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扩招后首批毕业生即将“新鲜出炉”。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许多毕业生都面临着一个困惑而痛苦的抉择过程,同时也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解决扩招后高校毕业生就业走出窘境问题,应从参与主体适应变化、调整角色入手。政府完善就业市场,积极引导;用人单位树立理性务实的用人观;高校切实做好毕业生的“营销”工作;大学生“自我降温”,走向务实。  相似文献   

2.
就业风向标     
全国取缔7200多户“黑职介”;各类人才市场网站达1660多个;十五行业心理健康大排名;服务业每年新增就业697万人;高校毕业生将实行就业见习制度。  相似文献   

3.
Z世代大学生“慢就业”现象是多元化就业价值取向的外在表现。高校专业教育与市场供需之间脱节、就业指导工作机制与大学生就业需求之间存在差距、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招聘岗位需求之间存在落差、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与激烈竞争环境之间存在错位是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从就业优先导向出发,高校要将专业教育、思政教育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全方位就业指导体系,提供坚实就业制度保障;搭建“互联网+”就业服务平台,提高就业服务实效;深化校企合作,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加强家校协同,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从而实现Z世代大学毕业生充分且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4.
部委信息     
《教育与职业》2007,(22):104-104
教育部发布通知:高校违规招生将上“黑名单”;教育部:中职学校不许用其他方式抵顶助学金;教育部通知:提高师生防范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教育部要求高校落实新资助政策畅通”绿色通道”;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联合发文:“乙肝”携带者就业不应受歧视  相似文献   

5.
资讯     
山西省8500名大学生“村官”奔赴新农村建设第一线;《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召开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今年我国赴美读硕士和博士的留学生增长了24%;江苏苏州高校就业工作联盟成立;重庆:未来3年所有区县都将建立大学生就业市场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就业难是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必然产物。从营销学角度分析,化解大学生就业难题需要大学生降低期望值;需要大学生借鉴“STP营销”理论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需要高校以市场为导向,生产满足社会需求的“产品”;需要开展“共生营销”,帮助大学生成功就业。  相似文献   

7.
浅谈诚信教育与我国高等教育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校开展诚信教育的主要途径包括重视“诚信养成”;改革考试(考核)办法;加强就业环节的诚信教育;坚持“以德治校”和“依法治校”相结合;构建高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诚信教育环境。诚信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诚信教育能为我国高等教育治理提供宽松的内外部环境;诚信教育与我国高等教育治理之间存在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高校应把毕业生就业改革作为突破口,加强同社会的联系,加强产学合作,开展第二专业培训;高校应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培养学生运用自身知识和技能平等参与就业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竞争力,勇于“推销”自己,以创业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9.
动态     
《教育与职业》2006,(28):103-103
新东方敲响股市钟俞敏洪成为“中国教师首富”;我国首批信用管理师将诞生;河北: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  相似文献   

10.
放眼     
国家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公告发布;成批高中生挤入留学大军 美国仍是中国学生首选;北京30余所高校试点学分制改革;南开大学试行“学士后”制度  相似文献   

11.
《世界教育信息》2007,(11):F0003-F0003
尊敬的贵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 “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www.myob.edu.cn以下简称“就业网”)是由教育部主办,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承办的大型公益性网站,其宗旨是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为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求职与就业,为广大用人单位招聘高校毕业生提供优质免费服务。  相似文献   

12.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腹背受敌”“前后夹击”的严峻形势。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持续增长并将继续保持增长若干年,另一方面,国内外环境变化带来了许多新的困难和挑战。但是与此同时,高校就业工作仍然延续的是一二十年前的工作范式,呈现出“条块化”“点状化”“碎片化”“功利化”等明显特点,在新的就业形势下“左支右绌”“力不从心”,疲于应付。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仅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更需要推动高校的就业工作范式转变,要树立“大就业”的工作理念,在体制机制上推动就业工作“体系化”,建设全员、全程、全方位的高校就业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13.
高校毕业生就业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国务院《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促进毕业生就业工程”将作为今后六项重大工程之一。在200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两次提到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为此,当前切实加  相似文献   

14.
高校就业育人从育人目标来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从育人方式来看,以“三全育人”为牵引;从育人效果来看,以高质量充分就业为导向。文章聚焦就业育人概念及内涵,以全媒体环境为背景,分析当前就业育人工作存在主流话语解构、“信息茧房”效应加剧、价值认同离散等方面的挑战,提出要进一步深化就业育人理念、创新就业育人模式、挖掘就业育人内涵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以本科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应用分层线性模型和路径分析等方法,探讨“211”高校对毕业生就业起薪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211”高校、高校所在地、保留工资、就业地点和就业单位对就业起薪具有显著影响,“211”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起薪比其他高校毕业生高8.9%;第二,“211”高校、高校所在地、性别、家庭收入、收入期望和学习成绩对保留工资有显著影响,“211”高校毕业生的保留工资比其他高校毕业生高22.9%;第三,“211”高校对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起薪既有直接的影响,也通过影响保留工资间接地对就业起薪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动态     
《教育与职业》2006,(16):100-101
博士后就业调查:大半博士后不愿进企业;南开28名博士生被淘汰 研究生变“延久生”;六成人迫于就业压力 京籍大学生选择考研人数激增;教育部考试中心将推出中国书画等级考试;教育部高考咨询周开幕 1300多所高校网上答疑……  相似文献   

17.
消费的总需求引导生产的总供给,这是市场经济理想的运行状态,需求不旺就会抑制生产供给.经济学的有效需求理论虽然不能直接套用在高校就业工作上,但也可以给我们一种启示:高校就业队伍建设的“瓶颈”在于就业指导的需求不足.大学生就业与高校发展的利益关联度低,使得就业指导队伍的发展难以得到组织的关怀;高校就业指导政策“软着陆”,缺乏就业问责机制,使得就业指导队伍的建设缺少持续发展的行政引领.因此,必须从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战略高度理解并促进高校就业指导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8.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难点在于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还不够匹配,就业市场反馈高校招生培养的机制还不够灵敏。构建招生、培养、就业、校友“四环联动”工作机制,提升高校内部治理效能,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实现“入”与“出”“供”与“需”“内”与“外”的协同,是当前高校应对高质量就业困境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就业+思政”建设的必要性、高校就业工作的现状以及“就业+思政”融入高校工作的路径进行阐述,强化顶层设计、落实工作举措、创建精品项目,加快构建高校“就业+思政”工作体系,促进“就业+思政”与学生发展、学生需求、就业工作和学校特色相融合,建立完善“就业+思政”的育人新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为了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针对高校部分毕业生呈现出慢就业、缓就业、不就业的状况,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坚持党建引领,通过“思想破冰”决策共谋,“行动破局”发展共建,“机制破障”齐抓共管,“提质增效”效果共评,“内外兼修”成果共享,提升高校就业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