词性语素更常见;前后两个“×”虽是同一词性但不是同一语素的也有不少,还有前后两个“×”不属同一词性的语素的;同“×里×气”格式一样,“×声×气”绝大多数表贬义,表中性的很少,表褒义的更少,因此它多为形容词。“×声×气”可用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而以作状语的为最常见,作定语的次之。  相似文献   

18.
晋家泉同志在《汉语中的敬称“×老”“××老”》(载于《汉语学习》1994年第2期)一文中指出:“‘×老’‘××老’在现代汉语里是对德高望重的前辈的称呼,而且适用于男性。”其实,“×老”“××老”在现代汉语中也适用于女性。请看下面的例句:  相似文献   

19.
“知识爆炸”说可成立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爆炸”说可成立吗?徐飞引言“知识爆炸”又叫“信息爆炸”。一个时期以来,关于“知识爆炸”的说法,曾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我国科技发展的走向乃至科技政策的制定,甚至还影响了相当一批人对科学知识的价值取向,然而,剖析社会上流传的关于“知识爆炸”的各种说法,...  相似文献   

20.
翻阅报刊,可以发现“零××”之说日渐多起来。正确认识这种语言现象,准确读懂“零××”中的“零”,这有助于丰富词汇,提高语词的辨识和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