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特别关注丑,形成了否定自我和否定世界的两个基本审丑取向.他们描写丑的目的在于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2.
20世纪西方现代派学特别关注丑,形成了否定自我和否定世界的两个基本审丑取向。他们描写丑的目的在于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3.
在20世纪现代派学中,审丑取向代替了审美取向,丑与荒诞代替了崇高与滑稽,构成了奇特的非理性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4.
在20世纪现代派文学中,审丑取向代替了审美取向,丑与荒诞代替了崇高与滑稽,构成了奇特的非理性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5.
一对文学艺术作品的审美与审丑并不矛盾,审美与审丑是从不同的角度鉴赏评价文学艺术作品的哲学思考。英国16世纪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借剧中人物哈姆莱特之口赞叹:“人是多么了不起的杰作!理性是多么高贵!力量是多么无穷!仪表和举止是何等端庄!多么出色!论行动,多么象天使!论智慧多么象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之灵!”这是对人性美的淋漓尽致的赞美;法国哲学家巴斯卡尔则从另一个角度来观察社会,发现了人性恶。他认为:“人是怎样一种怪物啊!怎样的一种新颖!怎样的一种奇观!万物的法官,地上的低能儿,真理的宝库,充满了疑问和…  相似文献   

6.
《太原大学学报》2020,(3):73-79
西方现代后现代语境下的审美转向使丑彻底取代美的独尊地位,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声势浩大的审丑思潮,很大程度上促进中国当代文学创作进入审丑时代。中国当代文学的审美趣味呈现出由审美转向审丑最后走向嗜丑的发展趋势。丑学视野下探究西方20世纪审丑思潮与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及审美趣味嬗变的内在互动,对思考中国当代文学审美理念的建构和丑学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8.
9.
20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中的荒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荒诞”是20世纪西方历史语境中的一个独特现象,在现代派学中有集中而深刻的表现,现代派学中既有荒诞人生的种种表现,也有对荒诞的反抗和超越。就美学意义而言,现代派学中的荒诞是对传统悲剧、喜剧的突破,是喜剧性的形式和人类处于困境中的悲剧性内容的结合。  相似文献   

10.
18、19世纪是西方音乐发展最为辉煌的两个世纪。当19世纪末浪漫主义音乐的火焰在欧洲逐渐熄灭的时候。人们似乎再也找不到创作的源泉了。20世纪西方音乐创作走上了一条较之以前不同的道路,其音乐的多元化折射出复杂多变的时代足迹。今天,怎样看待20世纪西方音乐,它将会给以后的音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是伟大的融合时代。20世纪西方戏剧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特征是1.强烈的反传统色彩和超前的创新精神;2.独特的多元化格局渐趋一统;3.“戏剧”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纯戏剧走向高度的戏剧融合;4.悲剧喜剧化,喜剧悲剧化;5.由具象走向抽象;6.戏剧主题的全人类性;7.特别注重对戏剧表演形式的探索,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演剧风格;8.导演的权威日益膨胀,取代了剧作家的统治地位;9.大量借鉴和吸收电影的手法;10.具有浓重的现实主义的基本底色。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是高等教育大发展的世纪,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在大学理念发展中表现出的多元性,开放性,终身性,平等性,民主性,完整性,系统性等特征,既是大学教育历史演进的结果,也是社会,国家,群体和个人对实现大学教育现代化的理想追求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现代性(现代派)是批评界和理论界持续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而关于“现代派”与“伪现代派”讨论,更是其中较甚激辩的一项议题,这种讨论充分体现了文学界对现代派、民族派、世界性甚至是大众化的多种诉求,有助于纠正中国现代汉字发展中偏颇和混乱状况,此次讨论既是对新中国27年文学经验教训的反思和清理,也是对后来文学发展走向的导引。  相似文献   

14.
戴玉英 《现代语文》2005,(12):45-45
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中期,由于二次世界大战的浩劫、经济危机的频繁,西方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化.严重的异化现实以及复杂的社会矛盾是产生现代派文学的重要社会条件.现代派作家们用手中的笔对当时的异化现象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并对人们的灵魂进行了严肃的剖析,使人们认识到了危机社会中全面异化了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切作家的创作都与客观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切文学现象都不可能是没有某种社会内容的无源之水.现代派文学中异化现象的产生也有深刻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15.
西方音乐作为世界音乐的重要组成,具有独特的性能,始于中世纪,经过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主义时期等时期的不断演变和完善,到了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晚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尽管西方音乐的音乐情感越来越趋向于大众化,但是其独有的宗教情感特色一直以来在西方音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难发现,宗教音乐在西方音乐中占据着较大的比重,这主要是因为大量的作曲家都曾创作过宗教音乐。  相似文献   

16.
狂悖与务虚:20世纪西方文学总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条原理可以为宏观界定20世纪西方文学提供一条新的思路。本文着重从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这三个部分论汪20世纪西方文学的总特征是狂悖与务虚。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思潮 ,自五四时期的兼容现代派文学因素 ,2 0年代中期的与现代派文学互相渗透 ,到 30年代各自在相互疏离中走向成熟 ,直到 4 0年代由新浪漫派小说推进了与现代派文学的融合等 ,其发展过程相当程度地受到在西方相继出现的这两种思潮在中国的共时性影响。同时 ,中国浪漫主义者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 ,很容易循内面表现的原则深入到人的潜意识 ,从而走向现代主义。浪漫主义文学借鉴现代派诗的意象艺术和现代派小说的直觉表现 ,因意象艺术和直觉表现在中国文学史上源远流长 ,它们成为连接浪漫主义与现代派文学的艺术媒介 ,也就决定了中国现代浪漫主义的民族特色 ,即它是开放性的 ,比西方浪漫主义调子低沉 ,它与现代派文学的边界有点模糊。这些促成了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思潮在 2 0年代末、4 0年代和80年代中后期三次向现代派文学分流。最后一次分流是在新时期初浪漫主义短暂回归后 ,人们因信仰危机开始反思个体存在的意义 ,体验到荒谬感 ,从而使浪漫主义超越了自身而整体性地汇入了现代派文学潮流中 ,作为思潮的浪漫主义至此画上了句号。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西方音乐与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斯特拉文斯的才智和音乐想像力是极为广阔的,梅西安称他为“有一千零一种灵感的作曲家”。  相似文献   

19.
20.
20世纪上半期,在西方汉学亟须发展的态势下,中国留学生在海外勉力承担汉语与中国文化教学任务,为各国汉学家充当助手,提供中译外的中国典籍翻译帮助,助力各国汉学的中文文献资料建设,撰写中国题材的学术学位论文,为西方汉学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所做工作,已成为西方汉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成为近代中西文化关系史上的盛事美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