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学风建设是一项创新的系统工程。优良的学风是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也是教育质量的重要内涵,是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关于新建本科院校学风建设的问题,着重从办学理念与特色选择、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课堂教学、强化质量管理和校园文化等方面阐述。  相似文献   

2.
教育创新包括了教育思想、教学内容、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模式的创新。通过强化化学实验即重视实验课、进行实验课设计、增设综合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培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与综合技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高等教育的应有义务,也有助于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有效获取知识、实现终身学习。然而,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因此,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从改革传统教育模式、创新教育理念入手,对办学思想、教育模式、学校管理进行创新,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的锻炼,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建立健全完善的激励机制,着力培养学生鲜明的个性,从而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养成。  相似文献   

4.
知识经济时代继续教育的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促使继续教育在适应中寻求发展,在发展中寻求创新.特别要在教育理念上继续强化继续教育,形成明确稳固的继续教育观念体系,促进观念创新;在教育模式上,实施多目标培养、多层次办学、多规格教育的综合性办学模式,促进办学模式创新;在教育内容上,不断更新知识与技能,突出最新科技成果和创新能力培养,促进教育内容创新.从而实现继续教育创新发展,以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5.
创新及创新能力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面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要,高校必须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构建新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文章在对我国高校当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和对策,即是: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创新人格和意识;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尊重学生个性,实施个性化教育;建设创造型师资队伍;构建个性化教育体系;营造良好校园文化,丰富课外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6.
创新及创新能力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面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要,高校必须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构建新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文章在对我国高校当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和对策,即是: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创新人格和意识;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尊重学生个性,实施个性化教育;建设创造型师资队伍;构建个性化教育体系;营造良好校园文化,丰富课外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7.
浅谈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增强综合国力的基础。其培养的人才,不仅具有先进的知识、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更应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因此,高职教育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办学特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方法,进行创造性的教学,保证教学效果;创新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校园文化必须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引进优秀企业文化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培养优良的职业素养,同时也是高职院校凸显办学特色的需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搭建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平台,为学生适应企业环境、形成合作精神、发挥创新能力,为学院赢得企业和社会的支持、自我发展提供了机会和条件。  相似文献   

9.
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是职校适应形势转变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的需要.本文对我校十一五课题之特色校园文化研究的子课题"体健"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现了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重大转变。大连民族学院自1998年5月开始,紧紧抓住高等教育改革的有利时机,积极探索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之路。目前已初步建立起适应学院改革和发展的后勤服务管理体制,为扩大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和长远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坚强的保证。一、把握原则,突出重点,是保证学生生活园区管理体制健康发展的关键。随着学院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生活园区已经成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优良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战场和前沿阵地。按照“三个…  相似文献   

11.
校园文化作为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资源和无形资产,日益成为职业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软实力"。在当今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转型与升级的大环境下,重新审视职业院校校园文化模式的误区,探究职业院校校园文化模式的科学定位,创新职业院校校园文化模式的思路、样式和品位,并形成具有职业特色的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对于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科学发展,并使之服务于行业、企业、区域经济和社会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如今校园创新实践逐渐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社团组织作为校园实践的一种形式,在各大高校盛行。文章基于Living Lab创新模式,以北京邮电大学移动生活俱乐部为例,从社团组织模式、团队建设等方面,描述了这一模式在校园实践中的应用。总结分析了社团建设在这一模式下的改革和创新。从Living Lab的角度,为校园实践寻找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低碳经济的本质内涵。传统文化对创新有重要影响。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良好的低碳经济创新品质,有助于形成融洽的低碳经济创新环境,并且其中蕴含许多有益于低碳经济创新的思维和方法。低碳经济境域下创新必须立足于国情.走适合我国国人思维模式、符合民族创新特色的低碳经济创新之路;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也必须与时俱进,与实现低碳经济创新相结合,只有这样传统文化和低碳经济创新才能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教育的不断普及,大学毕业生人数呈现出线性增长态势,这就使得大学生就业问题不断加剧,解决这一问题迫在眉睫。引导大学生创新和创业能够让就业难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然而,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中开展情况存在的问题仍然严重。积极的校园文化能够对学生成长起到促进作用,所以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应当注重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为学生营造更利于创新学习的环境,在正确的精神文化引导下找到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有效途径。文章针对两者的融合路径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创新创业教育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一般路径主要从开展内容和办学定位方面实现,与专业教育、校园文化、实践教育、素质教育、就业指导结合,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专业人才和创新人才为目标。重点从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创新创业讲座、创新创业师资、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课程教育和创新创业基金等路径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6.
创新思维是科学技术的思维品质,科技革命是创新思维的成果。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创新是科技发展的生命力所在。科技活动的创新思维有自己的活动模式及特征,创新思维有自己的精神品质及构成要素。创新将作为国家的基本生存方式与活动方式,创新的思维方式将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7.
创新力逐渐成为大学校本教学评价制度设计的重要因素。其中,回归教育本质是其主要特质,创新力维度是其构建的基本原则,而要构建以创新力导向的大学校本教学评价模式则需要树立大学自主的特色办学理念,营造以创新为价值取向的校本评价文化,组建合格的校本教学评价团队,建立有效的校本教学评价监控机制等。以创新力为导向的大学校本教学评价模式在推动大学自治与大学自由,形成鲜明办学特色;实施有效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培育大学创新力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红色文化资源是一种特色历史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和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是高校教育的应有之义和创新之举。梁弄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具有独特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价值,将其资源开发与保护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是发展新时代教育的必由之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以红色文化精神引领青年创新创业,积极探索"红色文化+创新创业"教学模式,用红色...  相似文献   

19.
创新思维是科学技术的思维品质,科技革命是创新思维的成果。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创新是科技发展的生命力所在。科技活动的创新思维有自己的活动模式及特征,创新思维有自己的精神品质及构成要素。创新将作为国家的基本生存方式与活动方式,创新的思维方式将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20.
校园文化是高等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以“校园文化品牌立项”的方式培育和弘扬校园文化,不但令大学的育人内涵更为深广,也促进了高校文化传承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