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舜南巡,崩于苍梧,葬之九疑之后,九疑、零陵之名便进入史册,尔后,便有潇湘、永州等称,柳宗元因革新失败,贬滴永州,作《永州八记》,从此,永州之名远播域内外,并成为中国化的一大重镇,易先根先生受潇湘人精神之熏,探舜迹古道,访柳、元遗踪,抒心中情怀,其最近结集出版的《潇湘夜雨》分6辑对永州的奇山异水、名人逸事进行了稽考与描摹,是一部讴歌潇湘大地的力作。  相似文献   

2.
所谓“潇湘文学”,可以泛指一切以湖南的人、地、事物为题材的文学作品、神话传说以及引喻联想,潇湘二水会流之处的永州是潇湘文学的写作重镇,代表作家即为柳宗元。柳宗元谪居永州的十年期间,创作的文学作品为其一生其他时期之冠。他一方面承袭屈原楚辞的传统,哀感自身;另一方面也因游历永州山水而体悟人生,笔者曾经探讨潇湘文学的意象情境,归纳出“恨别思归”与“和美自得”两种类型,柳宗元的永州文学作品正是体现了这两种意象情境的绝佳范例。受到潇湘文学影响而产生的潇湘图绘以“潇湘八景图”最为称著,“潇湘八景”之一的“江天暮雪”与柳宗元的《江雪》诗息息相关,研究潇湘山水画不可忽略柳宗元的重要性,因此,便将柳宗元置于潇湘文学与图绘的脉络中一并思考,以期突显柳宗元在“潇湘”母题创作中承先启后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所谓"潇湘文学",可以泛指一切以湖南的人、地、事物为题材的文学作品、神话传说以及引喻联想,潇湘二水会流之处的永州是潇湘文学的写作重镇,代表作家即为柳宗元.柳宗元谪居永州的十年期间,创作的文学作品为其一生其他时期之冠.他一方面承袭屈原楚辞的传统,哀感自身;另一方面也因游历永州山水而体悟人生,笔者曾经探讨潇湘文学的意象情境,归纳出"恨别思归"与"和美自得"两种类型,柳宗元的永州文学作品正是体现了这两种意象情境的绝佳范例.受到潇湘文学影响而产生的潇湘图绘以"潇湘八景图"最为称著,"潇湘八景"之一的"江天暮雪"与柳宗元的<江雪>诗息息相关,研究潇湘山水画不可忽略柳宗元的重要性,因此,便将柳宗元置于潇湘文学与图绘的脉络中一并思考,以期突显柳宗元在"潇湘"母题创作中承先启后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所谓“潇湘文学”,可以泛指一切以湖南的人、地、事物为题材的文学作品,神话传说以及引喻联想,潇湘二水会流之处的永州是潇湘文学《的写作重镇,代表作家即为柳宗元。柳宗元谪居永州的十年期间,创作的文学作品为其一生其他时期之冠。他一方面承袭屈原楚辞的传统,哀感自身;另一方面也因游历永州山水而体悟人生,笔者曾经探讨潇湘文学的意象情境,归纳出“恨别思归”与“和美自得”两种类型,柳宗元的永州文学作品正是体现了这两种意象情境的绝佳范例。受到潇湘文学影响而产生的潇湘图绘以“潇湘八景图”最为称著,“潇湘八景”之一的“江天暮雪”与柳宗元的《江雪》诗息息相关,研究潇湘山水画不可忽略柳宗元的重要性,因此,便将柳宗元置于潇湘文学与图绘的脉络中一并思考,以期突显柳宗元在“潇湘”母题创作中承先启后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清代广陵江昱所著《潇湘听雨录》,是编订其寓居湖南八年间的见闻、笔疏而成,多用考据之法,具有综合性的文化研究性质。全书共八卷,近四万字,其中对永州不乏笔墨,包括物产、气候、景致、人物事迹等内容,多有记述及评论,有助于永州地方文化研究之参考。《潇湘听雨录》原书经作者排录点校,已列入《湖湘文库》即将出版。  相似文献   

6.
清代广陵江昱所著《潇湘听雨录》,是编订其寓居湖南八年间的见闻、笔疏而成,多用考据之法,具有综合性的文化研究性质。全书共八卷,近四万字,其中对永州不乏笔墨,包括物产、气候、景致、人物事迹等内容,多有记述及评论,有助于永州地方文化研究之参考。《潇湘听雨录》原书经作者排录点校,已列入《湖湘文库》即将出版。  相似文献   

7.
潇湘,原是湘江的别称,最早见于《山海经·中山经》:“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罗含《湘中记》:“湘川清照五六丈,是纳潇湘之名矣。”  相似文献   

8.
新出《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越南所藏编)》收录有18世纪越南使者黎贵惇所作咏《潇湘百咏》绝句一百首,其中永州23首,衡阳14首,株洲6首,湘潭13首,长沙36首、岳阳8首。吟咏山水景观,追忆贤哲人物,以诗歌的形式对潇湘文化给予整体描述,是湖南地方文学史上的难得之作。  相似文献   

9.
新出《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越南所藏编)》收录有18世纪越南使者黎贵惇所作咏《潇湘百咏》绝句一百首,其中永州23首,衡阳14首,株洲6首,湘潭13首,长沙36首、岳阳8首。吟咏山水景观,追忆贤哲人物,以诗歌的形式对潇湘文化给予整体描述,是湖南地方文学史上的难得之作。  相似文献   

10.
一年前的一个晚上,接到唐曾孝老先生的电话,说他准备编辑一本有关描写永州山水的散文集,要我与几位前辈联系一下,看他们是否有这方面的稿子?于是,我便与几位教授联系,从杜方智教授处获得一篇写道县月岩的文章——《月岩之奇》(曾刊于《人民日报》海外版),便复印下来,交予了唐曾孝老先生。尔后,虽有些许消息,但我还是未曾有多少指望。因为在当下社会,要出版一本书,没有经费基础,那只能是一种痴人说梦、纸上谈兵。但在此让惊讶的是,在唐曾孝先生的极力倡导与多方奔波下,《潇湘如画》一书不仅得以如期出版,而且从文章内容到封面装帧,从版式设计…  相似文献   

11.
千古潇湘,令人畅想,令人神往。古往今来,华夏神州,以一个词汇冠戴不同地理和人文区域的有很多,如巴蜀、吴越、荆楚、江南、塞北等等,潇湘与它们比肩而立,其形胜之美,其内涵之丰,更令万千文人墨客、才子俊彦情有独钟,魂牵梦绕。人人都说潇湘好,潇湘难写是精神。蒋显礼、周鼎安、张卓琳三位文化人站在世纪的观景台上,出于对故园的无限热爱,用心与情铸就的《锦绣潇湘·走近永州》一书,尽道潇湘之美妙、永州之美好。捧读这本刚刚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书,我们感到大气、厚重、精美。?首先是大视角。《锦绣潇湘·走近永州》呈现出恢宏的历史空…  相似文献   

12.
潇湘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甚为深远,但在过去的文化界定中,“潇湘”一词大多有两种涵义,其一是广义上的称呼,即洞庭以南,五岭以北的整个湖南地域。其二是狭义上的称呼,即指湘江上游与潇水流域内的永州地区。由于广义上的“潇湘”已被“湖湘”所代之,湖湘文化早已被许多研究者所关注。而狭义上的“潇湘”流域所孕育的“潇湘文学”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潇湘文化”,其研究者寥若晨星。但是,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永州地域内的文学艺术却是辉煌灿烂,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13.
王船山的《潇湘怨词》分为《潇湘小八景词》、《潇湘大八景词》及《潇湘十景词》三组,其山水文化一方面为山水与景观文化,体现船山对家乡湖南的情愫。另外一方面为山水与隐逸文化,即船山在面对国家灭亡时发出的黍离之悲。  相似文献   

14.
潇湘史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潇湘”,它是一个多么令人神往的名词,连曹雪芹写《红楼梦》,也没把它放过,使他笔下的林妹妹,住在别有风味的“潇湘馆”。 潇湘一词,见《山海经》:“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东晋郭璞在《中山经》注中明确指出潇为水名,但他不知道潇水在何地,只是慨叹说:“所在未详也。”一百五十年后,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湘水注》中说:潇者,水清深也。把潇字当作形容词,因而将“潇湘”解作清深的湘水,这样潇湘实指湘江一水而言了。今天的潇水,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古地图》上,标明为“深水”,自九嶷山舜庙(秦汉时舜庙在今  相似文献   

15.
零陵是中国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申名、沿革、地位、潇湘、名贤、流寓、经济,凡七记以彰显零陵古城之时空、人文的故事,让我们朝朝暮暮生活其间的人们,亦或心向往之的人们认识她非凡而富有诗意的过去。因舜葬九疑,零陵、永州一地二名蕴含着人们对舜德的怀念。她至今已有3000余年历史。零陵古城前身为泉陵古城,创建于公元前124年,农历六月二十六日是她的生日,至今已有2129年历史。零陵郡始置于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辖7县4侯国,土地面积达9万余平方公里,是今天永州市面积的四倍。零陵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湘桂粤通衢,地位极其显赫,有楚南大都会之称。零陵山川秀美,氏风淳朴。潇湘二水会合于斯,由二妃南征而引发湘君、湘灵鼓瑟的故事,经3000余年衍化熔铸成了中国一个超级文化符号,从而进入中华民族文化记忆的“集体无意识”。零陵又是历代祭祀舜帝陵大员、为官者、贬谪者及其文化伟人的会聚之地,重教古风绵长,人才辈出,思想学术、文化艺术瑰宝绚丽多彩,理所当然成为一座中国名符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城。  相似文献   

16.
《潇湘文学散论》是杨金砖先生于2008年出版的一部有关潇湘文学方面的论文集,全书共分为三辑:即“文学潇湘”、“潇湘情怀”、“在水一方”。尤其是在第一辑中对潇湘文学的源流、发展过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湘妃和虞舜的感情传说是中国最早的爱情故事。这个故事反映在今传最古老的典籍《尚书》、《山海经》、《孟子》、《楚辞》、《史记》、《列女传》等六大系文献中。在公元前1世纪的西汉时期汇编的《列女传》中,湘妃故事被列在100余篇传记的首位,称为“元始二妃”,在发生的时间和编载的时间上都是最早的。永州潇湘庙是湘江沿岸迄今仅存的湘妃庙之一,文章对庙宇沿革及其碑刻等作了初步考察。  相似文献   

18.
永州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如何对永州旅游形象进行定位成为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文章基于多年对永州历史文化底蕴和自然生态景观的探究,认为永州旅游形象可用“潇湘胜地,山水永州”采概括定位。  相似文献   

19.
2003年12月24日上午,在永州市电业局12楼会议室召开了《潇湘如画》一书的出版发行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党政领导、该书作者、评论界人士、文艺界代表、电业局领导及媒体成员等20余人。 《潇湘如画》一书由唐曾孝先生发起,历经一年,共遴选出了13位作家的57篇散文,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的出版,可谓是永州散文界的一次大检阅,并对宣传永州、推介永州必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座谈会上,市委副书记周永亮先生率先发言,对《潇湘如画》一书的出版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潇湘如画》一书的出版,是永州文化界的一件喜事,它凝聚了永州市新老…  相似文献   

20.
永州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如何对永州旅游形象进行定位成为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文章基于多年对永州历史文化底蕴和自然生态景观的探究,认为永州旅游形象可用“潇湘胜地,山水永州”来概括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