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变”论是《文心雕龙》(以下简称《文心》理论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刘勰不但在《通变》篇集中阐发这一理论,而且将有关观点贯串于全书。要确切全面了解《文心》理论体系,不可不对“通变”论作认真的探讨。但是过去和现在的不少有关论著把“通变”解释成“继承与革新”;又有人把刘勰的“通变”论指为复古论。窃以为这两种说法有欠切当,值得再行斟酌,故特作此文,稍加辨析,请教方家。一欲辨“通变”之义,先探“通变”之源,即刘勰所谓“观氵兰以索原”。刘勰把《周易》尊为五经之首,在《文心》中频繁采其哲理以论文学。他的“通变”论也不例外,不少重要观点,本于《周易》。兹举证于下:  相似文献   

2.
《文心雕龙》书名是刘勰文学观点的集中体现,它强调的是精妙的艺术构思与精美的文学语言的有机结合,而《文选》的选文标准“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则是萧统文学观点的典型反映,其“沉思”之想与“文心”之思,“翰藻”之文与“雕龙”之采,名异而实同,都体现了他们注重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的文学观点。《文心》所论文体34种,《文选》39种,两书基本相同的文体选目近20种,其渊源有自,一目有然。  相似文献   

3.
出现在我国公元五、六世纪之交的《文心雕龙》(以下简称《文心》),是一部伟大的文艺理论批评和文章学巨著。它内容宏富,体大思精,征引浩博,弥纶群言。既卓立当时,又雄视后世。鲁迅先生将它与亚里士多德《诗学》并称。他说:“东则有刘彦和之《文心》,西则有亚里士多德之《诗学》,解析神质,包举洪纤,开源导流,为世楷式”。可见《文心》一书不仅在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既便在世界文学宝库里也堪称瑰宝,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4.
“风骨”是《文心》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范畴。本文在广泛参阅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文心》的理论体系,从艺术思维的角度对其“风骨论”提出一己之见。认为刘鑫的“骨”实指凝结在作品中的艺术思维所达到的一种表达效果或力量;由于刘勰的“杂文学”观念的作用,“骨”尤指艺术思维中的理性因素所达到的一种表达效果或力量。由此出发,文章还以新的视点探讨了刘勰风骨论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5.
著名学者王元化把《文心》的“道”、“太极”、“道心”、“神理”等理解为魏晋玄学的“本无”——主宰宇宙变化的“绝对精神”,是神秘不可知的;而且认为该书对“圣人”之心的作用作了“荒诞的夸大”,故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并存在体与用的矛盾。本文通过文本验证:《文心》之道是可以认识的,不应等同于玄学神秘虚无的“本无”,而且全书贯穿朴素唯物论思想,其“枢纽”论与全书各部分是统一的,可见不存体与用的矛盾。  相似文献   

6.
《语文“生态”课堂构建断想》用一个小小的教学片断,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生态”课堂构建的意义;《激发兴趣寓学于乐》展示的“双关”修辞教学课,见出语文知识同样可以教得趣味盎然。  相似文献   

7.
在《文心雕龙·序志篇》中 ,刘勰认为 :“夫文心者 ,言为文之用心也。”一方面将“文心”指向创作过程的起点即写作的本质 ,认为“文心”的生成与抒发是自然的 ;另一方面又将“文心”指向创作的终点即写作的目的 ,认为要发挥文章传统的政治伦理功用。当二者之间产生对立时 ,又主张“情与气谐”式的自然融合。  相似文献   

8.
论《文心雕龙》的体用之道李平《文心雕龙》的思想具有巨大的包融性,它对于各家学说中有利于说明文学问题的观点,都加以采纳。至于贯穿《文心》全书的主导思想,则不外儒道两家,以道为体,以儒为用,体用结合,这就是《文心》之道。儒道互补:体用之道的文化渊源《文心...  相似文献   

9.
对于《文心雕龙》的研究,开篇伊始就是书名释义的问题。何谓“文心”、“雕龙”,二者到底是什么关系,刘勰何以要把“文心”与“雕龙”连缀而为书名!由于可供参考的史料有限,一些研究者仅据《艾心雕龙·序志》篇来推导出各自的看法,诸如“文心”加“雕龙”,“文学的思维与雕刻的龙”,“以心写成的,象雕龙一样优美的文字”,等等。这些提法总有望文生义的附会之嫌。有的论者指出:“文心雕龙”不等于“文心”  相似文献   

10.
《文心雕龙》“文之枢纽”的逻辑结构杨东林刘勰的《文心雕龙》向被称之为“体大虑周”。就其体系之完整,结构之严谨而言,实为我国文论史上绝无仅有。在《序志》篇中,刘勰对自己论文的体系结构做了表白:盖《文心》之作也,本手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  相似文献   

11.
《宗经》篇不但是从形而上的大道走向形而下之器的一个重要的理论环节,是向《文心》后半部分开启的一个缺口.而且是后代艺术家之所以“富言”的“秽.更是拨文坛之反,返文学自律之正的理论宣言.  相似文献   

12.
千年一脉“过秦论”──读杜牧《阿房宫赋》断想高凤娟西汉初年的才于政治家贾谊,写了千古传颂的《过秦论》①,指陈秦王朝的过失,目的是为了给西汉统治者提供借鉴,所谓“前事之不忘,后之师也”。无独有偶,相隔千年以后的晚唐诗人杜牧,同样也写了一篇指陈秦王朝灭亡...  相似文献   

13.
以“深爱接”、“大重”及《金楼子》有“袭自《文心》”观之,昭明编纂《文选》或受到舍人的某些影响。然沈约“大重”《文心雕龙》,说明不了其在当时得到多大的关注;刘勰虽说被“深爱接”,然其远非昭明之最亲近者,“深”无以落到实处;《文选》与《文心雕龙》的诸多共同点,或在“历赏”之后,或人人均会如此,故不能不同。综合方方面面的情况看,《文选》深受《文心雕龙》影响之说,显然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14.
苏东坡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在“龙学”研究中,长期以来,见仁见智,面对《文心雕龙》这座巍巍“庐山”。有的看成文艺学巨著,有的看成文章学杰作。有的看成写作学瑰宝,都言之有理;而我认为,它又是一部古代阅读学的空前著作,想还它以另一副“真面目”。刘勰在《文心雕龙·序志》一篇开头,宣示了本书的总旨:“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  相似文献   

15.
五十、六十年代中学生思维多为单一型,高考作文的导向也如此,不是记,便是议。而近十年高考中的作文已在向散文化、杂文化方向发展,记、议、描、抒、说明五种表达方式可以运用在同一次作文考试中、同一篇高考作文里,其思维的活泼性、多向性正在打破传统的文体观念。如上海高考作文1989年《中学生生活的回顾和思考》,1990年的《时间啊,时间》,1988年上海市中学生快速作文比赛题之一《假如我是济公》即如此。这类题可统称为“断想题”。断想题的基本构架是“事→理”。审题的关键是一选“事”二想“理”,如何在“万花筒”式的纷繁复杂的生活素材中巧取有“闪光点”的东西为我所用。生活如流水,选材是“断流”(议论文也应“选材”,断想要有断想的起点、依据)。如《春节联欢晚会的断想》,“晚会”的节目片断乃至一句台词或解说词,只要精当即可,而“断想”则应大而深远,联系政治气候之某一因素,或联系生活哲理的某一点都可以。  相似文献   

16.
“风骨”是《文心》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范畴。本文在广泛参阅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文心》的理论体系,从艺术思维的角度对其“风骨论”提出一己之见。认为刘勰的“骨”实指凝结在作品中的艺术思维所达到的一种表达效果或力量;由于刘勰的“杂文学”观念的作用,“骨”尤指艺术思维中的理性因素所达到的一种表达效果或力量。由此出发,文章还以新的视点探讨了刘勰风骨论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7.
钱钟书先生曾经指出:“东海西海,南学北学,道术未裂。”在中西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背后,存在着普遍的“文心”与“主题”。《红楼梦》中的薛宝钗与《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有着惊人的相似:无论是性格为人,还是爱情处理,甚至是悲剧性结局。为此,本文将从“奴性”这个角度,对二人的性格异同进行简单的分析与探索。  相似文献   

18.
古人论文,喜用比喻。而在众多谈文的比喻中,以水为喻尤为常见,最著名的当推韩愈《答李翊书》中的论断:“水,气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气”在古代文论中虽然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但就其本质而言应该指学、识、才诸因素有机结合的“文心”,或曰知、情、意、思一体化的语文心智结构。韩愈以水喻气,当然是在以水喻文。  相似文献   

19.
李平等著《(文心雕龙)研究史论》2009年10月由黄山书社出版发行,该书系教育部人文社科“十五”规划项目成果。书中研究的明清及20世纪“龙学”家及其成果,均在《文心雕龙》(简称《文心》)研究史上做出贡献。杨慎、曹学俭、钟惺代表了明入《文心》研究的水平;清人纪昀的《文心雕龙》评点,堪称《文心》第一评;黄侃的《文心雕龙札记》,是现代“龙学”的奠基作;  相似文献   

20.
刘勰的《文心雕龙》已经传世一千四百多年了,可以说注家辈出,精论纷呈,读者遍宇内,寰海存知音。《文心雕龙》学已成为当今的“显学”,“文心”园地,充满无限生机。 《文心雕龙》从校注、译注到理论研究,在这段岁月悠悠的历程上,留有拓荒者的足迹、创业者的艰辛、后继者的功业。为了《文心雕龙》学的进一步发展,很多人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诸如各种辑注、索引、论文汇编等等。这都是具有不同功用的建设“文心学”的基础工程,都是嘉惠学子、泽被后人的。但人们也还盼望着能有一部《文心雕龙辞典》的出版。已故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秘书长牟世金先生十年前就呼吁我们该有一本“研究者所亟需的工具书”(《<文心雕龙)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