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碧 《课外阅读》2011,(3):91-91
许多老师经历过或看见过课堂内外的一些场景,老师提出问题后——有的学生回答时刚说出一两句话,老师一听发现是错的,就打断其思路要他坐下而不必说完;有的学生回答时未按老师的思路、意图说到位,或全说错了,老师或严肃地叫其坐下,或生气地将其训斥一顿,这样学生再举手发言时老师可能就不给他机会了;还有学生做作业或考试错了几道题,老师叫他错一罚三、错一罚十等。  相似文献   

2.
好心与好脸     
曾看过这样一篇文章:一位后进的学生先后遇到了两位老师。第一位老师对其不完成作业的行为进行了应有的惩罚:罚抄作业、罚跑步、罚捡纸……这位学生用逃学、旷课等方式对抗老师,并发誓要报复这位老师。后来班级换了另外一位老师。对于他的错误,这位老师并没有一味地批评,而是细心地发现他的优点,表扬他、鼓励他。在尊重与鼓励下,这位学生慢慢地转变了。在考入重点中学时,他发誓要报答这位老师。两位老师都是好心,同样希望自己的学生好,为什么换来的结果却不一样呢?我想大概是因为第一位老师虽然给了学生好心,但没有给学生好脸;另一位老师不…  相似文献   

3.
有的老师在学生眼中真是太优秀太突出了,老师身上所具有的魅力足以让某些学生着迷,老师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往往淡化了其在部分学生心中的那份尊严。于是,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某老师成了他或她暗恋的对象。学生对老师的热爱,本是对老师学识、能力、人品等非常敬爱的一种纯洁的情感,身心发展尚未真正成熟的学生时代,是要把握好师生情这个特殊的度的。  相似文献   

4.
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 构建有效课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培养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亲其师,信其道。"教育学理论指出,凡是学生对老师有亲近感,就爱这个老师上课,对老师上的这门课也就能产生兴趣;凡是成绩不好,对学习没有兴趣的学生,一般来说,对老师有一种胆怯心理,在课堂上生怕老师看见他,提问他,存有恐惧感。  相似文献   

5.
学生对老师撒谎怎么办?我的经验是将计就计。   学生对老师说假话,必有其难以言说的隐情,同时为了达到欺骗的目的,撒谎者总会编造事实,讲出一套使老师无法回绝的理由,以骗取老师的信任。这时老师如果将计就计,往往会使学生的谎言不攻自破,并且会从中受到教育。  有一次,一个学生找我请假,说是邻居捎来信儿,他奶奶前天晚上去世了,奶奶生前待他如何如何的好,他为奶奶的去世十分哀伤。听着他动人的讲述,我差一点儿掉下眼泪。我给他批了请假条后,倚窗目送他走下楼去,却意外地发现他把同伴的头拍了一下,好像是在和同伴打闹…  相似文献   

6.
一个人在其一生的求学过程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老师,他们可能会忘记绝大多数的任课教师,但是他们一般很难忘记各个学习阶段的班主任老师,特别是对自己影响较大的班主任老师.班主任的职责不仅要指导学生的学习,而且还要关心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生活行为习惯等诸多方面,有些班主任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甚至不亚于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如果一个学生能够在其一生的求学道路中,遇到一位甚至是几位优秀的班主任,可能对他的一生的经历来讲,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都可能直接导致他人生道路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一个人在其一生的求学过程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老师,他们可能会忘记绝大多数的任课教师,但是他们一般很难忘记各个学习阶段的班主任老师,特别是对自己影响较大的班主任老师。班主任的职责不仅要指导学生的学习,而且还要关心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生活行为习惯等诸多方面,有些班主任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甚至不亚于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如果一个学生能够在其一生的求学道路中,遇到一位甚至是几位优秀的班主任,可能对他的一生的经历来讲,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都可能直接导致他人生  相似文献   

8.
一次语文练习课上,一个学生对我给出的答案提出了质疑。他坚持他的答案是对的,事实上他的答案确实是错的.面对他坚持的目光,我想,强迫他接受正确的答案效果不会很好。于是我让这个学生和其他学生一起查阅字典等工具书,结果证明老师的答案是正确的。这时,其他学生开始数落他:“老师说的一定是对的,你还敢说老师是错的。”在学生们的数落下,他低着头,脸红红的。我意识到他能向我提出质疑,一定是鼓着很大勇气的。于是我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说:“李同学做得很好,能够向老师提出问题,说明他是个用心学习的好孩子。老师希望其他同学也能够向他学习,大胆地向老师提出你的想法。”  相似文献   

9.
刘成 《少年文摘》2012,(11):62-63
我知道这个学生心里有我,因为当初我给了他太多的关照。只是……办公室里的龚老师德高望重,但他常常自嘲:"咱就是一个没有回头率的老师。"我们偶尔背地里也谈论他。"真是的,龚老师咋就是没有回头率的老师呢?""他对学生也不赖啊!""也许,他对学生太严厉了。"  相似文献   

10.
让学生感到,你正是他们当中实实在在的一名伙伴: ——让学生感到,你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无不充满着对他们诚挚的爱,令人可亲可近; 不要使学生觉得,你在牵他、赶他、逼他;而当他猛然回首,却发现已被你领进了一个全新的境地! 在学校管理中,常可发现一些反常现象:有的老师上课时尽管声色俱厉,学生却不买帐,最后摔书甩笔而去;有的学生与老师赌气、顶牛,闹得老师束手无策;有的老师在“坏学生”面前怒气难平,诉诸拳脚,结果引起轩然大波……于是,怨懑之声每每入耳:“现在的学生难教!”果真是学生难教么?非也!凡学生,没有不敬畏老师的。刚进校门时,“老师”这个称谓,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是那样的神圣,那样的至高无上,其对老师的敬畏心理,超过了对其亲生父母!那么,在教育实践中,又怎么会出现上述那样的反常现象呢?我以为,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在教育方法上没有切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没有懂得珍惜学生对老师的那一份天真纯朴的感情,甚至在批评学生时有意无意地伤害了这种感情。作为教师,应如何珍惜学生这种纯真的感情,并  相似文献   

11.
康弘  吴杰 《湖南教育》2003,(15):43-43
在现实生活中,儿童、青少年的模仿能力很强,教师理所当然会成为他们崇拜和模仿的对象,其一言一行都是学生的表率。有这么一个真实的事例。有一个学生在他的日记中记载他将来的理想是当一名教师。其原因是将来当了老师后可以没收学生的课外书籍。原来,这位同学非常喜欢看课外书,常常因爱不释手而在上课时也看,结果多次被老师没收。而老师从来没有把课外书还给他,他向老师讨还老师也不给。久而久之,他便产生了当老师的理想。我们如果仔细分析一下,便会发现这位学生的思想其实是一种报复的思想:我的课外书被老师没收了,将来我也要当老师没收学…  相似文献   

12.
学生考试时用手机,监考老师将其暂作保管,老师的行为无可非议,手机物归原主就可以了;学生不辞而别,班主任和校领导驱车20余里动员他返校上课是应该的;但要"好说歹说才将其请到学校上课"却有点过头了,以后他还怎能听从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学校今后又怎能对他进行教育和教导呢?如今学校就偏偏常遇上这等尴尬事.原因何在?就在于实施义务教育责任未分清,法规未完善.  相似文献   

13.
“亲其师,信其道”,欲让学生对老师不“敬而远之”,老师必须对学生“‘近’而‘亲’之”。学生刚进人一个新的班级,都很在意老师对他的印象。我能在三五天内记住全班所有学生的名字。当老师一下喊出他们的名字时,学生既敬佩又惊讶,自然和老,  相似文献   

14.
欲当良师,先做益友。后进生往往在心理上有自卑感,不敢主动接近老师甚至总想避开老师,这不利于老师对他的转化工作。为此,老师应当主动联系学生,但绝不能摆出老师的架子,而应像朋友一样去关心他,力争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与学生建立起一种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是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基础与前提。教师可以通过私下个别谈心,课后单独补课等方式去帮助学生。谈话内容应当是既讲学生,也讲自己,千万不要搞成审讯般的师问生答,态度一定要亲切、自然,使学生感到既受到教育又受到尊重。补课之后应当与学生聊点功…  相似文献   

15.
刘成 《师道》2009,(4):35-35
办公室里的龚老师德高望重,但他常常自嘲:“咱就是一个没有回头率的老师。”我们偶尔背地里也谈论他:“真是的,龚老师咋就是没有回头率的老师呢?”“他对学生也不赖啊!”“也许,他对学生太严厉了。”“也许,他天生不讨学生的喜欢。”“也许……”  相似文献   

16.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偏爱某学科老师的教学方法、教学风格,相应地,他学习的兴趣就更浓,成绩自然不会差;但如果,学生对老师存在误解或偏见,或老师的言行无意伤害了学生,师生关系紧张,无疑对学习的阻碍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7.
学生考试时用手机,监考老师将其暂作保管,老师的行为无可非议,手机物归原主就可以了;学生不辞而别,班主任和校领导驱车20余里动员他返校上课是应该的;但要“好说歹说才将其请到学校上课”却有点过头了,以后他还怎能听从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学校今后又怎能对他进行教育和教导呢?如今学校就偏偏  相似文献   

18.
美国青年丁大卫到中国从教,中央电视台请他到“东方时空”实话实说。丁老师的实话反映了美国教育的一个侧面,给我们留有深刻的印象。   分数≠成绩。丁老师认为分数并不等于成绩。那怎样看学生的成绩呢 ?丁老师举了一个例子:澳门回归时,他看到他的一个小学生与一外国小朋友用英语对话,他很高兴。他说:“这就是成绩 !”   严格≠训斥。丁老师对学生要求特别严格,他认为严格并不是对学生凶或训斥。他也接触过一些顽皮的学生。他是怎样教育他们呢 ?例如丁老师禁止学生吃零食,可有些学生还是违犯了这一禁令。他便把零食收缴并买下来…  相似文献   

19.
胡献 《大学时代》2006,(6):135-135
我们在教学中常见到这样的例子:有些老师专业水平并不太强,在自己的专业同行中并不是骄骄者。但却特别受学生欢迎,而且他教的科目成绩也比同行中的强者还好;而有些老师则有着较强的专业水平,在课题研究、论文写作、编写教辅书方面颇有成就,但就是不太受学生欢迎,学生对这种老师的评价也比较平淡。毕业后学生更愿意和前一种类型的老师联系。为什么呢?那就是前者更懂得把握学生的心理,更愿意深入学生中了解他们的现状,包括生活、情感、学习、生理等方方面面的喜怒哀乐,更贴近学生。使他们从心底里感觉到老师不是敌人。而是他们的良师益友,从而信任老师。稍具常识,我们便会感受到。当一个您所亲近或崇敬的人,他表扬您时您会欣喜不已,他批评您时您会格外愧疚。一个学生会因为喜欢某个老师而喜欢他的课。也会因为讨厌某个老师的某种行为而讨厌他的课。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正是这个原因。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看了青岛那位同行的文章,他的无奈和困惑我有着切身的体会。现在的学生的确比以前难管多了。当年我们做学生的时候,对老师简直敬若神明,不光拿老师的话当“圣旨”,被老师派去做件什么事,都觉得无尚光荣。如今呢,个别学生不仅犯起错来胆大包天,而且你想管管他,没准他还有一大堆道理等着你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