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新课准要求:“能用普通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可见朗读对学生语感的培养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方面,学生朗读习惯的养成和朗读能力的提高是小学朗读训练的重要目标。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朗读训练呢? 一、在朗读训练中引导学生理解语意  相似文献   

4.
庞月珍 《新疆教育》2012,(16):203-203
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我们必须转变观念,从应试教学转变过来,把教学立足点转移到以读为主的教学实践上来。将朗读训练贯穿于阅读教学始终,落实到每个环节,做到学前读,学中读,学后读。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5.
刘雪更 《新疆教育》2013,(7):141-141
在语文教学上,朗读占有重的地位。尤其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显得更为重和不容忽视。朗读,就是用清晰响亮的标准语音有感情地朗读出文章来,是将书面语言通过声音加工成生动活泼的口语,是多种感官参与的活动,有利于小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发展语言,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不读,学生就无法熟悉文章,感悟文章,理解文章。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对于学生朗的读指导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朗读是感知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朗读能领会词语含义,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要保证朗读时间。语文课应该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朗读,使之从初读、细读到精读,从初步感知、整体感知到深入体会。如教学《爬山虎的脚》,教师让学生首先快速默读课文,然后大声地朗读重点段,在“通过朗读,你读懂了什么?”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又对重点语句进行反复朗读,仔细揣摩。要讲究朗读形式。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和年龄特点,设计齐读、小组读、配乐读、表演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让孩子们可以大声地读,也可以轻声地读,还可以圈圈点点地读;让他们把认…  相似文献   

7.
朗读是小学语文课程学习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功,语文课堂上学生郎朗的读书声是小学校园里特有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古人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将那些优秀的文学作品通过声情并茂的语言、绘声绘色地传达出来,才能真正实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训练。朗读训练不仅能促进学生边读边想,理解课文内容,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新课标要求各年级朗读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那么学生怎样才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呢?  相似文献   

9.
朗读教学对训练普通话有很好的作用和效果。教师一方面要切合当地方言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要采用合适的朗读训练方法、策略。坚持是运用朗读训练提高普及普通话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11.
刘小林 《湖南教育》2005,(10):21-21
朗读有助于提高语感的直觉性。语感的直觉性指对言语的顿悟,它超越、省略了中间的分析、推断与验证的具体环节。目前的语文教学比较重视词义的落实、语法的规范、逻辑的严密等,这固然有其科学性,但人们在实际运用语言时是很少完全依据词语的理性含义或一些语法规则的。更何况我们的汉语是一种“神摄”而非“形摄”的语言,如果死死抱住语法规则不放的话,在现实生活中是行不通的。实际运用语言时主要还是凭语感。说得更确切一些,是凭语感的直觉性。教学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时,诗中有这么两句“:……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  相似文献   

12.
朗读是教师最基本的教学手段之一,朗读就是字音清楚,声音响亮地读,它是将书面语言再现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创造。朗读既能增强学生的语感,又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作者的写作意图,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除了要充分发挥语文课堂中对学生识字的功能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功能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用科学而合理的方法让学生进行朗读,不但符合语文的教学规律和要求,而且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特点,因而它对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强化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情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在结合自己从事语文教学体会的基础上,对语文课堂中的朗读问题作一浅析。小学语文课堂中朗读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同时又是综合性的,因为这些作用是交叉在一起的,它们共同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但从主要性的角度来分析,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朗读是小学生语文课堂最基本的训练  相似文献   

14.
朗读就是运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变文字这种抽象的视觉信息为丰富的听觉信息。如果写文章是一种创造,朗读可以说是一种再创造。  相似文献   

15.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直接的感受、领悟、把握一种能力。语感是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是思想认识通向作者心灵的桥梁,是训练学生感知语言之精妙、洞察语言之精髓、把握语言之理趣的金钥匙。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中朗读的首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言语经验的习得是培养语感最主要的途径。培养学生的语感,就是要通过长期的、大量的、反复的、规范的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不断使外在的语言内容和形式内化为学生对言语的敏锐的直觉能力。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在阅读教学中应着力加强朗读训练。  相似文献   

17.
语感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是语文能力的核心,而朗读训练又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重要手段,它对语感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加强朗读训练与语感培养。这是《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是语文教学的需要。在语文教学中,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就必须以读为本,以朗读为依托,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小学语文课本所选的文章,大多文质兼美,适合朗读。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重视朗读,抓住并努力抓好朗读至关重要。结合教学实际,我将从"理解内容,感受语感;激发情感,突出语感;加强训练,培养语感"这三个方面阐述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抓好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相似文献   

18.
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叶圣陶先生也说:“一个人即使不预备鉴赏艺术,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对于培养小学生待人处事接物都有用处。为了鉴赏文章表达艺术,训练语感更是基本的准备,有了这种准备,才可以通过文字的桥梁,和作者的心灵相契合。”语感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而朗读训练是语感培养的重要手段,它对语感培养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可见,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加强朗读训练和语感培养。然而,如何深入理解朗读训练和语感培养并付诸实践,是语文教学研究工作的一个历久而弥新的课题。本文就朗读训练对语感培养的主要作用、两者相互关系及实践的教学方法简述以下看法。  相似文献   

19.
林荣贵 《成才之路》2011,(35):28-28
所谓朗读是指学生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朗读教学则是指如何引导学生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新的课程标准规定1—2年级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4年级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6年级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书声琅琅,被教学名家列为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一要义。目前朗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相似文献   

20.
在朗读训练中,许多教师只重视朗读技巧的训练,而忽视了语感训练。其实语感训练才是掌握朗读技巧的根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