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中文自修》2004,(2):9-12
今天我们学习第五课,《母亲这样的女人》。这篇课文放在第一单元里面,我的感觉是——“一抹亮色”。为什么这么说?虽说本单元的主题是“平凡而普通”的人,但第一课《陈奂生上城》是以调侃的腔调刻画小人物的;第二课《老王》是沉痛的,黑色的;而第三课《项链》更是一个警醒与劝诫的小说。只有这一篇,从形  相似文献   

2.
小说的眼睛     
<正>绘画有眼,诗有“诗眼”,戏有“戏眼”。小说呢?是否也有一个聚积着作品的全部精神,并可从中解开整个艺术堂奥的眼睛呢?我曾经找到过一个小说的眼睛,就是《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中的伞。我在一次去北京的火车上遇到一对夫妻,由于女人比男人高出一头,受到车上人们的窃笑。但这对夫妻看上去却有种融融气息,使我骤然心动,产生了创作欲。  相似文献   

3.
鲁迅的小说“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所以,他作品基调是冷峻、灰暗的,人物是社会底层的(被损害、被侮辱),内容是苦难、血泪的,甚至是血腥的,但我们读鲁迅的小说。却又会发现他的许多作品中常常写到笑。《呐喊》《彷徨》二十五篇小说中,除《一件小事》外,几乎每篇小说都写到了笑,最多的有近二十处。如此悲惨的社会。苦难的人生,鲁迅为什么要在小说中经常写到笑呢?换句话说,其作品中的人物为什么要笑呢?笑什么呢?有什么可笑的呢?只要我们认真研读鲁迅的小说,就会发现这笑大多是麻木的笑、愚昧的笑、无聊的笑,或是无奈的笑、可悲的笑、带泪的笑。[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高中课本新教材第四册读本里选编了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的代表作《受戒》,读罢小说的人恐怕少不了要惊讶:这也算是小说?这明明是一篇有趣的散文嘛!除此而外,或许还有一种疑惑:这篇“小说”到底要写什么?  相似文献   

5.
王芸在2007年发表了三篇小说,《中篇小说选刊》第一期《黑色的蚯蚓》,第二期《虞兮虞兮》,《中国作家》第三期《T字路口》。纵观这几篇小说,我们发现,王芸非常善于表现女性,尤其是芸芸众生之中那些平凡的女性。张爱玲在《谈女人》中说:“在任何文化阶段中,女人还是女人。男子代表四季循环、土地、  相似文献   

6.
论电视剧《三国演义》对原著主题的理解与把握靳青万一、《三国演义》原著有无主题,其主要倾向是什么?关于小说《三国演义》的主题问题,历来有许多不同的认识。有的认为是“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有的认为是“拥刘反曹的封建正统观念”,有的认为是“突出宣...  相似文献   

7.
《四川教育》2009,(11):23-25
曾读过一本名为《十作家批判书》的书,其中有某君对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的批判。对于其文的观点,我未必赞同,但我的思想老停留在那句中心论点上——“《围城》里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小说”。这句话很有意味,小说里没有“小说”,却有其他的东西,那还是“小说”吗?  相似文献   

8.
论《寒夜》中曾树生的形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寒夜》出版整整半个世纪了,但今天读若它,小说中女主人公普树生仍给我带来强烈的感情震荡,我为她而悲愁和哭泣,感动和慨叹。我不能否认我或多或少是从女权主义理论出发来解读巴金的《寒夜》的,可是当曾树生活脱脱地浮现在我眼前时,是否用女权主义的观点来阐释她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比理论更有说服力的是曾树生这个形象本身已清楚明白地向人们言说“本体意义”上的女人,曾树生是个勇敢而坚定地追求幸福的入。要评析曾树生形象,首先需要解决一个问题,什么是“本体意义”上的女人?一个女性如果按她在社会与家庭的双重身份来看,在外…  相似文献   

9.
蔡康永 《课外阅读》2009,(16):45-45
“这有什么用?”几乎是很多爹娘最爱问的一个问题。“我想学舞台剧。”“这有什么用?”“我正在读《追忆似水年华》。”“这有什么用?”  相似文献   

10.
语文备课小资料(10则)“咸亨”是什么意思?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写了一个酒店,取名“咸亨”。“亨”是通、顺之意。“咸”是都、皆之意。“咸亨”就是皆通的意思。历史上唐高宗曾用“咸亨”作为年号,取其顺利而安泰之意;“咸亨”作为商名,对顾客来说,表明这是...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反党野心家江青为其“登基当女皇”大造舆论,她信口开河,发表了许多谬论,什么“母系社会就是女人掌权”,什么“男的要让位,女的来掌权”,什么“将来到共产主义还要变过来”“共产主义社会还有女皇”,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这些反动谬论究竟是什么货色?这派胡言乱语的背后又包藏着什么样的祸心呢?必须痛加揭露和批判。  相似文献   

12.
《男人这东西》展示给世人的到底是什么?男人和女人的感受重点显然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3.
提起鲁迅的小说,不能不提及这三位女性:《祝福》中的祥林嫂、《离婚》中的爱姑、《伤逝》中的子君。 我之所以称她们为“女性”,是因为她们和传统的“女人”是有所不同的。从文化层面来看,“女人”这一概念,由于千百年来的父权制道德标准的锤炼和渗透,已经具有了沁入人们意识、灵魂乃至日常机  相似文献   

14.
有些同学认为作文是“吹”出来、“编”出来的,每当写作文的时候,他们就挖空心思、搜肠刮肚地“胡吹”、“乱编”。还振振有词地说什么:“小说不都是‘吹’出来、‘编’出来的吗?”是的,小说、戏剧、童话、寓言这类文学作品,的确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但这种虚构并不是什么“胡吹”、“乱编”,而是作者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进行的艺术概括、艺术加工、艺术创造,编得像,让人信服。即使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不也让我们感到他们都是活生生的可爱的艺术形象吗?作为初学写文章的同学,偶而学写一点这类文学作品,借以发…  相似文献   

15.
这节课我们讨论刘心武的《班主任》和礼平的《晚霞消失的时候》。这两篇小说发表于“新时期文学”初期,而且当时都引起了“轰动效应”。但是,后来由于各种原因,《班主任》获得国家文学大奖,成为80年代的“经典作品”,《晚霞》则受到了指责,被归入“有争议作品”的行列。为什么同样引入瞩目的小说的命运竟然有如此之大的差别呢?或者说,透过它们,能否揭示出一些被当代文学史所忽略的问题?这可能是今天讨论的目的之一。另外,作为“伤痕文学”的主将之一,王蒙的小说《布礼》除了已有的文学史评价之外,是否还可以通过“细读”发现另一些东西,即一些更为细致的属于文学“文本”的秘密。为此,我们发表该文,借以引起朋友们的研究兴趣。[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最早把黑夜和女性联系起来的是《易经》。《易经》称“一阴一阳为之道”,白天是阳,黑夜是阴,男人是阳,女人是阴,黑夜和女性就是在“阴”这一层面上连接在了一起。到了八十年代,女诗人翟永明更是在女性主义意义上挖掘二的关系,她把那首《女人》组诗的序言部分命名为“黑夜意识”,以此呼唤女人自觉的独立的主体意识。池莉虽然没有在作品中刻意描写黑夜和女人,她笔下的黑夜和女人的关系也没有成为翟永明的“黑夜意识”的积极脚注,因此,我们不能随意用女性主义的理论进行涵盖,但是,在当代女性主义语境下对池莉小说中黑夜里的女性形象表现出的较为复杂的思想意蕴进行解读,实在是别有一番滋味。概括起来,池莉笔下的“黑夜意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维莱特》是夏洛特·勃朗特继《简·爱》后的又一个创作高峰。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了《维莱特》小说中两种“看”的模式,指出宗教信仰的男性特征,揭示小说对父权制的批判以及女人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批判。  相似文献   

18.
思思罗:海岛让你想到了什么? 啦啦猫:海盗?藏宝图?哥斯拉?大海怪?…… 思思罗:看来啦啦猫同学得了“幻想小说”综合症。说起海岛,思思罗首先想到了《鲁滨逊漂流记》,想到了坚强的鲁滨逊大叔。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天地》2011,(12):4-7
喜欢本刊连载的《梅琳:我的中国》,在本期,它就要“大结局”了。小说的主人公梅琳向自己提出过一个问题:长大成人究竟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20.
《善女人行品》由上海良友图书公司于1933年11月20日出版,是“良友文学丛书”的第1辑第9种。施蛰存说,根据编辑赵家璧的要求,他把1930年1月至1933年11月间写成的12篇专门“研究女人心理及行为的小说”汇集成了《善女人行品》,“本书各篇中所描绘的女性,几乎可以说是我近年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