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物体受力分析是研究解决力学问题的关键,在高中物理学习的全过程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掌握物体受力分析基本方法是研究物体受力问题的关键,在教学中传授给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而物体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是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第一种分析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我给学生传授的受力分析基本方法是:  相似文献   

2.
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要内容,在学习力学知识时中学生普遍感到很难学.我认为学不好力学,是因为学生想不到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或者不能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物理学习中,尤其是研究力学问题时,物体的受力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学生在最初接触到受力分析的时候,普遍感到困难,经常是主观臆断,想副一个力画一个力,凭经验“猜测”,“想当然”的情况屡见不鲜。这样就为进一步正确地解决问题带来了困难。因此,怎样让学生学会正确的进行受力分析是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们认为,要让学生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至少要让学生解决以下两个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4.
王晓东 《物理教师》2000,21(5):17-17
刚上高中的学生学习力学时最头疼的问题是物体的受力分析,尤其是遇到多个物体在一起的时候要求对某一物体分析受力,心里知道用“隔离法”,但怎么想也隔不开,通过调查,我发现多数学生有这么一个观点──力是可以传递的;有的还形成了定论“液体可以大小不变的传递压强,固体可以大小不变的传递力”.那么,力是不是真的可以传递呢?答案是否定的.但既然该观点被广为接受,也一定有它正确的一面,所以教学时“一棍子打死”并不见得有效,需要逐步分析,让学生自己理解和接受. 首先可以构造如图1所示的物理模型,物体静止在光滑地面上…  相似文献   

5.
刘胜斌 《物理教师》2010,31(2):57-57,59
物体受力分析是力学中的基础内容,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是研究力学问题的关键,是学生学习物理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但是在教学中笔者发现不少学生在受力分析时,经常出现错误.究其原因,是受生活经验、思维习惯等干扰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典型范例阐述几种受力分析中的干扰因素及其应对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学习高中物理需要掌握的第一个基本功,也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如何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受力分析的程序 1.根据题意选取适当的研究对象. 2.把研究对象从周围的环境中隔离出来,按照先场力,再接触力的顺序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相似文献   

7.
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内容之一.它内容多、中考所占比例大.学生在解答稍复杂的力学问题时得分率低.究其原因大多是因为没有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因为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由它所受诸力作用的结果,而诸力问相互关系也正由物体的运动状态来反映.这体现力和运动的相互之间的关系.因此许多力学问题的研究,都离不开物体的受力分析.本通过对例题的解析,说明受力分析在解决力学问题的重要性,并揭示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和思维过程,以提高学生解决力学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物体受力分析不仅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关键,而且贯穿于整个力学教学过程.同时,物体受力分析又是力学教学中的难点,易出现以下几种错误:  相似文献   

9.
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特别是对一些难度较大的综合题更是如此.本文介绍分析物体受力的要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浅议受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物理学习中,尤其是研究力学问题时,物体的受力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学生在最初接触到受力分析的时候.普遍感到困难,经常是主观臆断,想到一个力画一个力,凭经验"猜测","想当然"的情况屡见不鲜.这样就为进一步正确地解决问题带来了困难.因此,怎样让学生学会正确的进行受力分析是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们认为,要让学生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至少要让学生解决以下两个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1.
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由它的受力情况决定的.因此,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关键。而要迅速准确地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就必须掌握受力分析的各种方法.受力分析的方法很多。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在对物体受力分析时,弹力和静摩擦力往往是最难确定的.为了突破了这个难点,深化对弹力和静摩擦力的认识,我们在教学中明确提出弹力和静摩擦力的“适应性”特点,并在教学中分层次,有步骤地让学生体会、掌握它们的这一特点,使学生对弹力和静摩擦力变化的复杂性有了深刻的认识,较好的突破了这一教学难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所谓“适应性”是指:当物体的受力情况或运动情况发生变化时,物体受到的弹力、静摩擦力的大小、方向通常会发生变化,表现出它们对物体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  相似文献   

13.
陈先容 《成才之路》2009,(18):43-44
受力分析是高中物理的一个重点,因为它是整个力学的基础,贯穿了整个力学部分.且在电磁学部分也有所应用。但它同时又是一个难点,很多学生往往都是因为不能正确分析出物体的受力情况而导致后面与其相关的问题得不到正确解答,特别是对连接体的受力分析常常让学生感到无从下手。现在,我想将我在教学中得到的一些关于解连接体问题的经验介绍给大家,目的是想让大家在解这类问题上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4.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关键,也是对学生能力的基本要求.纵观高中阶段学生常接触的几种力:万有引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安培力等.其中的摩擦力受力分析时往往最难确定.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深化对摩擦力的认识,我在教学中有几点体会介绍给大家,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15.
杨严 《教师》2008,(20):80-81
高中一年级学生对力学问题解决的难点之一就是受力分析,而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一个非常直观的分析受力情况的方法.因此有必要让学生熟练地使用直角坐标系来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帮助学生建立力学问题的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16.
受力分析是研究力学问题的重要步骤,也是正确分析和解决力学问题的关键之一.但是学生对受力分析问题却不知如何下手,因此有必要谈谈受力分析的有关问题.对物体受力分析的基本程序为:第一步:确定研究对象,把要研究的对象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第二步:严格按“先重力,后弹力,再摩擦力”的顺序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解决有关力学问题时.最常见的方法就是从物体的受力分析入手.明确物体的受力情况,根据运动和力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现在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编写的初中物理新教材,其明显的特点是将能量的观点融于其中.为我们解决有关力学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下面就这方面的问题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称为平衡状态.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力学特征就是合力为零.共点力的平衡问题是动力学的基础,解决平衡问题需要从分析物体受力着手,作出物体受力示意图,然后选用适当的方法求解.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求解共点力平衡问题的方法,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初中阶段主要学习了重力、摩擦力(包括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滚动摩擦力)、弹力(包括支持力、压力、推力、拉力、浮力等),受力分析主要是分析这些力.初中物理要求研究的力学问题基本上是处于平衡状态下的,应用二力平衡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准确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排除不易分辨的伪力.只有正确地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才能准确合理地结合物理规律和公式来解决问题,所以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重要环节.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对物体受力分析最感困难,许多学生不会判断受力分  相似文献   

20.
物体受力分析是高中物理力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不少学生在解较复杂的力学习题时,往往感到“老虎吃天,无处下爪”.究其原因,是不能正确地对物体进行受力情况分析,不是漏掉某一个或几个力,就是重复或多加了某一个或几个力,因此无法按题意要求解答.不能正确进行受力分析的原因,是对力的本质和各种不同形式的力的产生条件模糊不清.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力的本质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只要物体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物体就受到了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