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期末评比“三好学生”、“积极分子”。学生评议刚结束,一值学生竟跑到我跟前说:“老师,我也要评‘积极分子’。”我愕然!这句话竟出自一个学习懒惰、缺乏自觉性的一年级孩子之口。幸好还有点自知之明,只想当“积极分子”。“那好,你觉得自己哪方面好?”我数学进步了。”简直是不假思索,评价还恰如其分。我马上作出了决定,首先肯定了他的勇气和自信,继而端端正正地写了他的名字——不知道是他的勇气和自信感动了我,还是我对自己工作的又一次审视和反思,也许两者皆有。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教师应不失时机,注重引导,…  相似文献   

2.
加强学生建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教育,不仅有利于他们的自身成长,并且有利于学校的安定。本文试图从对学生建党积极分子进行思想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来谈谈我见。 一、学生建党积极分子的特点 1、在入学阶段,积极要求入党的,学生干部居多,他们精神状态好。地理系历届学生要求入党的,如90%以上是学生干部。他们跨入大学后,认为多年梦寐以求的目标实现了,知识的海洋、专业的奥秘、对共产党的朴素感情和未来社会的憧憬,特别是当上学生干部后,更使他们兴奋、自豪,他们更希望更严格地要求自己。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三好学生的评选标准偏重于智育,看重分数,评选中限制名额,三好学生成了少数学生的专利,大多数学生则置身于争创三好之外。因此,争创三好活动没有起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评价学生的作用。为发挥评三好学生的导向功能,使之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我校进行了改革三好生评选办法的探索。1995年,我校参加市区跳绳和踢比赛的学生几乎囊括了集体和单项奖项的前3名。对这些为学校赢得荣誉的学生怎么奖励,是给物质奖励还是作为条件参加三好学生评选呢?我们征求了学生的意见。他们一致选择了参评三好学生。可见,三好学生在学生心…  相似文献   

4.
正1982年6月1日,读小学二年级的我第一次走上讲台接受班主任颁发的写有"积极分子"的奖状。我与"三好学生"无缘,她却没有让我边缘化。30年前上讲台领奖的那一幕仍历历在目,那份夜不能寐的激动绵延至今,那个充满智慧的班主任由此让我铭记终生。最重要的是,在我为人师后,"积极分子"孕育的最初的育人理念伴随我一路成长,我也没有把与"三好学生"无缘的学生边缘化。多年来,我国的教育评价尤其是学生评价,重在实现评价的甄别功能与选拔功能,而忽视了评价的最主要的功能——教育功能。而"三好学生"评选的功能不能仅停留于激  相似文献   

5.
从德、智、体三方面对学生进行考评,是我国大中小学40多年来的传统,“三好学生“一直都是人们心目中优秀学生的代名词.进入21世纪,由于新教育观念的冲击,人们开始对长达40多年历史形成的特定的“三好学生“文化产生了怀疑.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实行了数十年的“三好学生“评选办法,如今是否过时了?“三好学生“文化是否应该成为过去?我们认为,中国教育应该坚决、勇敢地和“三好学生“说“再见“!……  相似文献   

6.
刚当教师那会儿,我因为缺乏组织教学的经验,课堂秩序有些乱,经常有学生不带美术工具与材料,上课时讲话捣乱的学生很多。面对这种现象,我一时不知所措。后来还是同事教我一个好办法:给学生一些小奖励。这一招果然很灵,学生们的积极性提高了,不带材料的也就慢慢少了。可是有时因为给学生的奖励不能及时兑现或根本没有兑现的可能,学生们的热情又慢慢滑落,课堂上不带工具和材料的现象又开始增多。  相似文献   

7.
尚文中学学分制由学时学分和奖励学分组成。学时学分以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三类课程的课时为依据,其中班团队活动、社会实践等均有相应的学分。三好学生、单项积极分子、取得显著进步的学生,以及在学科、体育、文艺、科技等各类区级及其以上竞赛中得奖者均可获得奖励学分。  相似文献   

8.
《今日教育》2004,(11):6-10
8月2日,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在银川召开的“宁夏中美教育研讨会”上明确表示:应该废除在学生还没有成熟时就将他们分为三六九等的“三好学生”评选制度。“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才,任何学生的进步都应受到奖励。”  相似文献   

9.
教师常被人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部分教师也的确是按工程师的职责,采用整齐划一的方法“塑造”着学生。比如要求学生绝对听话,不准学生怀疑领导的指示、权威的观点,学生做作业,必须按照老师教给的思路等等。学生照老师的想法做了,他们就小会表扬、大会奖励;学生没有这样做,老师就会想出种种办法“制服”他们,还美其名曰“教育帮助”。这样教出的学生的确不会给老师和社会惹麻烦,让专制的老师和领导可以放心施行自己的专制。但是,这种教育模式很难培养出真正的人才。因此,这种教育造成了学生怀疑精神和创造理念的缺失。我…  相似文献   

10.
多年的图书馆工作实践和经验,使我深深体会到,在学生中积极开展读书活动,是充分发挥图书馆教育职能行之有效的办法。我们的做法是: 一、加强阅读辅导,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读书活动 面对渴望读书的学生,我一方面向他们介绍,提供好书、新书,并在读书内容上根据不同对象的需要加以指导选择。另一方面对他们进行阅读辅导。对刚进校的初一新  相似文献   

11.
本刊1、2期合刊发了《颁发差生进步奖,促进差生转化》一文,报道了大武口基建一中为了促进差生转化,设立了“差生进步奖”,对在思想品德上、学习上确有较大进步的学生给予表彰、奖励,并基本形成制度。本期又发了《银川九中给进步显著学生颁奖》的报道,他们从1986年起,在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团干部”的同时,也评选进步显著的学生给予奖励。这两所学校打破常规的做法,对我们很有启发。  相似文献   

12.
今天在这里召开学生工作总结表彰大会。首先让我向1994年度的学生先进集体、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单项积极分子以及优秀班主任表示热烈的祝贺。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中心轴”。1994年,我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这对我校教育工作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今后我们要在此基础上,继续开拓前进,力争取得更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13.
“六·一”儿童节的前几天 ,李校长召开了班主任会。他在会上说 ,教育局和总校要在今年期末表彰一批“三好学生”和“优秀少先队员” ;我们学校也将在“六·一”那天对被评选上的学生予以奖励 ,希望各班尽快把这项工作做好 ,接着他把奖励名额公布出来。教育局级三好学生我校只有一个名额 ,经老师们讨论 ,把这个名额分给了我们五年级一班。李校长特别强调 :评选要慎重 ,要确实评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 ,不能走过场 ,不能看面子。我赶紧走访任课教师 ,组织学生评议 ,最后张波被评为三好学生。我填好表格报给了校长。李校长详细询问了评选情况 ,很…  相似文献   

14.
选票与责任     
何群 《班主任之友》2008,(12):29-29
高一期末,很多评先进的表格发下来了,像“三好学生”“优秀干部”“积极分子”等等。记得我们上学时评选全由班主任一手包办,关键看学习成绩,其他人的意见有时连参考都算不上。现在的学生生活在民主时代,公平、法制等观念深入人心,学生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于是评选我就全由他们自己组织进行,以公开、公平、公正的民主选举方式产生。  相似文献   

15.
心理学原理认为:教学过程的实质是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全面发展的过程,只有当教学过程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时,才能充分发挥教学的教育功能,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让学生走出单纯的模仿,也不能让学生单纯地机械地记忆,而是让他们自己动手实践,让学生去探究,相互交流,这种学习方式是最重要的,我是一位多年从事初中数学的老师,在教学中,我注意对学生进行情境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下面就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信息平台     
本月聚焦:“三好学生”制度应不应废?事件:不久前,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发出倡议,废除在学生还没有成熟时就将他们分为三六九等的“三好学生”评选制度,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材,任何学生的进步都应该受到鼓励。顾明远说,实行了20多年的这种评选制度暴露了很多弊端。评选“三好学生”和教育方针是相违背的,教育方针是要每个学生都变为“三好学生”,而不是少数人;同时,少数人评上“三好学生”使大多数人的心理受到了伤害;许多学校在实际操作中,“三好”学生标准却变成了“一好”,即学习成绩好;一些学生评上了“三好”,就有择校的权利,这对于…  相似文献   

17.
顾玉珍 《教师》2013,(19):42-42
我从事班主任工作多年,也曾自信地认为自己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好老师:心头涌动着热爱学生的激情,散发着特有的亲和力,有着自己独到的教育方式,更重要的是从中获得太多的快乐。可是,我也一度感到困惑,原因不是他们有多么坏,而是他们缺乏责任意识,做事总是拖拖拉拉,说话也是口是心非,每每想发点脾气却又发不起来,该怎么办呢?我想出一个办法:由我向他们"检讨",来唤醒他们的良知。于是,我利用周会课的机会做了这样两份"检讨书"。  相似文献   

18.
了解嫉妒心理的一般常识——怎样消除嫉妒心理(之一) 许老师:我是一个嫉妒心理很强的学生,一直被这种的心情困扰着。如果有同学考试成绩比我好、家庭条件比我好、人缘比我好、被老师表扬或者被评上三好学生、优秀团员等,我既难受又恨他们,难受的是这些好事为什么没有青睐我,恨的是你哪里比我强。我也幻想着他们遇到倒霉的事情,  相似文献   

19.
张淑林: 不能厌弃后进生我班有几个“调皮大王”,他们爱提劲打靶,惹事生非,学习成绩很差。我讨厌他们。虽然对他们也要求严格,但教育不耐心,经常是给狠狠地批评。他们不做作业,我就“卡”任务,做不起不准回家吃饭。他们被我逼得没办法,只好伙同逃学。于是我又发动学生去找他们,找回来又训斥一顿。  相似文献   

20.
教师只有想办法、动脑筋,不断地更新观念和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和水平,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使他们主动去记、去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运用不同的奖励方法,激励各个层次的学生动起来,这才是教育的真正的春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