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清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25(10):127-131
德育主体是德育中最重要的概念,它贯穿德育活动的全过程,决定着德育的根本性质和目的。但已有的德育主体理论都存在着片面和不足。根据“学生”概念内涵的改变以及作为一种主体间交往行为的德育过程,文章提出了德育双主体交往论,即德育活动是作为主体的教师和学生以教学语言、教学内容和教学设备等客体为中介进行交往以对道德规范达成共识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在德育过程中必须以平等为前提,遵守可理解性、真理性、正当性和真诚性四项有效性要求进行交往。  相似文献   

2.
作为大学生德育交往的境域之一,生活世界德育交往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大学生德育交往的生活世界取向强调德育交往的实践性,反对把知识世界与生活世界割裂开来,把握其基本涵义、意义、特点和要求对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一实践型德育交往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交往:架起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桥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高校德育新模式——交往德育模式。交往德育模式要处理好与三个世界的关系。交往德育模式要避免出现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小学阶段是学生同伴关系建立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同伴交往方式与态度往往左右着学生品德的形成。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生同伴交往"功利化"日益明显。文章从交往意识、交往方式、交往行为、交往目的这四个维度进行分析,洞察学生同伴交往背后的德育价值,并对如何提高学生同伴交往的道德意义提出相关对策,期望与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共同切磋。  相似文献   

5.
师生交往是大学德育教学当中教师发挥德育影响的基本途径,没有师生间的交往和接触,就不存在教师对学生道德价值观的渗透。传统的品德课堂中,教师向学生传授固有的道德规范和道德价值观,学生对所学内容只能一睢命是从”,这既不相融于主体教育思想,也不符合素质教育的目的。新的品德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的学习过程必须是主动和建构的过程,要加强德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往.才能完成真正意义的品德内化,从而进一步完善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德育与交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德育在实现文化传递功能和对灵魂的铸造功能融合的过程中,应以关爱学生生命、关切学生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做到知识与情感的统一,以此培养学生的道德反思能力,促进反省性道德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培智学校高年级和职高年级中,普遍存在青春期异性同伴交往不当的现象,究其特点,突出表现为明显的孤独感、易受暗示自控能力差、极端异性接触三个方面。察其原因,主要表现为家长和教师对智力落后学生青春期问题的认识片面,社会传媒信息的影响,对智力落后学生生活的“过度保护”及低效的心理健康活动课。针对上述情况采取相应对策,提高智力落后学生对社会传媒信息的分辨能力;提高家长对智力落后学生青春期心理的认识,充分发挥家长示范的作用;提升专业队伍,开展行之有效的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从三方面帮助智力落后学生健康度过人生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8.
哈贝马斯构建的交往行为理论以达成主体间相互理解与一致为目标,强调主体间的对话与沟通,并把生活世界作为交往进行的预设背景.交往视域中的高校德育是高校教育者主体与受教育者主体之间以德育话语为媒介、通过平等自由对话、经由相互理解与解释而达成一致的交往行为.经由交往的新视域对高校德育进行的全新阐释,我们可以获得以下有益启示:尊重受教育者的话语权、贴近生活世界和重视交往成为高校德育超越当下困境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技术世界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交往方式,使人们的沟通更加快速便捷,但是都市独善其身的生活和交往方式也逐渐渗入到人们心中。人们似乎也习惯于都市人情的冷漠和功利化的交往模式。道德主体如何超越自身偏见和客观环境的束缚,自主查验生命所需的关怀和交往需要,消除人与自我、人与他人的道德情感隔阂与利益冲突。建构德育主体在与他人、自我及所处的环境中的有效互动与交往,旨在促进主体道德品质的提升及自身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交往是交往德育的基本媒介,交往在交往德育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作为建基于生活世界之开放而自由的主体间意义关系情境中的交往德育,也是在人的"生活世界"中进行的,渗透、潜积、蕴涵、牵涉于其中,超不出其畛域."生活世界"是交往德育的基地,是德育交往以致于人的觉解和品德生成之所.  相似文献   

11.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当前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以广东九所高校的1 032名高年级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创造力倾向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大学课堂教学及学生课外学习对其创造力倾向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年级本科生创造力倾向两极分化严重,创造力倾向总体达到优秀的比例仅为1.6%,55%的大学生创造力倾向总体处于一般及以下水平;课堂教学的两个因子中,教学内容对创造力倾向总体及冒险性和挑战性维度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而教学方式对创造力倾向总体及各维度影响不显著;课外学习的四个因子中,课外阅读、技能培训和社会实践对创造力倾向总体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并对冒险性和挑战性维度均有显著影响,而参加学术活动对创造力倾向总体的影响不显著,但对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根据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要求和道德养成过程的序列,有计划、有目的、有层次地安排和有针对性、不间断、有序地开展德育工作,以求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正>由于历史原因,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德育处于工具理性的控制之下,存在被定位为政治教育的泛政治化、被定位为理想教育的过度理想化、被定位为知性教育的知识化等倾向,无视受教育者的需要、权利、  相似文献   

14.
"两课"教育是"三观"教育。"三观"的形成贯穿于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两课"教育交往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还应体现在课外。"两课"课外教育交往包括"两课"教师与学生的教育交往和学生工作队伍老师与学生的教育交往。为了更好地开展"两课"课外教育交往,必须在教学管理环节上进行适当的改革。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认知模式德育课堂交往源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其基本特点一是认为行为决定于过去的学习经验,比较忽视当时的情境等细节,忽视个体对当时情境的情绪反应和主观感受对行为的影响。二是重灌输,轻启发。三是关注外在德育行为的解释和理解。四是课堂德育交往的评价机制单一,注重学生对德育知识的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16.
哈贝马斯在他的交往行为理论中指出,交往行为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以言语为媒介,通过对话,达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一致。当前中小学德育低效,已是不争的事实。德育过程中人与人之间扭曲的相互作用,从根本上导致了人与人之间难以相互理解和达成一致。  相似文献   

17.
试论高校德育的功利化倾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德育功利化倾向,是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德育中需要引起关注的问题。它不仅表现为德育目标的社会本位论,也表现在德育内容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上,还体现在德育方式方法的主客体颠倒及形式化方面。要消除高校德育功利化倾向,需要从以上各个方面做出努力,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本质是反映事物特性或特殊矛盾的范畴,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德育的本质,就是构成德育这一事物的多种要素及其内在联系,以及它所包含的各种特殊矛盾及其运动。交往德育的本质表现为一种生存联系及生命运动,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又表现为一定的价值取向,在此即是师生(主体)的需要与满足其需要的外界物(客体)之间的一种觉解关系。  相似文献   

19.
实施素质教育既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老师在一切活动之前必须先制订活动目标,并且有意识地要求学生朝这一目标努力,在其活动中明辨是非,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校内师生间、学生间的交往,同样也存在着德育功能。老师要把握好双重角色的转换,把握好非组织群体的方向,以较佳的交往促进教育,用交往来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  相似文献   

20.
“交往”成为德育研究的新热点,既取决于德育发展的时代需要,又有赖于交往理论所蕴涵的人性思想。交往德育克服传统德育弊端,实现德育理念的更新,反映时代哲学,体现出对人性和人的生命意义的关怀,找回失落的道德自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