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纵观这几年的每个省市的高考试题,我们发现很多省市都把数列不等式作为压轴题出现,因为这类题目既需要证明不等武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又要结合数列本身的结构和特点,有  相似文献   

2.
数列不等式因其形式多样而长期成为高考和数学竞赛命题的热点.数列不等式的证明,既要遵循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又要结合数列自身的性质和结构特征.本文通过实例介绍证明数列不等式的一些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3.
数列不等式是近几年高考试题中的热点,特别是数列不等式的放缩技巧更使学生头痛。下面就这一难点谈谈怎样放缩通项,达到目标。  相似文献   

4.
过去在数学竞赛中,近几年在各地高考摸底考中出现这样一道题:  相似文献   

5.
蒋明斌 《新高考》2004,(1):39-41
递推数列与不等式相结合是近几年高考数列命题的一个新特点,本文将介绍这类问题的解法.  相似文献   

6.
(本讲适合高中) 数列与不等式都是数学竞赛中的重点内容,将两者结合起来的问题,我们称为数列不等式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在近年高考数学压轴题和模拟题中,有一类数列不等式的证明,它们通常与函数不等式lnx≤x一1(x〉0)或其变式有关,在此不等式或变式上通过恰当赋值和放缩来完成.本文在充分挖掘这个不等式的外延和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实例来揭示解决这类不等式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数列与不等式的交汇处命题时,我们常见以下2种类型的命题方式:(Ⅰ)在一定条件下证明a1+a2+a3…+an〈f(n);(Ⅱ)在一定条件下证明a1+a2+a3+…+an〉f(n)。  相似文献   

9.
数列解答题是高考命题的一类必考的难度较大的试题,其命题热点是与不等式交汇的、呈现递推关系的综合性试题.数列与不等式一结合,难度就增大了,灵活性就高了,本文重点叙述这类不等式证明的常见放缩技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数列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不等式问题的求解是中学数学的难点所在,它们都是中学数学与高等数学的衔接知识,两者结合产生的问题,具有抽象程度高,求解灵活性大的特点,对解题者的数学技能及创新意识的考查具有独到之处.尤其是近几年要求在知识的交汇点和衔接点处进行命题,那么数列和不等式综合的可能性尤为突出,更具有明显的导向性,理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证明形如a1 a2 … an≥f(n)的不等式,通常是用数学归纳法,但若将f(n)看做是一个数列{bn}的前n项和,则可通过证明an≥bn进而证明a1 a2 … an≥b1 b2 … bn=f(n)成立.  相似文献   

12.
证明与数列有关的不等式,是学习的难点,也是近年高考数学的重点.本文结合高考试题来说明这类问题如何寻找突破口,望能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我们不难发现很多省市都把数列不等式的证明作为压轴题.由于这类考题将数列与不等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因而它的证明既需要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又要结合数列本身的结构特点,有着较强的技巧性,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具有很高的区分度.本文结合近几年的一些高考试题谈谈数列不等式的证明方法.  相似文献   

14.
题目等差数列{an}和等比数列{bn}中,各项为正数且是递增的,a1=b1,a2=b2,求证:当n>2时,an<bn。  相似文献   

15.
数列不等式的证明是学生解题的一大难点.放缩法和数列单调性法是破解这类问题最常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数列不等式的证明历来是高考数学命题的热点与重点,并且往往出现在压轴题的位置上,扮演着调整试卷区分度的角色.而数列不等式与自然数有关,因此“数学归纳法”成为数列不等式证明的首选方法.那么,除了强化用“数学归纳法”证题外,还有没有别的策略呢?笔者总结归纳了几种数列不等式的证明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数列是中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数学竞赛的热点内容之一.其中,有关数列不等式的证明问题,既需要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又要结合数列本身的结构和特点,有着较强的技巧性.本文拟结合具体实例,分析证明数列不等式的若干方法.  相似文献   

18.
近日,笔者在网上(http://www.jyeoo.com)上看到一道数列不等式综合题:  相似文献   

19.
数列不等式的证明是数学教学的一大难点,也是高考的重点,学生解决这类问题极感困难.数列不等式的证明只有广泛联系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数学思想,掌握证明的基本方法和思维策略,才能左右逢源,找到证明的方向,突破证明的屏障.  相似文献   

20.
数列求和不等式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问题,也是同学们感到棘手的问题,而学生对于此类题的处理方法常用的是数学归纳法和一般的不等式放缩,往往做到中途就不了了之,而若能抓住此不等式的结构特征是以求和的形式出现,巧妙的构造可求和的不等式,可使问题迅速得解.本文结合2006年高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