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王芳 《出版广角》2022,(6):77-80
随着现代数字科技的飞速发展,具有“亲数字”媒体特征的电子音像出版以多元的内容形式、产品形态和传播渠道,成为推动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传承、传播与发展的有效媒介。我国布依族传统文化的电子音像出版物在出版形式、产品形态、传播途径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创新空间。就布依族地区的发展现状而言,电子音像出版与地方文化旅游产业的有...  相似文献   

2.
在技术联结之下,农村文化礼堂的数字化传播现实路径具有纵深和横向双重特征,并面临着基建、人才、内容和数字鸿沟等发展困境。农村文化礼堂数字化发展策略可以从四个方面展开:首先是乡村数字基础设施以及数字治理体系建设,这是发展基础;其次是体验数字化,通过数字技术搭建互联网虚拟礼堂和元宇宙沉浸式数字礼堂空间,这是外在表征;再次是服务数字化,完善数字公共文化资源供给,规范乡村“互联网+”经济,推动智慧乡村政务体系以及打造数字文化地标,这是功能效用;最后是通过农村文化礼堂数字化推动数字乡村建设、促进乡村多元振兴,这是内在核心。  相似文献   

3.
以虚拟现实技术为标志的数字媒体的“拟像”传播呈现出广谱性特征,构建了全新的视觉公共性图像形态。虚拟性与“拟像”是一个问题的两个层面,也是媒介建构的出发点,人与媒介互动过程中内在地规定了虚拟性特征。数字媒体的迭代发展,创造出了新的“拟像”形态,推动了媒介视觉传播的全面“拟像化”,反映了工业文明生产的广谱性“图像生产机制”。数字媒体的“拟像”传播使文字、图像、视频具有了互文性特质,实现了不同文本整合传播机制。数字媒体语境下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构建了沉浸式和交互性“拟像”传播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4.
谭峰  邵振业 《青年记者》2017,(32):45-46
以大数据为代表的高新科技,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现代媒介行业的构造形态.数字对象唯一标志符(D0I)是“云计算”平台上电子文献样本存储系统及按需服务的最佳应用技术之一.科技期刊属于社会信息交流或进行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在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型,指引科技向正确方向发展,开拓人类创造性思维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大数据趋势下的科技期刊群的品牌发展渐受人们重视,创建并发展精品品牌科技期刊势在必行.大数据形势下“云传播”对提高科技期刊质量及品牌影响力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优化了科技期刊信息传播的价值形式,实现了信息采集与分析智能化、改造出版流程、提供个性化服务等,从而提升了科技期刊的质量与品牌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陶琳 《新闻世界》2014,(3):132-133
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着广告创意表现由单一、静态化向互动化、精准化方向发展,广告正在实现创意、传播和营销“三位一体化”。本文分析了数字空间中广告创意表现的新特征,并从表现形式、内容结构、广告文体、风格以及技术等方面探讨数字空间下广告创意表现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移动互联环境下,用户的数字阅读行为日益普遍,沉浸式互动体验传播也因此有了新的用武之地.沉浸式体验理论和沉浸式传播理论为沉浸式互动体验传播在数字阅读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沉浸式互动体验传播可以提升读者的阅读审美体验,增大读者对数字阅读产品的接受程度,强化作品的教育引导功能.然而,沉浸式传播技术的更新、传播形态与作品内容的契合、对读者阅读心理的满足才能保障数字阅读产业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生活场景转移至数字空间,个体感知方式由现实“接入式”感知转向数字“介入式”感知,作为网络节点的行动者身份被凸显。行动者持续性、规模化地转译与再生了全新的乡村视听文化,一种带着预设观看结构的技术制式成为延伸人类感知的基底,个体的感知在数字空间中不断地介入、生成与再造。传播构成了整个社会形态的基本要素,中介与形塑了受众感知,最终搭建了一种新感知生态。  相似文献   

8.
崔保峰 《传媒》2024,(4):71-74
元宇宙技术催生出的基于虚实融生的“混合现实”空间形态,打破了现实与虚拟的边界,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具身空间沉浸传播、场景空间聚合传播、“超社会”空间社交传播等传播途径实现了全新的视觉译解路径,大幅提升了传播效能。但元宇宙空间下消费主义对传统文化内在价值的消解、视觉沉浸中的“身份与入口”边界伦理、视觉传播中的数字安全挑战等风险因素需要被重视。数字化生存时代,处理好技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技术与人的关系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9.
刘梦轩 《东南传播》2024,(2):102-104
文旅融合发展趋势下,优秀民族文化传承与传播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实现“破圈”,以建立乡村旅游品牌DNA和实现文化创新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以贵州“村超”为研究案例,解读民族文化在“村超”空间媒介中的传播特征和效果,总结民族文化传播的创新策略,以掌握文化可持续发展和现代传播的方法。本研究可为其他地区文旅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尤其对于乡村振兴、文化传播和共同体建设等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5G、脑机接口、裸眼3D和R系列等新兴媒介技术的共同建构下,一个能够全面激发空间资源活力,深度融合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并延伸时空的元宇宙,为数字阅读搭建了“三度空间”“三重勾连”的超级场景。每个读者都可以具身在元宇宙数字阅读空间里进行内容体验、符号编辑和仪式互动。在“技术—空间—身体”的框架下,元宇宙推动着数字阅读从读者导向转入空间导向,“身体在场”的全感官阅读体验拉近了读者与地理位置及社会的距离。读者在元宇宙数字阅读空间里以多重身份参与仪式互动,仪式象征的空间边界不断被拓展,共情共感的互动仪式链将读者以共同体形式聚集到一起,实现仪式效力和文化增值。  相似文献   

11.
宋慧  王红缨 《视听》2024,(1):130-133
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短视频以丰富多样的视听语言展现了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为乡村文化传播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现实问题。在技术的赋能下,“三农”短视频促进多元主体参与乡村文化传播,丰富乡村文化的传播内容,推动乡村文化的互动式传播。与此同时,“三农”短视频存在着创作主体素养参差不齐、内容创新水平不足等问题,影响乡村文化的传播效果。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三农”短视频应从提高创作主体专业素养、提升内容创新水平等路径入手,提升乡村文化传播效能,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相似文献   

12.
许博 《传媒》2022,(22):91-93
媒介场域深刻影响着戏曲艺术传播的结构、形态与特征。戏曲传播的发展历经了从地域空间向大众媒介场域、网络社交场域、智能虚拟场域的三度迁移,并呈现出“身体技术化”“受众社群化”“结构与权力去中心化”的三大特征。梳理戏曲传播的场域变迁历程并掌握其核心特征,有助于把握不同媒介生态下戏曲艺术高质量传播的路径与方法,以更好地实现戏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德国哲学家、传播学学者哈贝马斯于20世纪对“公共空间”的论述,在人类社会演进与媒介技术发展的实践中被不断“扬弃”,在不同媒介形态下都产生了显著影响与共鸣。21世纪,在以人工智能算法技术为核心的公共空间中,算法作为新型传播格局的主导者,在无形之中引导公众意识,影响公共空间合议,冲击传统大众传播媒介构建的传播格局,对宣传工作者提出了构建以算法推荐为核心的“新型宣传体系”即“党管算法”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4.
数字空间中的权力关系在如今技术加持下逐渐被隐藏,资本对于数字劳动的剥削也由此变得更加隐秘。新媒体时代下,技术与资本、媒介“合谋”形成了数字空间,该空间内以技术为底座具有高稳定性,媒介平台逐渐演变成权力的导管,不断输送着对个体的绝对指令。在这里存在的劳动交换活动,也进一步推动着资本不断进化成数字资本形态。企微平台便是该时代背景下的媒介产物,它将权力触及每位数字劳工。在这种状态下,“自由”成了例外,剥削成为常态。全液态化的监视将劳动剥削渗透至数字劳工私下的时间与空间中,甚至改变了其对于自身劳动价值的判断。但资本逐利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动力所在,辩证地看待当下资本与劳工之间的关系,以促进资本在市场良性运转中发挥正向作用也是看待当下数字劳动发展不可缺少的社会视角。  相似文献   

15.
“三农”数字出版物是加快现代农业技术传播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举措。本文深入分析了“三农”数字出版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的内在逻辑以及当前“三农”数字出版助力乡村振兴存在的困难与挑战,并从健全服务“三农”数字出版的保障机制、加强贴近“三农”需求的优质出版供给、夯实保障“三农”数字出版的人才支撑等角度提出“三农”数字出版助力乡村振兴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6.
张哲 《档案管理》2023,(2):100-101+104
本文基于“元宇宙”情境,分析了在此背景下民间艺术档案叙事策略在叙事理念、叙事逻辑、叙事维度、叙事体验的优化机遇,从技术、资源、逻辑三个方面建立了民间艺术档案叙事策略的优化架构,并从叙事逻辑、叙事起点、叙事维度、叙事引导、叙事体验等五个方面探讨应用路径,以期通过新一代的数字技术促进民间艺术档案资源的叙事性开发利用,从而更好的展现出民间艺术独特的艺术审美和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7.
随媒介技术的不断更迭与演进,媒介传播技术的变迁为“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与发展空间.以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网络技术、博客、IPTV技术、微博等新媒体传播形态层出不穷,加速了社会结构调整与转型的步伐.尤其是微博的异军突起,建构了—个以“碎片之链”为新形态的“微传播时代”.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新媒体改变了以前图书馆用户单个存在的形态,随着网络和用户之间界限的淡化.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而聚合,使图书馆与用户的关系得到了加强。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环境下,现代广告的传播模式与生存形态将发生巨大变革。在大众娱乐时代,数字技术和网络传播为广告的娱乐化生存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本文在分析新媒体时代广告娱乐化生存形态的原因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广告娱乐化生存形态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传统媒体向数字新媒体迁移的“跨媒介性”叙事问题,成为媒介融合语境下电视媒体跨媒介叙事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电视沉浸综艺节目《诗画中国》的跨媒介叙事文本类型、叙事模式及受众/用户叙事沉浸体验的具体表征与叙事模式。研究发现,电视沉浸综艺节目的“回旋跨层”叙事模式与具有无限衍义“开放—自生式”的数字叙事模式影响着媒介融合文化的表达与建构。在由“模拟”到“数字”的“跨媒介”过程中,从文本到叙事,再到文化属性与传播形态,原有的传统媒体文本特质被改写。跨媒介叙事不仅革新了电视媒体的视听传播范式,还催生了新的“个体叙事—社会认同”的数字意义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