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桂芬是近代著名的思想家,“采西学”思想是他成就较大的部分。他对西学的认识突破了传统的“技”、“器”观念,上升到了学理阶段。他认沩西学是“富强之术”,因此积极倡导学习西学。更可贵的是,他提出了新的文化价值判定标准“善”,值得后人借鉴。  相似文献   

2.
商鞅的重农思想是对传统重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是根据当时具体的历史条件 ,围绕他的政治总目标“富”、“治”、“强”、“王”而提出来的。他把农业看成是立国的根本 ,是实现“富”、“治”、“强”、“王”的根本途径 ,并提出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和主张。其重农思想和政策对当时乃至后世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先秦哲学家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论,古代的人们就认为是“言意相离”、“言心相离”,非难他。现在,有人认为他是以诡辩论手段割裂了“个性”与“共性”的联系,批判他;也有人认为他严密地论证了“个别”与“一般”的关系,肯定他。我认为,不管公孙龙论述“白马非马”的主观目的是什么,但“白马非马”论客观上说明了“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问题,其论证也有漏洞之处。  相似文献   

4.
夸美纽斯(1592—1670)是17世纪捷克伟大的爱国者、教育改革家和教育理论家,被誉为“现代教育之父”。他首次提出分科教学法和班级授课制。他对教师职业给予了极高的称赞,他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他提出了泛智教育、教育适应自然等理论,在这些理论中无处不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可以说人本主义思想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灵魂和主旋律。  相似文献   

5.
死亡主题贯穿了布朗肖的全部作品,把他对文学、语言、哲学、政治、伦理学的论述全部串联起来。死亡既是他理论著作中重点阐释的对象,也是他“叙事”作品中重要的意象。布朗肖肯定了黑格尔的死亡的否定性力量,认为这是死亡的“可能性”,他在海德格尔的基础上将死亡“不可能性的可能性”变为“可能性的不可能性”,提出了“不可能性”的死亡。布朗肖认为死亡与文学、语言、黑夜有相通之处,“不可能”的死亡即是文学的“第二个斜面”,是遮蔽的语言,是“另一种夜”。他所追求的死亡即是自由,是美和超越。布朗肖一生围绕死亡和写作在思考,他的作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空间和死亡美学。  相似文献   

6.
秘鲁著名作家、拉美结构现实主义文学的旗手巴尔加斯·略萨 ,对社会、形式和读者提出三重挑战。他认为“文学永远是反抗压迫的武器” ,“作家的天职就是反抗”。他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封建主义和军事独裁的文学主题 ,向社会提出挑战。他提出“艺术形式的多样化是发展拉美文学的宝贝” ,提出创设“特殊的艺术程序” ,向传统艺术形式提出挑战。他宣布“挑战读者”时代的到来 ,对读者的思维认知结构和阅读欣赏模式提出挑战 ,创立结构现实主义 ,培养与时俱进的创造型读者群  相似文献   

7.
“宗经”是中国传统文论中一个重要的文学批评方法和创作要求,由荀子提出到刘勰的《文心雕龙·宗经》篇中都倡导“宗经”这一要求,还提出了文学创作的“六义”之美.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文学创作也受“宗经”思想的影响,他“宗经”不仅宗“五经”等儒家经典,还宗经、史、子、集等文化遗产中的经典,“六义”之美也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表达.  相似文献   

8.
亚里斯多德审美目的观的出发点是他的以“中道”为核心的社会伦理思想。他通过对德与乐、美与善的关系的探究,提出了“美即是一种善”的观点;他不仅强调了艺术的认识价值和伦理价值,而且同时论述了艺术的“净化”作用,提出审美的“无害的快感”可以独立于“教育”和“精神享受”之外。可见,亚氏是把艺术的审美目的性规定在理性、知性和感性诸多方面,把真、善、美、乐四者的有机统一视为艺术之审美目的的。  相似文献   

9.
师范教育思想是陶行知先生教育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认为师范教育是“兴邦”、“立国”之大事。据此他提出了“广义的师范教育”思想 ,并且认为从改革乡村师范教育入手 ,推动全民族的教育发展是发展生产师范教育的重要立足点。  相似文献   

10.
针对20世纪30年代“发扬国光”的复古潮流,鲁迅提出了“拿来主义”。他的“拿来主义”与盲目模仿不同,他的“拿”是有选择的拿,为我所用的拿。  相似文献   

11.
商鞅的重农思想是对传统重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根据当时具体的历史条件,围绕他的政治总目标“富”、“治”、“强”、“王”而提出的。他把农业看成是立国的根本,是实现“富”、“治”、“强”、“王”的根本途径,并提出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和主张。其重农思想和政策对当时乃至后世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研究》2010,(3):18-18
“做中学”理论是由杜威(john dewey)提出来的,他针对脱离实际生活经验、纯知识灌输的美国传统教育,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从做中学”的主张。他主张教学应当遵循以下步骤:  相似文献   

13.
怀特海,“过程哲学”的创始人,在多学科中颇有建树的大师级人物。他的教育哲学充满了深奥的“过程”、“机体”思想,他对教育问题的认识是他的过程哲学的具体化。他提出整合教育,塑造“智慧人”;提出教育节奏,重视教育过程;关注教育关联性,提出首创精神。怀特海的教育哲学思想对我国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切、达、成家”是刘咸炘在其“厚、雅、和”的“狭而严”的评文标准之下所提出的平而通之准。“切、达、成家”的提出,不仅有其自身因素,亦受章学诚影响。刘氏详细阐释了为文者“不切”“不达”“不成家”的原因,这既是他对自己评文标准的明晰,亦可以反观刘氏对文章写作的要求。而他对“文以载道”这一经典命题的辨析,不同于传统学人将“道”的范围狭窄化,且将作文者对“道”的理解作为“切、达、成家”的根本立足点。他所提出的这些要求,对于我们今天的作文者来说也值得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15.
庄子是先秦时期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学家。其自然哲学思想是我国哲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他提出了“气”,“化”,“道、三个哲学范畴,并初步提出了辩证法观点,他的哲学的性质是客观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16.
刘少奇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卓越的领导人之一,是我们党实事求是的忠实代表。虽然他与世长辞了,但是,他的实事求是的思想永远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了继承和发扬刘少奇实事求是的思想,本文就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作一简要概述。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刘少奇同志坚持实事求是思想的核心。他提出:“一切从实际出发”①,最主要的体现在他首先提出“毛泽东思想”的概念,在党的“七大”上进行宣传、贯彻,并正式载入史册。关于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17.
“言”与“行”,是孔子对人们立身处世中的思想和行为提出的指导性原则和主张。关于言,他认为,要“慎于言”,“言必有中”,“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强调加强品德修养足言语得当的前提,说话要讲究文采,反对花言巧语。关于行,他主张“敏于行”,强调“听其言而观其行”,行的目的是推行和实践他所提出的观念、原则和道德伦理规范。“言”与“行”二者的关系是统一的,但更强调和重视“行”,表现了他实践第一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在他的《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提出了生本教育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价值观、“高度尊重学生”的伦理观、“全面依靠学生”的行为观、“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的课程观等。其次,他提出了一套具有极强操作性的教学实施的方法论原则,比如“低入”、“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小组合作学习”等,在教学实验中已经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下对孔子教育思想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明 《宁夏教育》2005,(11):17-18
孔子是我国儒家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早在公元前六世纪他就提出。性相近,习相远”的观点,认为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观点,强调了教育的政治功能;他认为教师对自己的态度应是“学而不厌”,对学生的态度应是“诲人不倦”;还提出。温故知新”、“学而时习之”、“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有教无类”、。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相似文献   

20.
柳宗元在《零陵三亭记》中提出了“观游为政”的思想。本文对其提出这一思想的思想根源和现实环境作了深入探析,认为柳宗元奉行的儒家政治思想体系中的仁政思想,是他提出“观游为政”思想的思想基础;被贬永州,身为罪囚不能过问政事,是他提出“观游为政”思想的独特的现实环境。“观游为政”的思想体现了柳宗元对解决民生问题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