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不是老师     
我作为基层部队的写作爱好者到军队出版社“帮助工作”,出发之前部队领导嘱咐我说:“文化单位,有职务的称职务,没职务的称老师.”但到了出版社以后,很多编辑都明确反对我喊他们老师,他们说就喊编辑行了,直接喊名字也行.我以为他们是客气,坚持喊老师.他们越摇头叹息,我越认为他们是客气.后来,他们都喊我老师:唐老师.这事困扰了我好长时间.  相似文献   

2.
万建中 《教师》2008,(24):52-52
所谓“学困生”是指品行较差或学业有困难而需要帮助的学生,他们大多表现为缺乏自信、学习被动、态度不端正、习惯欠佳、方法欠妥,对完成学习任务有一定的困难。对于这些学生,部分家长和老师不能正确对待“学困生”的暂时落后,有的甚至对他们放任不管。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是极其错误的。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他们更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重视。那么,到底该怎样去帮助这些“学困生”呢?笔者从工作实践中得出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3.
“要做好班主任,一定要做全班学生的贴心人。”这个道理我以前虽也知道,但感受最深,还是在当高二(4)班班主任这一年。高二(4)班是这个年级中学习基础较差、后进同学较多的一个班。刚接班时,不少教师为我担心,同学对我也不太信任,有些上进性较强的学生想转班,有些家长当着我的面说:“看来学校把这个班放弃了。”但学校领导给了我支持和力量,多次对我讲:“做四班的班主任困难是多的,但我们相信你能做好,因为你熟悉他们,热爱他们。”的确,我打心眼里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学生。我想,班级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人人都有一颗  相似文献   

4.
各地学校普遍开展了总路线学习,但是有少数教师在学习中存在一些不正确看法。例如:“我们是教师,不是私营工商业和小农,他们要改造,教师用不着改造。”也有人认为:“日子愈过愈好了,可惜我们年纪越过越老,劲头愈过愈差了。”更有人认为:“横竖有英明的领袖毛主席的正确领导,我们可以等待社会主义社会的到来。”这些错误思想必须及时纠正,因为总路线是国家过渡时期各项工作的灯塔,任何工作离开了它,就会迷失方向、犯错误。我们有一位高级老师会向儿童说:“一个人从小好好学习,才有一生的幸福,才有资格做“大事”。不然就是“泥到裤子水到腰”,吃苦一世。“有一次我问弟弟:“你长大了要做一个什麽人?”他马上告诉我:“做工程师、航空驾驶员、或者跟你学习做人民教师。”接着我又问:“做一个农业劳动模范、拖拉机手不是很好吗?”但是他一点也不理睬我。这充分说明了儿童轻视农业劳动,完全是在教师的主导思想下培养起来的。也有些学校,对儿童进行劳动教育时,仅仅停留在扫  相似文献   

5.
前些天,一位老师询问,“体罚”是好还是不好?笔者无法明确回答“好”或“不好”,只好说“善与恶只在一念之间”。但他的心里是有答案的,他说:“以前我认为不好,但我要花费比其他老师数倍的精力来做学生、家长的工作,效果还不一定好.弄得有些任课老师认为我缺乏带班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几十年来 ,在党的长期教育和各级领导与同志们的帮助下 ,以及一届届学生的鼓励和督促 ,我逐渐体会到了做老师的真谛 ,那就是坚持自我塑造 ,追求业务精湛 ,人格高尚。在我心里有些话几十年来是刻骨铭心的。比如说什么人才可以做老师呢 ?在汉朝的《韩诗外传》里韩婴讲过“智如泉涌 ,行可以为表仪者 ,人师也” ,也就是说做老师应该是智慧像泉水一样喷涌而出 ,思想言行都可以做学生的榜样。社会上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老师的 ,因此我就牢记住这句话 ,否则就丧失做一个老师的资格。做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什么最有力量 ?乌申斯基讲得非常清楚 :“在教…  相似文献   

7.
说句心里话──肖淑华自述收到编辑部的约稿信,心里很不安,总感到自己工作平平,没什么好“宣传”的。所谓“成绩”,都是份内的工作,是我应该做的。既然编辑部的老师向我约稿,我也想借此机会,说几句心里话。我叫肖淑华,45岁,现任黑龙江省巴彦县教委农民教育股股...  相似文献   

8.
一提到“阉割”,人们马上想到封建社会的太监,那是愚昧社会人性极度扭曲和变态的产物,现代文明社会“阉割”现象肯定早消失了。可是如果我问天下的父母、老师和领导:你“阉割”你子女、学生和部属的人性吗?绝大部分父母、老师和领导的回答肯定是“没有”,但事实上,有些父母、老师和领导肯定“阉割”了他们的子女、学生和部属的人性。我  相似文献   

9.
常听有些家长抱怨,“我家孩子,道理都给讲了一火车,可就是不听”。有的老师也说,“现在的学生,你晓之以理也好,动之以情也罢,他当时心服口服,感动不已;但一转眼,依然我行我素,说什么也白搭”。我自己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也深深体会到光凭说教往往收效甚微、事倍功半,更重要的是做。“做”有两层含义,一是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二是不但要向他们灌输正确的观念,还要通过严格细致的管理工作,引导和帮助他们落实到实际行动上。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无论是从书本上学来的还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知识,如果没有…  相似文献   

10.
在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只有注重寓思想教育于业务教学之中,教书育人才能充满生机。过去,由于对教书育人的认识不全面,我把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看成“份外事”,并且还认为:“完成教学任务本身就已经够吃力了,再去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负担太重,太花时间”。教书育人的实践使我体会到:首先,这是我们教师的“份内事”;其次,只要做有心人,把思想教育与业务教学结合  相似文献   

11.
逢年过节的时候,总要收到几个学生的来信或来电,他们有的在北京读书,有的在福建打工,他们说虽远在异乡,但永远不会忘记有我这样一位老师,我感到由衷的欣慰。那些成绩好的学生一走出中学校门近乎忘掉了老师,而这些挨过“整”的学生对老师却念念不忘,我想这与我过去能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帮助他们、教育他们有关。回想起转化他们的过程,我得到了很多的启示,班主任只有做学生的贴心人,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是谁拒绝去做知心朋友?有困难找警察,连小孩都知道,这种社会现象的根源是什么?是因为警察树立了为…  相似文献   

12.
在学校讨论工农子女为什么多数学习差的时候,有许多教师认为,这是由于教师缺乏阶级感情,对他们的学习没有热情关心。但有的也认为:“课是同样讲的,有些人就是差,有些人就是好,这能怪老师吗?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嘛!”说老实话,那时我在思想深处也是倾向于后一种看法的。讨论后,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做关心工农子女的学习的工作。第一次,我把成绩好的和差的几个贫、下中农子女找来面改作文,不想,却收到了出乎意料的结果,许多工农子女纷纷而来,或要求面改作文,或提出学习疑难,或反映学习困难  相似文献   

13.
在参加北京市课堂教学调研工作中,有二份学生反映的情况引起了我的注意。一份是某大学学生自办的小报上刊登的《从逃学说起》的文章,其主要观点是,有些老师讲课单调乏味,引不起学生兴趣,学生认为还不如自己到图书馆自学反倒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另一份是某大学的学生听课调查表反映该校老师“水平参差不齐,多数与高中老师无异,没有大学的味道;有些简直在混饭吃,书呆子,无用,不如让他们做其他工作,免得误人子弟”。学生反映的情况虽有片面、偏激之处,但也从某个侧面反映了某些高校课堂教学水平不高。从学生方面来看,有些学生学…  相似文献   

14.
只要是做过学生的人,对“家访”都不陌生,我们的学生时代,校园里就流行“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师去我家”的顺口溜。做学生的普遍害怕、反感老师家访,因为在学生的眼中,老师的家访就意味着告状。也正是由于这个,当我自己也成了老师的时候,对“家访”工作一直讳莫如深,没做过一次“家访”。尽管学校领导多次强调要做好家访工作,不少学生家长也欢迎我去他们家里看看。  相似文献   

15.
我是1960年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开始工作时,面对一大群不懂事的七、八岁的孩子,真不知该怎样组织和教育他们才好。在我摸索工作门径的时候,我清楚记得,《江苏教育》(小学版)上登载的象王兰老师的《我和新入学的孩子们》、华珍老师的《让新入学的儿童习惯学校生活》和常静老师的《我怎样做低年级的班主任》等文章,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使我的工作较快的步入了轨道。而后刊物上又出现了“班主任手记”等文章,这更加切合了我们新教师的需要。譬如我原来上早会、周会,总是干巴巴地重复讲  相似文献   

16.
“爱”是教育的出发点 ,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爱学生就要随时注意他们的情绪和表现 ,了解他们的困难和要求 ,适时地给他们以帮助 ,为他们排忧解难。在十多年的教学工作中 ,我深刻地体会到老师的光荣和责任的艰巨 ,在老师的手里 ,可以把一个学生随意放弃和毁掉 ,也可以把他培养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作为班主任教师 ,对四种特殊学生更应该关注。一是父母不全或是父母离异 ,重新组合家庭的 ;二是家庭不和睦的 ;三是家庭生活困难的 ;四是本人残疾或智能低下的。我观察到 ,一个班有学生流动 ,往往就是这四种人。要让每个学生入学后留得住 ,就要对…  相似文献   

17.
这道题的要求是:“下面每组句子中,只有一句没有语病,把它选出来”。对这道题,有的考生感到困难,不知从何下手。有的考生只凭自己的语感,虽然答对了,但是说不出理由。现在我们要对这些句子做一点分析,说明哪句对,哪句错,为什么。这样做对中学语文教学也许能有些帮助。第一组 (a)“英语广播讲座”之所以能给我很大的帮助,我认为把讲课和练习结合起来是它突出的优点。 (b)因为“英语广播讲座”能给我很大的帮助,所以我认为把讲课和练习结合起来是它突出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教师常被人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部分教师也的确是按工程师的职责,采用整齐划一的方法“塑造”着学生。比如要求学生绝对听话,不准学生怀疑领导的指示、权威的观点,学生做作业,必须按照老师教给的思路等等。学生照老师的想法做了,他们就小会表扬、大会奖励;学生没有这样做,老师就会想出种种办法“制服”他们,还美其名曰“教育帮助”。这样教出的学生的确不会给老师和社会惹麻烦,让专制的老师和领导可以放心施行自己的专制。但是,这种教育模式很难培养出真正的人才。因此,这种教育造成了学生怀疑精神和创造理念的缺失。我…  相似文献   

19.
我见到有些报刊和教育杂志在介绍优秀教师的教导工作经验时,强调教师和学生在一起,跟着学生为小鸡出壳而欢笑,为白兔病痛而流泪。使学生像个“小尾巴”似的,老是跟在老师的后面,甚至称呼老师为“妈妈”。他们认为孩子不但需要老师的爱,还需要“母爱”。  相似文献   

20.
只要有了爱,世界就不会孤独。爱对于教师尤为重要。因为,爱是开启教师工作大门的一把钥匙;爱是教师成功的一块基石;爱是教师迷惘时的一个指挥棒。今年我接任了初二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任务。我知道,让学生接受一个新老师无异于让孩子接受一个新妈妈。其次,他们会从各个方面来排斥我,一切都认为前任老师做得对。他们常说:“以前怎样怎样。”为此,我就没有提自己的教学要求。一切仍按前任老师的做,唯一的改变是作业量减少一半;而且也不批评他们,尽量按他们的意愿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