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论是政府行为占主导的政府至上理论,还是将政府既定为外生变量的市场万能论,都不是促进城市化发展的最佳机制。因此,正确评价政府行为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为城市化进一步发展中政府行为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借助灰色关联度这个数理分析工具,分析了政府行为相关指标与安徽省城市化发展水平之间的关联程度,并对此进行了排序,发现城市化发展与政府社会性行为关系极为密切,与政府维护性行为关系相对密切,而与经济性行为关系关联程度最次。这样,一方面为安徽省城市化进程中政府行为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间接勾画出城市化发展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图,即政府与市场相互合作、相互博弈,以达到“双赢”。  相似文献   

2.
城市房屋拆迁已成为当今社会一个敏感而又普遍的社会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广为社会所嘱日,而政府行政权力的强制介入拆迁是激化拆迁矛盾酿成双方冲突的主要原因和导火索。本文尝试在理论上用公共利益这一评判标准将拆迁领域一分为二,在因公共利益而为的拆迁领域容许政府行政权力介入规范;非为公共利益则排除政府强制介入的权力。这一双轨制的解决方案或对这一社会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关于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些社会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实施的关键时期。中国的城市化成功与否直接影响中国经济的顺利发展。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区域差距、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很多地方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发展速度太快。文化来不及同时发生变化。会导致政治社会的失调和动乱;城市中出现大量贫困人口,给政府带来很大的压力;惧怕城市化的心理和政府在城市建制上的行政性的级别划分法,是导致城市化滞后的原因之一。一些地方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失当行为;单位制的解体,使原有的社会控制瓦解。急需强化新的社会控制。这些问题是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逐步地解决。对此我们要有信心。  相似文献   

4.
转型背景下城市治理与安全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转型引发的社会结构分化与利益格局调整对城市治理和安全产生了很深的影响.政治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使城市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面对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不断出现的安全挑战,城市政府在安全领域的职能发挥变得至关重要.为了实现城市的良性治理与安全稳定,城市政府需要以与时俱进的认识与理念在政策、规划及行政管理中践行科学有效的城市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旨在增加农民收入及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土地改革可能会使城市里日益增长的危机更加恶化。如果城市的法制和社会改革步伐跟不上,日益庞大的穷人阶层和少数特权阶层——政府官员和商界及社会精英的牢固联盟之间的冲突将会激化,并将产生类似于拉美国家的许多社会和政治灾难。  相似文献   

6.
预防社会冲突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行政行为,本文以行政生态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具体案例深入剖析了造成当前社会冲突的生态要素,如阶层利益多元化、政府公信力下降、政治参与渠道不足等,探究了地方政府预防社会冲突的对策,以期能对政府能力的提高、社会稳定及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房屋拆迁引发的问题逐渐引起人们关注。引发冲突与纠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拆迁过程中的各方利益分配不均衡和国家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是导致城市拆迁过程中问题多发的重要因素。为了更好的发展经济和维护社会的稳定,政府要处理好在城市化进程中各方的利益分配问题,保障民众安居乐业,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为此,政府要对公共利益进行正确的界定,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减少城市拆迁纠纷事件的发生,实现利益的均衡分配和维护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流动人口政策经历了逐步放开农民进城、要求公平对待流动人口、全面推进市民化三个阶段。由于城乡二元分割,"乡-城流动人口"和"城-城流动人口"在融入城市社会的时候面临巨大的阻力。流动人口在城市是留下、离开还是等待,不仅受流动人口自身特征的影响,而且也受流入地政府主体、市场主体以及当地民众社会包容度的影响。具体而言,户籍制度、收入水平、婚姻状况、在城市的居留时间、社会生活习惯与行为模式都会成为影响流动人口居留的关键因素。流动人口城市化治理的进程要经过户籍的城市化、身份的城市化和文化理念的城市化。为此,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政府、市场、社会以及公众等多元治理主体应同向发力,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大力提升流动人口的职业技能和收入水平;重视发挥社会组织的纽带作用;持续增强公众参与和社会互动,以促进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  相似文献   

9.
外部性产生了产业集聚的主要向心力,技术外部性和货币外部性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原因,又是产业集群的重要结果,外部性、产业集群从聚集生产要素与产业方面共同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产业集群为城市化集聚生产要素与产业,通过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和推动城市化进程;而城市化给产业集群带来巨大的社会需求,为产业集群带来不断的要素与产业转移。可以说,城市化的本质是产业集聚,城市化的发展主要是产业集群的发展。只有将产业集群纳入城市发展的总体框架,在空间上围绕城市或城区而展开,才能更有效地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更多地以近域推进的方式加快城市的发育和城市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许多因城市发展而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新市民,他们拥有城市的户籍和住房,不同于农民工和其他流动人口,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他们从农民变成城市居民,在融入城市社会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障碍,需要政府创新和加强城市服务管理,帮助新市民群体顺利融入城市社会,实现人的城市化,提高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政府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城市政府形象是城市政府有效运行的重要资源。在进行形象建设的过程中,城市政府应加强与社会公众沟通与互动,杜绝形象工程,加强形象传播,强化危机管理。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流动商贩的管理问题越来越突出。流动商贩的存在为市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但是也对市容、交通等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城管执法人员与流动商贩之间经常会出现"躲猫猫"的游戏,暴力冲突、流血伤亡事件时有发生。本文分析了流动商贩和城管之间冲突的原因,探讨了对流动商贩的管理办法,以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顺利进行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政府在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的任何行为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社会的资源配置和利益整合。基于政治社会学的视角而言,政府职能的革新不仅是行政问题,更是重要的社会政治问题。面对当代社会快速转型的基本国情,政府必须强化责任意识、规范自身行为、凸显预见功能。政府职能的有效转变可以提升化解社会矛盾和维持政治稳定的能力,从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4.
论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的“三德”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农民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价值取向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由农村向城市过渡的转型时期,其“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表现出明显的矛盾性、复杂性与不适应性,导致角色错位与冲突,造成诸多社会问题的频繁发生,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加强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三德”教育是城市化进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而艰巨的难题,更是公民道德建设所面临的新任务。  相似文献   

15.
资源配置制度的建设对于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科学、可行的资源配置制度将提升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分层;可缩小地区差距;使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与农村的现代化很好地契合。在资源配置制度完善的过程中,政府应该明确城市化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同时科学界定政府的权力边界。  相似文献   

16.
农村经济文化状况、市场经济的发展、村民自治、县乡关系、城市化进程等因素所构成的农村社会环境,形成现实乡镇行政环境基本特质,对乡镇行政系统有着直接的、决定性的作用。根据农村社会环境的客观要求,乡镇政府应长期存在并以供给公共产品为基本职能,合理设定政府规模,提高行政效益。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进程是具有发展方向可预期性的群众性运动,群众的福利追求行为是城市化进程不断演进的动力所在。城市化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居民福利水平,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不同城市化道路选择为社会成员提供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环境资源不尽相同,这是导致居民福利水平差异的根源。反思新中国建国60余年的城市化历程,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若干突出矛盾和问题,只有走可持续发展城市化道路,建设相匹配的制度支撑体系,重构"城市-农村"系统,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居民福利水平,更好更快地推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拥有完善而先进的教育设施、发达而全面的教育体系,尤其是具备一流水准的高等教育是构成城市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之一,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城市化进程相协调,可谓是人们追求的理想目标,因而高等教育在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突出体现出来,城市化进程中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制定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转型期,伴随城市化进程出现的农村留守儿童是社会的一个弱势群体,其社会化的过程经历了更多的矛盾与冲突,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需求问题解决的路径,可以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20.
西部地区人文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决定西部开发是一个摸索创新的过程。西部城市化是西部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西部地方政府必须确立宏观决策思维,充分认识自身在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规划着未来城市的面貌,决定着未来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方向,决定着城市管理体制的改革。在推进城市化同时,应始终把生态和谐原则放在首位,并可尝试在一些地方构建“生态无人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