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美国,一岁多的孩子自己吃饭,自己睡觉,上了小学自 己挣钱; 在德国,小小的孩子自己拎个袋子去游泳;嘴里叼个安慰奶嘴,自己在家附近的游戏场玩沙…… 在美国 美国的父母让孩子从小就独立活动。一岁多点的孩子,基本上都自已吃饭。父母把孩子放在高椅子上;把食物放在他面前的小桌上,让孩子自己动手吃,如果孩子不想吃,父母决不喂。饿了,下一顿就吃光了。绝对看不见父母端着饭碗追着孩子喂饭的情景。睡觉也是如此,很小的婴幼儿就独自睡在有小栏杆的床上,父母只在半夜起来照看几次。 在美国,家长、老师和其他人对待孩子如同对待…  相似文献   

2.
光翟 《家庭教育》2000,(5):42-42
如果说,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雨露,那么孩子的成长需要什么呢?需要知识,需要营养,也需要玩。玩是孩子的一种权益,如同每个孩子都有生存的权益、受教育的权益一样。如果孩子被剥夺了玩的权益,他的生活就失去了童趣,他的人格就受到了伤害。然而父母却常常把孩子的玩与学习对立起来,认为玩会影响学习,玩物必然丧志,其实不然。  相似文献   

3.
我们这里的农村孩子有很大一部分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由于种种原因到城中务工,把孩子留在农村,交给父母照管。现在的农村和过去也不同了,孩子小,爷爷奶奶都很溺爱。每天将孩子圈在屋子里,决不放孩子外出一步,孩子只能在屋子里玩一玩玩具,看看电视。千万别忘了这段人生是一个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学习阶段,也是最易受到影响的一个阶段。老人的一举一动,举手投足之间就教会了孩子一些东西。负责监管孩子这些农村老人的知识面窄,他们那个年代教育自己儿女的方法就是放任孩子到野外自由,或  相似文献   

4.
儿子8岁了,天真又淘气,活泼又好动,给家里增添了无穷乐趣的同时,也给大人带来了各样的烦恼。随手丢东西,是儿子的一个坏习惯。东西玩过了随手一丢,就去干别的。如果我们不帮他收拾,家里会到处都是他的东西。骂他一次,他就收拾一下,过后还是照旧。孩子早晨起床磨蹭,又是一件烦心事。“还不快点,就要迟到了。”我们大人心急火燎,一遍又一遍地催促,可孩子好像没听见,一点不着急。每天早晨,家里总是一阵忙乱,然后急匆匆地送他上学。  相似文献   

5.
有一个白痴孩子,每个人见了他都会烦——他整天哭闹,并且做出吓人的模样,身体不停地扭动,没有人能够让他停下来。这孩子6岁的时候,还说不好一句话,连背诵一个单词都十分困难。同时,他开始不愿见生人。医生诊断后,告诉他的父母:可怜的孩子,他得了自闭症。没有人能教育他,他的父母只好求助于康复中心。于是,他被带到一家儿童康复中心。那里的老师也无法管教他,他不停地在课堂上发出警车一样的尖叫,让其他儿童惊恐不已。他的手不断地在玩东西,一刻也不休息。老师说:这样的孩子没救了。有一天,孩子发现地上有一支水笔,就用它…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我带着孩子从美国回来探亲,和朋友谈及国内孩子的教育及学习时,我深深体会到“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的含义。独生子女的教育、成长和前途,牵动着每位父母的心,也深深打动了我的心。我谨以母亲的身份,谈谈在美国公立学校的孩子在放学之后都干些什么,也许能对老师和家长有所启发。记得我的孩子上小学一二年级时,每天下午两点半左右,就背着小书包蹦蹦跳跳地回来了。他把书包放下后,吃点东西、喝口水,就到外面玩。我叫住他:“先做家庭作业,再去玩。”“我没有作业。”孩子的回答显然带着快乐。开家长会时,我向老师提出布置家庭作业的要…  相似文献   

7.
皮皮怎么了     
小皮皮是一个只有两岁半的女孩,可她非常聪明懂事,动手能力强,思维敏捷。刚上小托班她就自己会穿、脱鞋子,扣扣子,还会主动帮老师整理玩具拿东西,这样的孩子真是人见人爱。 可是,有一次我们在草地上玩,玩后准备回教室时,我喊“皮皮排队了”,她自顾自玩,一点反应都没有。我想她可能贪玩不肯进教室,所以我就主动把她拉到队伍里。时隔不久,起  相似文献   

8.
做人要诚实,这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诚实的品德。可是,孩子为什么会不诚实呢?根源往往在父母自己身上。一、孩子不诚实是大人逼出来的。孩子失手打破了花瓶,父母发现后问他:“是谁打破的?”孩子初次做错事,如实承认了。可是父母只心痛损失,不分青红皂白地对孩子骂一通、打一顿。这样,孩子下次弄坏家里的东西,当父母追问的时候,他就不敢承认,甚至说假话。二、孩子不诚实是大人宠出来的。孩子喜爱的玩具、画册,不肯拿出来跟亲戚、邻里的孩子一起看、一起玩,谎称搞坏了、寻不着了,父母反夸他真能干,真机灵。这样颠倒是非,孩子对说假话就逐渐无所谓了。  相似文献   

9.
小林是个急性子的孩子,这点从他还在摇篮里的时候就表现出来了,比如肚子饿了他就拼命地哭,都不容许让人有准备的时间,直到父母把吃的送到他的嘴边,他才停歇。小时候脾气还好,顶多就是哭一哭,还没有那么多的麻烦事。现在长大了,特别是上了小学,这种急脾气更是变本加厉了。  相似文献   

10.
让孩子融入“三人”世界。现在不少年轻的父母总是忙于事业或工作,于是把孩子交给保姆或祖母们去照管,或者抛给孩子一堆玩具,由他一个人玩。殊不知,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地位,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对话、目光交流、身体的接触以及空间距离上的接近,是培养孩子安全感、信任感及诚实的重要途径。父母应当同孩子一块儿游戏,交谈,让孩子进入由爸爸、妈妈共同参与的三人世界,接受父母的直接教育。  相似文献   

11.
<正>设计意图我班幼儿喜欢玩"苗苗超市"游戏。有一次,他们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准备带走时,发现超市里的购物袋用光了,便开始想办法。一会儿,有的孩子找来了篮子,有的拿来了塑料袋,还有的把东西直接捧在胸前。只见有个孩子拿了一张纸迅速卷成了一个尖的纸筒小袋,递给那位把东西捧在胸前的同伴,帮助其解决了没有购物袋的困难。其他小伙伴都向他投去了欣赏的目光。于是这个孩子继续拿  相似文献   

12.
星期天,我带孩子去一位同志家玩。孩子看到同志家有个小摆设,感到很新奇,就拿在手里玩。临走时,我让孩子把东西放下,孩子爱不释手,同志一看,马上就把小摆设往孩子手里塞。一边是孩子想要得到人家的东西,一边是同志硬行把东西塞给孩子。我百般推托不过,只好依了同志,满足了孩子的欲望。在回家的路上,我批评了孩子,孩子表示今后不再要人家东西了,可我的心里却没有多大把握。因为家里尽管有很多东西,也不可能穷尽世上所有的东西。而孩子又总是对新奇的东西怀有占有欲,看到新鲜的东西就想要,自我控制能力差。一般情况下,无论是同志、邻居或亲属都是碍着大人的面子,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随便要人家的东西,得不到就哭闹的坏习惯。怎样防止孩子养成这一不良习惯呢?我认为,除父母对孩子进行及时的教育外,还需要一切与孩子有关的成年人配合教育。假如到你家做客的小客人不客气地要你的东西时,尤其是小客人的家长不让要时,你最好不要慷慨大方地给她(他),而要配合家长对孩子进行一致的开导教育。如果你确想表示你的心意,不妨在事后把孩子要的东西送给孩子家长,让家长把东西做为自己给孩子买的礼物转送给孩子。这样就能处理好你同孩子同家长之间的关系。希望家长都来重视这个问题,千万要讲究一下方法,不要顾及当时的面子。  相似文献   

13.
芊芃 《早期教育》2004,(11):26-27
有了小孩子,家里难免会乱糟糟的,虽然孩子很小,他的东西可不少,而且零零碎碎的,爸爸妈妈收拾的时候要花大半天工夫,可是不要半个小时孩子就会把刚收拾好的整洁的家打回原形。怎么办呢,我建议您在家里备几样孩子专用的置物用品,这样既便于收拾,又可以借此培养孩子的主人翁意识,让他管理自己的这些东西。  相似文献   

14.
有一对夫妇,工作之余,除了打麻将,没有任何别的爱好。每天打麻将他们都要“鏖战”到深夜十一二点,而且平时在家里,言谈也必是麻将。家不像家,俨然是赌场。由于忙着打麻将,他们无暇顾及孩子。于是在给足孩子一天的饭钱之后,便放任自流。至于孩子是否做了作业,功课如何,甚至孩子是否吃了饭,在搓麻声中是否能休息好,都不管不问,只顾自己玩得快乐。就这样,失去了父母的监督,孩子也找到了自己的快乐,那就是去网吧玩网络游戏。除了用于必需的一日三餐,他把父母给的钱全部用来上网。当父母晚上“挑灯夜战”的时候,他则在网络游戏中尽情地“纵横驰骋…  相似文献   

15.
上个世纪50年代,他还是一名小学生。那时的韩国,因为连年战争,生活条件非常困难,大多数孩子上学的时候,中午都只能在学校食堂吃简单的面糊糊粥和咸菜。相对来说,他家里的条件要好一些.每天的午饭,父母都会为他准备一盒盒饭.里面有当时难得一见的米饭和炒肉等。  相似文献   

16.
家长是指在家庭中负责教育孩子的父母和家庭中其他教育孩子的长辈。究竟该怎样教育孩子呢?有人认为,父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其实未必,如溺爱孩子的家长,往往把孩子看小了,什么事都舍不得让他做,望子成龙的家长又常常把幼儿看大了,要求他像小学生那样读书、写字、不准游戏,将玩斥为“没出息”。这样对孩子不是教育他,而是惯坏他,对孩子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相似文献   

17.
孤独的孩子是没有快乐可言的,并且变得孤僻、冷漠、内向、怯懦。在放飞孩子,让孩子多一些同伴的同时,做父母的还应与孩子多接触。陪孩子一同玩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通过玩演绎着社会,换言之,在孩子的眼里,玩的世界就是社会的模样。父母为什么不能参与进去,成为孩子世界中的一员呢?只要你循着孩子的逻辑,不做捣乱分子,孩子会格外开心的。比如同孩子一起下棋、搭积木、踢足球等。一位家长曾介绍过他的一个观点:玩学,即以学习为玩的内容,把学习当作一种玩乐,让孩子且学且玩,既有学习收获,又有玩乐之趣。这真是高明的见解。他的…  相似文献   

18.
三四岁孩子的活动能力逐渐增强,认识的东西也逐渐增多,毛巾、勺子、钥匙链等都会被他收入自己的“百宝箱”中,一有机会就拿出来玩。孩子那种专注的神情,不亚于古玩鉴赏家,心理学家称之为孩子的恋物情结。孩子为何有恋物情结呢?在婴幼儿期,孩子会通过各种感官来满足探索的欲望。为满足触觉的需要,孩子会玩毛巾、毛毯、枕头等。另外,当父母察觉到孩子有兴奋或愤怒的情绪出现时,也常常随手拿些东西来安抚他。于是,孩子便逐渐与这些物品产生了感情。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生活内容的不断丰富,他的这种恋物情结会慢慢淡化。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如…  相似文献   

19.
执着的力量     
一个智障孩子.每个人见了他都会烦.包括他的父母,没有人能教育他,只得求助于康复中心。于是,父母把他带到一家儿童教养中心。那里的老师也无法管教他.他不停地在课堂上发出像警车鸣叫一样的声音.让其他儿童惊吓不已。然后他的手不断在玩东西,一刻也不休息。连睡觉的时候也在运动他的手。  相似文献   

20.
现在许多的父母训斥孩子的口头禅是:“就知道玩,还不赶快去学习!”“这孩子玩心太重,不会有出息。”在教师的嘴里可以听到“哪都有你,就学习找不到你。”“别再玩了,跟××学学,看他多听话”……这些教师和父母都认为孩子只有从小忙着认字、学习琴棋书画才是又聪明又爱学习的好孩子,在他们眼中,这样的孩子才是班里的典范,父母的骄傲。其实他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教育的误区。一、玩就是学习孩子成长的过程有一个基本的需要是学习的需要。但是,儿童最初的学习方式几乎可以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玩。在无拘无束的玩耍中,孩子不仅丰富了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