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在去行政化改革背景下,完善高校办学自主权法律制度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高等教育法》是保障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基本法律形式,其对高校办学自主权法律制度进行了主要规定,但相关立法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保护高校办学自主权和促进其有效落实,推进高校去行政化改革,《高等教育法》应确立控制政府权力和保护高校权利的法治理念,明确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法律性质,完善办学自主权保护和约束制度,完善政府办学干预权控制制度和构建保障社会中介参与办学制度。  相似文献   

2.
对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高校办学自主权问题是当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所在,高校办学自主权是高等学校依法行使的组织实施、管理教育教学及其他有关活动的资格和能力,就其法律性质而言,主要是一种公权力;就其嫠依据讲,主要有《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和法规;就其内容而言,主要包括招生自主权、专业设置自主权、教学自主权、科学研究自主权、对外交流合作自主权、校内人事自义权、财产管理使用自主权等,就高等学校与政府的关系而言,主要表现为一种教育行政法律关系,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行使须以法律为保障,当前必须加强高教立法,完善我国的高等教育法规体系,建立健全监督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3.
高校行政权力是指高校因法律、法规授权,依法以自己名义行使对公共事务管理职权的权力。当前高校行政权力与法人权利混淆于"办学自主权",存在权力属性不清晰、程序规范不到位与救济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可以从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司法解释等多层次多部门完善立法,在权力来源、程序设定、外部监督等多方面加强对高校行政权力的法律控制。  相似文献   

4.
在去行政化改革背景下,完善高校办学自主权制度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高等教育法》就高校办学自主权制度进行了基本规范,但相关立法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落实与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促进高校去行政化改革,《高等教育法》应以高校自治与政府干预平衡、权力法治、办学民主基本原则为指导,确立控制政府权力和保护高校权利的法治理念,完善办学自主权保护和约束立法,完善政府办学干预权控制立法和制定保障社会中介参与办学立法规范.  相似文献   

5.
厘清权利性质是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是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然而由于对办学自主权的性质认识不清,导致落实无力.权力与权利是两个不同的法理概念,办学自主权是高校的基本权利,厘清权利性质是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关键.实现高校办学自主权利的回归,首先高校自身要把落实办学自主权看作是权利的回归而非权力的赋予;其次要积极主动地行使自己的基本权利;再次,政府部门、全社会法律制度等要对高校正确行使办学自主权予以支持和尊重.  相似文献   

6.
1978年以来,我国高校办学自主权成为政府与大学关系的核心问题。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正式制度中涉及中国高校自主权的主要政策与法规文本,发现改革开放四十年高校办学自主权"回归"演进中有五个不同历史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5年,以政府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标志,面对思想解放,提出高校办学自主权"回归";第二阶段,1986—1993年,以政府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标志,面对思想纷争,争取市场主体地位与更多"名义"自主权;第三阶段,1994—1998年,以全国人大颁布《高等教育法》为标志,面对两轨体制的转型困境,确认高校法人地位与有限自主权的"名义"法律保障,在招生就业体制、投资体制、管理体制改革等领域高校办学自主权迈出制度性突破;第四阶段,1999—2011年,以政府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标志,原有涉及多方利益的存量改革固化,改革增量创新难度加剧,造成高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困,也迫使学校寻求自主权确权的制度创新;第五阶段,2012—2017年,以十九大报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标志,面对全球治理浪潮,政府简政放权,探索确立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与大学治理结构,碎片化自主权"回归"诉求转换为整体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高校自主权的演进始于突破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纠结于转型中的两轨制、转换于公共治理理念框架的实践,这将改变政府与学校就办学自主权的"分权"或"放权"的"线性"循环局限,转入到参与大学办学相关利益方关于权利、义务、责任、理念的制度重塑与学术生态培育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7.
高校管理权是高校根据教育法享有的,为了实现其办学宗旨而独立自主地进行教育教学管理,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力量或努力。高校管理权是高校办学自主权的组成部分,但在性质上又不同于办学自主权。高校管理权是一种公共行政权力,来源于政府对国家教育权的分权,表现为三种形式:法律、法规、规章授权、政府委托和章程生成。  相似文献   

8.
苏雷 《文教资料》2010,(23):157-159
高校办学自主权是指高校独立处理自己内部事务的权力。当前,我国高校行使办学自主权主要存在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难以有效落实、难以充分体现、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缺乏必要条件等问题。落实我国高校办学自主权要加大依法治校的力度,真正返权于高校;高校要提高自主办学的水平,真正用好办学自主权;强化监督制约机制,真正使办学自主权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9.
自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落实和扩大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还远未完全实现高等学校的自主办学,因此,必须通过制度环境创新来营造确立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氛围,通过正确处理政府和高校的关系,明晰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合理规范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等措施来确立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同时,为了保证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也必须通过加强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宏观调控,吸引社会对高校办学的参与与监督,保障师生对高校管理的民主参与等措施来规范高校的办学行为。  相似文献   

10.
在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过程中,我国政府和高校对其权力边界认识模糊,导致权力失衡,使得我国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落实陷入困境。把握权力边界,以法律手段明确办学自主权的边界,政府在其权力边界内行使行政权力,高校内部形成以学术权力为主导的权力结构,是落实办学自主权的出路所在。  相似文献   

11.
已有研究文献表明,现有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内核制度是院系自治。在当前全球化和国际化影响下,借鉴治理思维,我国高校正在破除“行政化”的本土情境,建立“管办评”分离机制,形成各利益主体可以相对平等地对话与协商的现代大学制度,这是构建我国高校治理结构、推动高校办学自主权落地的基本策略。通过文献分析和对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内涵辨析后发现,我国现在的高校治理策略缺乏市场维和院系自治维,应该将其纳入新的高校治理结构;法律一维相对弱,也应作为独立的维度进行建构,即我国现代大学治理结构应该包括法律、国家规制与政府行政、社会中介评价、市场、校级管理和院系治理等六维度。从自主权内容上,高校办学自主权实质是高校应该拥有的一系列与学术活动相关的决策权,在结构上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提供什么”的战略决策自主权和“如何提供”的生产决策自主权。进一步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呈现由政府全面控制着这些自主权逐步转向持续放权的改革趋势。目前,相对“提供什么”的战略决策,高校在“如何提供”的生产决策方面拥有较多的自主权,高校对学术事务的权力多于资源配置的权力,部属高校较地方高校拥有更多的自主权。  相似文献   

12.
高校办学自主权是一种广义上的公共权力,由高等教育的公共性及其内在规律所决定,这种公权力具有自治行政、国家监督的特性。法律授予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内容和范围,实质上是国家对高等教育规律的确认,政府不可以任意予夺或僭越。高校办学自主权没有"落"到"实处"是多重因素的结果,就民办高校而言,在法律层面失之具体,规章层面管控过多的制度安排下,既与相关行政部门的权力边界限定缺位以及政策与法律抵牾、行政治教一以贯之有关,也与对现代大学制度本质认识滞后及对民办教育的歧视有关。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道阻且长",其主要障碍是:教育政治化的意识形态依然存在;行政管理惯性力量强大;控制型管理体制机制变革缓慢。  相似文献   

13.
学术权力是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根本权力.学科自主权、专业自主权、发展自主权、资源配置权、内部机构设置权、人才管理和使用权、课程设置权和教育教学权均可理解为是学术权力的衍生权力.从办学实然状况出发去考察分析学术衍生权,高校办学自主权中仍有很多实质性的地方并未得到突破:高校主体性地位不够彰显;权力部门对高校的隐性权力控制加强;高校自身权、责、利难以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了政府和高校在高校运行过程中各自的权限。政府主要拥有对高校的宏观管理权,而高校则拥有法律规定的办学自主权。但从实际来看,政府仍然扮演着高校的举办者、管理者和办学者的角色,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具体管理高校的日常办学活动。应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相似文献   

15.
试论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中央政府在一系列有关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文件中一再强调,要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在进一步完善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已成为共识的前提下.笔者认为.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完善也应当依法进行,即必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简称《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下简称《高等教育法》)的框架内进行修改和完善。因为,高校办学自主权不仅仅是对高校权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法》赋予高等院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法定的办学自主权意味着不仅高校自身要力争自主办学,而且政府要转变角色,保障高校自主权的实现。该权利受到法律的约束,这种约束不应只存在于当前对其权利内容的规定中,政府、市场应当找准自身位置,与法律一起,形成对办学自主权的限制机制。自由与限制要适度,应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  相似文献   

17.
高等学校自主权概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学校自主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概念,源于西方大学的自治权,就性质而言,有时表现为权力,有时又表现为权利;就内容而言,有的表现为权力,有的表现为权威。在我国的权力语境中,高校自主权就是指高等学校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办学目标为基础,以学术自由为主要内容,按照自身特点和内部规律的要求,由其章程所规定、效力只及于内部成员的自主决策、自主实施、自主承担责任的资格和能力。  相似文献   

18.
我国以往的高校体制的弊端之一是高校缺乏适应社会、面向社会的办学自主权。《高等教育法》确立了高校自主办学的基本原则,规定了高校享有的8个方面的办学自主权,即民事权、招生权、学科专业设置权、教学权、科研开发和社会服务权、国际交流合作权、机构设置和人事权、财产管理和使用权。但任何权利都有制约,法律在赋予高校以广泛的自主权的同时,还设置了制约机制,以防权利的滥用。  相似文献   

19.
高校办学自主权源于西方"大学自治"精神,直接影响高校的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和办学效益。高校办学自主权在法律授予权利与组织固有权利两个层面产生。目前我国高校现行章程普遍缺乏将法律权利转化为办学自主权的具体机制。高校章程是办学自主权的外在表现,章程应将高校办学自主权与法律权利相互融合,突出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20.
《教育》2009,(7)
如何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健全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关键词读解在大学,希望国家落实高校自主办学权的呼声一直很高,但如何落实争论不一。有人认为,目前关键是要尽快落实法律赋予高校的权利。其实,《高等教育法》中已经对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进行了部分明确,例如,该法第四十一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