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各类资源不断下沉到乡村,理解社会资本如何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作用对提升乡村社会治理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田野调查发现,奎塘畈村具有一定的社会资本存量,乡村社会治理也有初步的成效,一系列措施使其在乡村治理的摸索中看似逐步走上正轨,实际上其治理成效与付出并不成正比,存在村民参与网络不健全、规范资本...  相似文献   

2.
乡村治理,除了是构成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部分,同时也代表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着极大影响,是促进农村现代化不可缺少的条件.乡村治理,其核心在于治理有效,深入完善乡村治理体制,搭建现代乡村治理新体系,让自治、法治与德治可以在基层中得到契合.乡村治理不仅要对乡村治理制度进行完善,同时也要不断落实治理能力现代...  相似文献   

3.
农民积极的参与意识是完善乡村治理的重要前提,其有序的政治参与行为是提升乡村治理绩效的关键,其政治参与水平的提高是乡村治理民主化的标志。为此,必须培育新型政治文化,创新农民政治参与渠道,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农民政治参与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4.
村民自治制度实施以来,乡村精英治理模式在我国农村社会治理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促进了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但是目前,随着城镇化的推进,精英治理还潜存着一些弊端,这些弊端若不加以重视将严重影响我国农村社会的和谐与村级民主化的进程。因此,只有对精英治理模式进行全面透彻的认识,并对其可能产生的弊端全力克服,才能促使乡村精英治理与村民自治完美融合,从而建设更加和谐民主的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贤文化作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为乡村治理凝聚情感力量、构建文明秩序和塑造文明乡风的价值功能。但在当前激活乡村治理中,乡贤文化面临着承载空间日益萎缩、传承主体弱化和乡村传统精神淡化等现实困境。需要进一步整合乡土资源,传承好乡贤文化精神,优化治理空间,为乡贤回流提供平台,并发挥好德治力量,重新构建乡土秩序。  相似文献   

6.
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础单元,社区治理水平直接反映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程度.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出发,对社区治理的现实障碍和创新路径进行了多元立体式探讨.通过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脉络梳理,未来的研究应加强比较研究、多学科创新研究,并注重学术互动和争鸣,使社区治理学术研究更加丰富,进一步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出现了变化,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加强了对农村治理法治化的重视程度,农民对于民主、公平、正义以及法治的要求不断提升。我国在农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乡村社会治理法治化的诉求也在持续高涨,但是农村已然成了社会治理法治化的空白区域以及难点地区。为此,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农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社会治理法治化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希望能够为乡村社会治理法治化建设提供指导,推动农村的发展,实现农村和谐社会目标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叶娟丽  徐琴 《江汉学术》2021,40(6):75-85
作为传统乡村治理重要力量的宗族,在朝代更迭中虽几近瓦解,但改革开放后,又在南方部分农村地区重新活跃起来.根据约瑟夫?奈的软力量理论,与依靠强制的硬力量不同的是,软力量的核心是来自于文化、规范和价值观等抽象资源所具有的吸引力,而这正是共同体的内在价值.乡村宗族通过提供生存和发展资源、维系稳定与秩序、塑造自我归属感等方式满...  相似文献   

9.
实现基层社会"治理有效",不仅是新时代党和国家"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的制度设计要求,也是回应城乡社会各种诉求的政策实施目标.基于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70年来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研究的内容分析,可以发现:既有研究呈现出从宏观的理论建构到微观的个案分析、从内涵解释到多维度拓展、从抽象化主题论述到具体化逻辑演进...  相似文献   

10.
乡村治理长期倚重于技术治理及制度约束的刚性治理手段,而忽略了情感治理的价值。在国家全力推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乡村嵌入情感维度弥合治理空隙成为可行路径。乡村治理过程中存在情感的异化及疏离性偏离,有别于情感治理所追求的反映公共精神的正向情感,影响治理效能,需要通过治理模式的转型、治理方式的更新、治理氛围的营造及治理保障力度的强化实现情感的矫正,建设“有温度”的乡村,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文化自信是十八大以来我党提出的对理论与现实都产生重大意义的战略思想。我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于中国共产党本身的思想文化和历史实践活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审时度势地提出了文化自信战略思想。党的文化自信战略思想是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成的完整的思想体系。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战略思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治理视域下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借助治理理论论证了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之为可能,并对其历史演进、基本构成及社会地位作了学术梳理。社会力量于全民健身开展具有推动作用,但仍存政策法规不够完备,体育社会组织活性不足及企业、机构和个人介入渠道受阻等问题,对其攻克需注重治理理论内涵深探,促成主体协同互构;政府放权且向社会授权,倡导政社分开理念;激发体育社会组织活力,扶持基层组织成长;政企联合扩大PPP模式,搭建专业智库平台;确保全民健身平等共治,鼓励各界人士参与。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基于十九大报告文本,阐释了建设体育强国背景发展全民健身事业的价值,分析当下全民健身活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群众体育场地设施供给不足、城乡及区域体育发展不平衡、不同年龄层健身情况不均衡等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创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统筹城乡区域体育协调发展以及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向广度和深度拓展等措施,科学配置公共体育资源,让体育发展的成果惠及全民。  相似文献   

14.
十六大以来,中国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的一条主线是"多予、少取、放活"。目前,农村税费改革已取得了阶段性的巨大成功,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正向农村地区倾斜,"三农"问题初步得到了缓解,我国在总体上进入到了"后农业税时代"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新的发展阶段。下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难点是,逐步消除城乡二元体制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所造成的瓶颈制约,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性障碍;最大的突破口选择是加快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进一步做好"放活"这篇大文章,充分发挥9亿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和作用,激发农民自我发展和自我积累的巨大潜能,不断提高和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内部活力。这是我国在本世纪头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高职马克思主义学院担负着思政教育阵地和思潮引领的重任.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高校思政教育,十九大后,党和国家对马院建设的高度重视,高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出现了思政教育阵地作用和指导地位趋于增强、联网体系更更加紧密等新态势,获得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高职马克思主义学院应当坚持符合标准的规范要求,借鉴经验,特色创新,协同合作,使高职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好地完成艰巨而又光荣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6.
我们党历来重视高校立德树人工作,改革开放以来,建立了较为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进一步重视和加强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形成了高校立德树人新格局。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要创新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必须要学懂弄通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创新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展示新气象、树立新目标、力求新作为。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一方面探讨我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一方面,主要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前期准备、提出以及发展深化等方面探讨十六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探索历程,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对高等教育产生的影响日渐深入,理论界掀起了研究高校治理结构的热潮。这些研究探讨了高校治理结构的概念,国外大学治理状况以及改革、调整、优化甚至重构我国高校治理结构的建议等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