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论述了容宏对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贡献:首倡通过留学教育培养新式人才的思想;较为成功地组织了百余名幼童赴美留学。  相似文献   

2.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论述了容闳对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贡献:首倡通过留学教育培养新式人才的思想;较为成功地组织了百余名幼童赴美留学。  相似文献   

3.
容宏的教育救国实践、教育近代化主张,尤其是其关于留学教育的思想,反映了时代发展的趋势;对其受到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消极影响不能苛求。其事迹启示致力于先进化前进方面的当代人正确处理中西化关系。  相似文献   

4.
容闳(1828-1912)是近代中国第一位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人.在半个多世纪里,一直与时俱进,并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做出了许多独特的贡献.无论是他的思想,还是实践活动,都以强烈的爱国主义为核心,充分表达了一个爱国学子的赤诚之心.  相似文献   

5.
容闳作为鸦片战争以后第一个到西方接受西学的最早的中国人之一,作为第一个留美毕业生,他的一生是为寻找中国近代化而不断探索的一生。对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和贡献表现为提倡并促成中国教育的近代化、探索中国工业的近代化,探索中国近代的民主政治等三个方面,本文试图嗣绕容闳对中国教育近代化探索的具体表现和贡献作一尝试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容闳是近代中国教育救国思想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普及西式教育,提高全民素质,积极倡导和促成幼童赴美留学,开一代新风,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王宏德 《文教资料》2011,(9):119-121
容闳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先驱,是耸立在中国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型的一座丰碑。他的教育计划由其读大学期间便开始形成并最终得到实行。然而由于清朝廷的局限,当清朝廷决意撤销中国幼童出洋肄业局时,容闳也无法挽回其教育计划中途夭折的命运。  相似文献   

8.
近代中国留学教育肇始于容闳所倡导的留美幼童的派遣,其后派遣学生留欧,至清末又出现留学日本潮.容闳的故乡今珠海地区是中国留学教育的主要发祥地,它对中国留学教育文化的发展贡献殊多.近代中国是一个不断遭到列强侵略的国家,近代中国文化的发展与整合在面向世界、学习西方的同时,一直怀有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诉求.近代中国留学教育和留学文化作为近代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内涵和突出表征,始终显现出开放性和民族性兼具的特色.而容闳和被称为"容闳的'美国人'的"留美幼童们,他们回国后输入"西洋之学术","介绍西方科技到中国",为"中国追求现代化"和"复兴中国"作出了重要贡献.这实际是中国留学教育和留学文化所具特色的人格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10.
11.
留学事务所对他是如此的亲切,花费他如此多的心血,其中凝聚着他对祖国最强烈的爱国愿望——因为他从头到脚、身上每一根神经纤维都是爱国的。他热爱中国,信赖中国,确信中国会有灿烂  相似文献   

12.
容闳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毕业于美国一流大学的留学生,他为了中国的自强与发展奔走呼号了一生。但作为一个徘徊在中西边缘的人物,容闳与现实中的中国,总是在若即若离之间。尽管边缘人的境遇使容闳的救亡道路颇为曲折,然而终其一生,容闳始终都能紧跟时代潮流,执著地探索救国的真理。  相似文献   

13.
容闳是近代中国最早的留美学生之一。他从耶鲁大学毕业后,放弃舒适豪华的西方生活,立志终生献身于西学东渐,“维新中国”。从他回归祖国探索救国救民开始,历经教育救国、变法立国,直至晚年投向革命,始终渗透着容闳的一颗爱国之心。这正是容闳的伟大之处,也是值得我们这一代人和后辈继承发扬的。  相似文献   

14.
<西学东渐记>是展示容闳社会和教育思想以及历史贡献的重要窗口.从事"西学东渐"事业和促进中国文明富强是他终生追求的社会理想,以图实现"维新中国"的人生志愿.这种社会理想贯穿于他所从事的社会、政治和教育实践的全部活动.容闳的社会理想及其社会、政治和教育实践开创了中国社会和教育近代化的新路径,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与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我国历史研究的深入和学术水平的提高,历史人物传记受到人们的重视,涌现出一批较有价值的著作。由河北教育出版社最近推出的李喜所同志的新作《容闳——中国留学生之父》(以下简称《容传》)即为其中之一。学术研究贵有新意,新意和科学应是和谐和完美的统一。《容传》力求科学,刻意求新,读来令人耳目一新。首先,《容传》不是从已有的结论出发,摒弃先入为主的偏见,通过对大量史料客观、综合的分析,论从史出,给容闳一生以恰当的评述。容闳基本是一位与中国近代史相始终的历史人物。他经历过鸦片战争的硝烟,考察过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参加过洋务运动,支持过康有为,梁启超的戊戌维新,和孙中山亦  相似文献   

16.
韩浩 《教育探索》2006,(10):72-73
容闳从自己所受的西方教育中亲身体会到东西方文明的差异,认为当时只有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思想理念、科学技术,才能使中国强盛。经过多方努力,他促成了幼童赴美留学,开创了中国公派留学生之先河。容闳一生的追求与实践对当今我国的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容闳是近代中国系统接受西方教育的第一人,一生在中美“两栖”。他认为当时中国贫弱危殆的症结有三:一是政治腐败,二是教育落后,三是外力入侵,其认识出自直观感受但亦不断深化。在太平天国革命、洋务运动、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四个时期,容闳尽力以“供赞画、任交涉”的方式报效祖国,推动中国的改革和发展。但容闳对于中美两国,都处于“边际人”地位,对中国国情缺乏深入了解,设想亦难免脱离实际,又不为晚清当局信任和重用,美国有关人士对其亦显出轻视,故其赞画、交涉多未能奏效。但容闳一心报国、无怨无悔的崇高精神值得后人钦佩与发扬  相似文献   

18.
陈友松教授在20世纪30年代撰写中国第一部教育财政专著,在中国首次运用现代教育财政的系统理论和方法分析中国教育财政状况,最早在中国翻译西方教育财政学专著.他是中国现代教育财政学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19.
《留学生》2011,(1):17-17
在早餐桌上,容永成一边等待他的外孙女下楼与他共进早餐.一边跟我聊起关于祖上的那些故事。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代留学教育发端于19世纪70年代,是中国近代走向世界,学习西方科学文化的全新形式,是中国近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倡导者是晚清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教育家容闳。一、容闳的青少年时期容闳(1828~1912)生于广东省珠海市南屏镇,他出身贫寒,父亲过早去世,12岁时开始贩卖糖果以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