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意义] 针对现有社交媒体倦怠影响因素的探究中存在不一致和差异性的问题,使用定量分析方法对已发表的实证研究文献中的统计结果进行梳理总结和再统计。[方法/过程] 本研究从68篇实证研究文献中共提取出72组224个效应值进行研究,将社交媒体倦怠影响因素归纳为情境和本体两大因素,并提炼出平台类型、文化特征、社交媒体使用程度、用户性别及被试群体5个调节变量。使用元分析定量分析方法,通过异质性检验和次群体检验来探讨不同因素对社交媒体倦怠的影响,并检验调节变量对社交媒体倦怠影响的显著性。[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情境因素和本体因素均对社交媒体倦怠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两者对社交媒体心理倦怠的影响均强于对社交媒体行为倦怠,而情境因素与社交媒体倦怠之间呈现出更高的相关性。同时,本研究归纳识别的5类调节因素在本体因素与社交媒体倦怠之间具有一定的调节效应,而情境因素与社交媒体倦怠之间的关系仅受到被试群体的调节。  相似文献   

2.
3.
本文从社交媒体倦怠视角出发,以剧本杀为例,探讨青少年社交偏好发生转移的影响因素,从而深入去理解在社交媒体倦怠情绪之后用户的转移行为,探索智能媒体时代用户新的社交需求。基于扎根理论构建影响青年社交偏好发生改变的影响因素,通过探讨发现孤独感是影响社交媒体倦怠用户的社交偏好发生转移的主要因素,并且会加强用户在参与剧本杀所获得的补偿感和体验感,而体验感和补偿感又相互作用促使用户完成社交偏好的快速变化,使用户能够缓解社交媒体倦怠,找到新的社交需求并获得满足。剧本杀虽然以其新颖猎奇的体验成为当下大众缓解倦怠的选择,但其背后的漏洞与空白仍需要填补。  相似文献   

4.
微信是目前使用范围最广的社交媒体之一,随着大量的内容生产和信息创造,越来越多用户将微信视为日常社会交往的重要媒介之一.随着大量信息的涌入和输出,用户无法对自身与他人的信息进行全方位维护.因此,在处理和分享信息过程中,用户需花费更多精力来处理信息,甚至出现了从社交媒体中退缩的倾向.社交媒体倦怠成为社交媒体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5.
探究导致社交媒体用户产生倦怠情绪以及发生平台转移行为的因素,有助于社交媒体网络平台的健康快速发展.本研究以社交媒体用户倦怠情绪产生因素与平台转移行为为核心,以用户不持续使用QQ并转为使用微信的调研为切入点展开,基于扎根理论对25名社交媒体高频使用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将访谈数据经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和饱和度...  相似文献   

6.
7.
因果要素关联视域下社交媒体倦怠用户画像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意义]探究社交媒体倦怠的原因要素和结果要素标签,分析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扩展用户信息行为的理论研究范畴,为企业深入了解用户社交媒体倦怠发展态势提供指导。[方法/过程]基于信息生态理论,提取"信息人、信息、信息环境和信息技术"4个信息生态因子维度的社交媒体用户画像标签;根据用户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抽取用户画像情感和行为标签,构建社交媒体倦怠用户画像模型。[结果/结论]透过社交媒体用户消极使用和负面情感变化的典型社会现象,对用户画像模型进行整合分析与关系凝练,证明本研究社交媒体倦怠用户画像模型与S-S-O理论框架具有一致性,并根据实际进行理论上的拓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交媒体使用的泛化,用户新鲜感不再,社交媒体倦怠现象渐成规模。本研究以微信朋友圈为分析情境,通过扎根理论的方法对20名青年用户的朋友圈使用情况及感受进行了深度访谈,结合压力源—负担—结果框架建构了本文的理论模型。研究发现,环境限制变化带来的环境压力、多元角色碰撞带来的角色压力以及平台负面体验带来的情境压力使得青年用户产生社交媒体倦怠,这种倦怠主要表现为以无趣、厌倦、焦虑为主的负面情感。多重负累刺激下用户心理情绪受到影响难堪重压,不得不采取隐退行为来调节“自救”,个体特质在整个过程中起着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探究引起移动用户社交媒体倦怠行为的内在机理,有助于丰富信息行为理论,构建合理的移动社交媒体倦怠用户服务和管理体系。[方法/过程]文章分析移动社交媒体倦怠的原因要素和结果要素,构建移动社交媒体倦怠行为机理模型,在因素联动的数据标签映射下,基于数据驱动管理决策理念的PAGE理论范式内核,提出移动用户社交媒体倦怠管理与发展策略。[结果/结论]有效解析移动用户社交媒体倦怠现象的因果关系,构建的机理模型能够为用户信息行为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0.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性、不确定及其造成的工作生活方式的改变,易造成社交媒体倦怠。依据媒体同步性理论和个人-环境匹配理论构建理论模型,研究采用问卷法,考察了媒体同步性特征和疫情风险认知影响社交媒体倦怠的机理。研究发现,2020年3月底,个体社交媒体倦怠水平处于中低程度;媒体同步性特征中的并行特征显著负向预测、符号集和可重复处理性特征显著正向预测社交媒体倦怠;疫情严重性感知在符号集、可编排性与社交媒体倦怠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上述结果为完善公共卫生事件中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国家应急管理水平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探究引起用户移动社交媒体倦怠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分析原因要素和结果要素,厘清各级要素间的关联关系,为学术研究者和社交媒体运营商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方法/过程]基于扎根理论,结合线上问卷记录、一对一访谈、小组座谈以及线上社区问答4种方式收集资料,使用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对移动社交媒体倦怠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整合分析与关系梳理,对引起社交媒体倦怠行为的压力要素、状态要素和结果要素进行因子整合与关系凝练。[结果/结论]阐明移动社交媒体倦怠行为的影响因素与作用路径,发现本研究构建的社交媒体倦怠行为影响因素关联路径符合S-S-O理论范式,并能够通过S-S-O理论进行完美解释。  相似文献   

12.
情境重叠对用户的信息行为具有负面影响,但其是否会造成社交媒体倦怠,尚不知晓。为此,文章将社交媒体倦怠分为认知、控制、情感和行为意愿4个层面,并采用实验研究法,检验情境重叠与社交媒体倦怠间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情境重叠对感知社交过载、感知控制和倦怠情绪具有显著影响,是引起社交媒体倦怠认知、控制和情感层面的原因,但不是引起用户行为层面出现退缩的原因。相反,情境重叠能够维系社交媒体用户的使用黏性、持续使用意愿。这引发了一个有趣现象,在社交媒体情境重叠下,用户的认知、控制、情感与行为意愿并不一致,存在“断裂”。  相似文献   

13.
14.
基于参与式社交媒体信息档案化管理的研究旨在在数字与社会转型背景下对档案社会化进行理论探索与提炼。本文以案例研究与理论构建法对现有社交媒体信息档案化管理实践从不同的社会化拓展广度和深度予以梳理和分析,剖析档案社会化在对象、主体、方式、场景、结果维度下的具体内涵及其形态。提出对档案社会化的理解与应用应当:推进档案化融合态势以把握档案社会化本质、夯实数字化构建基础,以巩固档案社会化设施、加强资源化建设导向,以延展档案社会化维度、立足档案世界发展,以持续档案社会化认知。  相似文献   

15.
PC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重新定义了社交,网络超越真实人际关系成为社交的核心,在熟人社交的真实社交之外,产生了足以和真实社交圈相抗衡的基于陌生人社交的虚拟社交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再一次变革了社交关系,移动新媒体上各式各样的社会化媒体使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和远在千里之外的陌生人构成联系。一种沟通熟人和陌生人社交圈的弱关系社交流行开来。  相似文献   

16.
李烨辉  霍丽丽 《传媒》2022,(10):47-49
在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的进程中,社会化传播成为主流媒体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本文以人民日报为例,在生产、传播、运营方面对其展开社交化传播策略分析,发现其基于社交化思维逻辑,通过生产优质、形式新颖的内容激发用户参与的社交动力,并根据差异化传播发挥用户渠道效用,全面布局社交化运营体系。随着媒介深度转型和用户社交需求的提升,主流媒体需顺应形势,切实提高社交化传播水平,做好时代的引领者。  相似文献   

17.
网络社交活动逐渐改变着人们获取信息以及消费信息的行为习惯,网络社交时代广告生存的媒介环境以及传播渠道正在发生改变,社会化媒体的不断发展正在影响着广告产业的生存格局。广告传播的媒介环境、广告内容以及传播方式等方面都逐渐表现出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广告开始回归人性化的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社交媒体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得以发展和应用,人们通过社交媒体这一自由的交流平台相互沟通,促进了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本论文根据社交媒体的发展趋势以及社交媒体与档案的相互关系,深入分析了在当今档案社会化发展趋势下,需要运用社交媒体的发展加强档案建设,提出了促进社交媒体与档案社会化资源建设方面的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在校大学生为样本,对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动机与依赖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利用社交媒体主要是获取最新资讯、了解朋友动态和浏览图片、看视频、听音乐。随着大学生接触社交媒体的时间增长,他们对社交媒体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女生对社交媒体的依赖程度大于男生;大二学生对社交媒体的依赖程度大于大三学生;城市学生对社交媒体的依赖程度大于农村学生。  相似文献   

20.
社交媒体的崛起放大了人际交往中的情感因素,平台上的人际交往在原本信息交互的基础上还融汇了关系和情感交流。而传统媒介素养中的信息处理能力不足以应对这一革新,对用户个体、圈层内部和圈层之间的媒介使用交流提出挑战。情感素养的概念内涵由此凸显分化出来,并逐渐得到重视,其有效提升和教育培养急需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