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旧唐书》卷18上《武宗纪》载:“(武宗)元和九年六月十二日,生于东宫。”而王溥《唐会要》卷2《帝号下》载武宗:“元和九年甲午岁六月十一日生于东宫。”文下小注曰:“以其日为庆阳节。”因此,两书记载有歧异。而据武宗会昌年间居住在长安的日本僧人园仁所著《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则有三处涉及武宗生日的记载。《行记》卷3:“(会昌元年)六月十一日,今上降诞日,於内里设斋。”“(会昌二年)六月十一日,上德阳日,大内降诞降斋。”同书卷4:“(会昌三年)十一日,今上德阳日,内里设斋,两街大德及道士御前论义。”唐代…  相似文献   

2.
北宋澶州治所初治于今河南濮阳县东南五里德胜寨南城,后因黄河涨溢决口,州城为河水冲圮,遂北移治所于今濮阳县城所在地。关于澶州治所北移的时间,《读史方舆纪要》有三种说法。该书卷16开州》条谓:“(澶州)亦曰澶渊郡,镇宁军节度,熙宁九年移于今治。”同卷《濮阳废县》条则云:“熙宁四年河决澶渊,因改置澶州,移濮阳县为州治。”而同卷《德胜城》条又说:“熙宁十年城圯于水,因改筑州城,以濮阳县为州治。”《读史方舆纪要》在同书同卷之中,关于澶州北移事竟有三种不同说法,粗疏之甚,显而易见。究竟那一种说法符合史实,尚…  相似文献   

3.
唐人诗文中时而可见九驿路的记述,如韦庄《浣花集》卷4有诗《夏初与侯补阙江南有约同泛淮汴,西赴行朝,庄自九驿路先至甬桥……》,但唐代地志及后人注释中均不见有此路的走向、地望的记载,使九驿路成为唐史中的一个小小的谜。近读唐时日本僧人圆仁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书中却提到九  相似文献   

4.
《明史·兵志》中讲:“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而太原总兵偏头,三边制府驻固原,亦称二镇,是为九边。”这实际是抄自刊刻于嘉靖十三年(1534年)许论的《九边图论》。《九边图论》的原文为:“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专命文武大臣镇守提督之。又以山西镇巡统驭偏头三关,陕西镇巡统驭固原,亦称二镇,遂为九边。”这里没有具体指出九边形成的时间。但《明史·兵志》中讲:“蓟之称镇,  相似文献   

5.
明洪武年间,大案迭起。其中较早的一宗就是“空印案”。今之论者以《明史·刑法志》的记载为据,认为此案发作于洪武十五年。这是不正确的。首先,《国榷》卷六洪武九年闰九月丙午怀庆知府林方徵上言曰:“……又去年诸行省官吏悉坐空印被罪,而河南参政安然,山东参政朱芾反得升擢,朝廷赏罚有失明信,何示劝惩?”可见,此案实发生于洪武八年。其次,济宁知府方克勤是“空印案”的涉及者。他的儿子方孝孺写的《先府君行状》载,方克勤“(洪武)八年……得罪,谪口浦,终岁  相似文献   

6.
1 《旧唐书》卷 1《高祖本纪》载 :武德“七年春正月己酉 ,封高丽王高武为辽东郡王 ,百济王扶余璋为带方郡王 ,新罗王金真为乐浪郡王。”《资治通鉴》卷 190武德七年二月条载 :二月“丁未 ,高丽王建武遣使来请班历。遣使册建武为辽东郡王 ;以百济王扶余璋为带方郡王 ,新罗王金真为乐浪郡王。”查武德七年正月壬申朔 ,故是月无“己酉”。二月丁未即二月七日 ,与《唐会要》卷 95所载略同。故当以《资治通鉴》所载为是。2 《旧唐书》卷 2《太宗本纪》载 :贞观二年“六月庚寅 ,皇子治生 ,宴五品以上 ,赐天下是日生者粟。”《新唐书》卷 2《太宗…  相似文献   

7.
1 《资治通鉴》卷 2 0 0永徽六年 (6 5 5 )十一月条载 :武则天杀王皇后及萧淑妃 ,“数见王萧为崇 ,被发沥血如死时状。后徙居蓬莱宫 ,复见之 ,故多在洛阳 ,终身不归长安。”这段记载与事实不符。《资治通鉴》卷 2 0 7长安元年 (70 1)十月条载 :“壬寅 ,太后西入关 ,辛酉 ,至京师 ;赦天下 ,改元。”长安三年 (70 3)十月条载 :“丙寅 ,车驾发西京 ;乙酉 ,至神都。”所谓 :“京师”、“西京”均指长安。此即为武则天曾返回长安的本证。2 《资治通鉴》卷 191武德七年十一月条载 :“丁卯 ,上幸龙跃宫 ;庚午 ,还宫。”《新唐书》卷 1《高祖本纪》…  相似文献   

8.
《隋书·崔仲方传》记载了开皇五年(585)崔仲方奉命修建长城的概况:(文帝)“令发丁二万,于朔方、灵武筑长城,东至黄河,西拒绥州,南至勃出岭,绵亘七百里。明年,上复令仲方发丁十五万,于朔方以东缘边险要筑数十城,以遏胡寇”。这段记录有两处不妥。其一,将长城的修筑地点称为“朔方、灵武”有欠妥当。隋代的政区改革始于开皇三年(583),隋文帝废除郡一级,将施行了400年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以州统县二级。炀帝大业三年(607)又将州改为郡,所以直到此时州方才改名称郡。如《隋书·地理志》记载:“朔方郡,后魏置…  相似文献   

9.
《通鉴》是一部史学名著,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但在纪事方面偶尔也有失误之处。兹举数例,以说明使用《通鉴》也应当采取审慎的态度。 例一,《通鉴》卷200永徽六年十一月条载,王皇后和萧叔妃被杀后,“武后数见王、萧为崇,被发沥血如死时状。后徙居蓬莱宫,复见之,故多在洛阳,终身不归长安。”“多在洛阳”确系事实,但“终身不归长安”却非信史。《通鉴》卷207长安元年十月条载:“冬,十月,壬寅,太后西入关。辛酉,至京师。”此即为武则天曾返回长安的本证。据两《唐书》记载,武则天晚年曾在长安住过两年时间。 例二,《通…  相似文献   

10.
宋高宗绍兴九年(1139)正月,王伦出使金朝。《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宋史·王伦传》等书记载王伦此次出使使职为迎请梓宫、奉还两宫、交割地界使。《宋会要辑稿》《宋史·高宗本纪》等书所载王伦出使所带使职为迎请梓宫、皇太后、交割地界使。《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书成书年代均早于《宋会要辑稿》及《宋史》。且当宋徽宗逝世后,宋人眼中的"两宫"意指宋钦宗及韦后。宋高宗为应对反对和议的呼声,曾多次在人前表态自己屈己议和是为迎回梓宫、宋钦宗、皇太后,为自己屈辱的和议披上道德的外衣,这不仅使南宋朝廷内部反对和议的呼声越来越小,还直接推动了南宋朝廷忙碌于迎接"两宫"的工作。故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书记载的"两宫"贴近历史事实,它不仅反映出王伦出使时的真实使职,也反映出当时真实的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11.
《魏书·地行志》太原郡沾县下“二汉属上党,晋属乐平,真君九年罢乐平郡属焉。有夹山。豫水出得车岭,西北入汾。有汾阳、追城。”在“豫水出得车岭”句后有校勘,引《魏书·灵征志》正光三年六月条:“并州静林寺僧在阳邑城西橡谷掘药。”并引《元和郡县图志》卷13太原府太谷县下  相似文献   

12.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探隐张玉璞据《宋史·孟后传》、《康熙成安县志》卷三和《乾隆赣县志》卷三十四记载,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十月,金兵从湖北侵入江西隆裕太后(高宗的伯母)从洪州(今江西南昌市)乘舟沿赣仓皇奔至造口,然后弃舟登陆,逃往虔州(...  相似文献   

13.
今传《明熹宗实录》缺少天启四年及七年六月部分。清代旧传,此为顺治初年阁臣冯铨所窃毁,以抹消不利于己的证据。学者多采信此说并以此说成立的客观条件为重点,进一步辨析对冯铨不利的事实,必与天启时期依附魏忠贤有关。据《明熹宗实录》现存其他对冯不利的内容,可知被毁信息应更直白地反映冯铨附魏。《国榷》作者谈迁不可能得见《熹宗实录》全本,故不能由《国榷》所载反推《熹宗实录》的阙文。据阙文对应时段内的重要言论、事件,可知天启四年存在对冯不利的事实,但当时与此后并无直接指斥冯氏此间行为的奏疏或记载,而七年六月,连不利事实亦不存在。所以,现存《明熹宗实录》阙文,应无使窃毁动机成立的文字内容,冯铨窃毁说不仅来源可疑,更没有可靠的客观成立条件。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上多次出现以“夏阳”为名的地名,主要有“夏阳县”、“夏阳邑”、“夏阳城”、“夏阳瀵”、“夏阳渡”等。后人在遇到时多出现混淆,兹此理清,以免误用。“夏阳”地名最早可见于《史记》卷70《张仪列传》记载:“秦惠王十年,魏因入上郡、少梁,谢秦惠王。惠王乃以张仪为相,更  相似文献   

15.
树欲静而风不止西汉时讲《诗经》的有四家,这就是鲁诗、齐诗、毛诗、韩诗。韩诗是燕(在今河北省)人韩婴传授的,他在汉文帝时被立为博士。韩婴的著作传世的有《韩诗外传》一部。在这部书的卷九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16.
苏慧霜 《职大学报》2013,(1):9-14,54
《九章》记载的屈原的"放逐",是一场生命的追寻,无论是历史的体悟,或空间、时间的感知。《九章》在放逐的过程中,展现一种生命能动,是屈学探索生命意义的表述,由此,我们要看到一个圆满的生命追寻。  相似文献   

17.
《辞海·神策军》条有两处明显错误。一是把白志贞说成宦官,而新旧《唐书》白志贞传却明白记载白为朝官而非宦官,其它有关记载亦均无白为宦官之说。一是定神策军分为左右厢于贞元时,而新旧《唐书》及《通鉴》几乎所有有关记载都能证明神策军分为左右厢在德宗兴元年十月。至于《新唐书·兵志》及《通鉴》卷223代宗永泰元年十月载神策军分为左右厢于永泰元年,唐长孺早已指出其谬。  相似文献   

18.
十六国时期,“岭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名,许多历史事件都与此有关,但是,对于“岭北”地名的解释,学者说法不一。胡三省在《资治通鉴》卷108晋孝武帝太元二十年条注中云:“岭北谓九岭北”;马长寿先生在其民族史名著《碑铭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落》一书中,根据胡三省注进  相似文献   

19.
1.《记考》卷11大历十年进士著录“卢士阅”,按《千唐志》咸通二年《砀山令郑纪故卢氏夫人墓志》云:“夫人皇考讳士阅。建中之际,以秀才升第,位至使府监察。”《墓志》记士阅登第在“建中之际”,非是大历十年,当依《墓志》为准。2.《记考》卷21开成二年进士著录“沈黄中”,编者徐松于此年下又引《云溪友议》云:“高锴司贡籍,……商锴先进五人诗,奏曰:‘臣锴昨日奉宣进止,令将进士所试诗赋进来者。……其次沈黄中《琴瑟合奏赋》,又似《文选》中《雪》、《月》赋体格,臣与第三人’。”按《千唐志》大中十二年《承奉郎守大理司直沈中黄墓志》云:“讳中黄,字中美,本吴兴人。……乡荐神州,名在殊等,贡于有司,第登甲科。宗伯高公锴疏青蒲曰:‘沈某所试《琴瑟合奏赋》,有似《文选》雪赋、月赋,臣与第三人’。”又《千唐志》大中八年《登封县令吴兴沈师黄墓志》亦题“仲兄中黄撰,仲弟佐黄书”。《元和姓纂》卷七吴兴沈氏亦云:“中黄,大理司直。”由此可证《记考》之“沈黄中”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历史常识和大量文献资料证明,最有资格代表东鲁的,当是贾凫西的故乡曲阜、兖州一带。本文首次考证出《醉醒石》第八回书本源于明成化年间王臣骚扰江南和苏州诸生抗暴一案,第十回前半回书脱胎于青浦豪侠周星卿故事。对于《醉醒石》等古典小说考证中的虚空凿壁和以后世之人、之事硬套书中故事的作法,本文提出了批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