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人教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一文(第42页)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这样,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第一年秋,农业获得大丰收,产量比上年增产六倍多.这种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随后,在中央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相似文献   

2.
潘超 《成人教育》2016,(4):20-22
农村空心化以人口的空心化最为突出,农村中青年人口向城市转移,农业发展的人力资源中坚力量逐渐薄弱,农民荒问题严重,很多土地被摞荒或者粗放种植,农业发展面临着巨大困境.农村空心化为农村发展带来农民荒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农业规模化生产的机遇,破解农民荒问题、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生产,需要走农民兼业化和职业化的双元路径.在农村空心化背景下,对农民培育进行兼业化和职业化定位分析,将有助于解决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促进农业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19世纪美国西部家庭农场制度与传统农业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文明时代农业生产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农民家庭既是社会细胞又是经济细胞,家庭农业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同义语。而美国在西进运动中创办的家庭农场却与新的经济条件相结合,成为农业商品生产的基本经济组织。探讨美国家庭农业制度在西进运动中如何形成、创新、逐步完善,如何促使拓荒农民在一代人之间实现质变,从而使美国农业转变为现代经济的基础部门。  相似文献   

4.
一、农村职教必须从农业产业化切入 在我们通常所说的农民致富,农村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中,农民致富和农村城镇化属目标体系,而农业产业化则为生产方式,是效益主要产出点。一般将其模式简化为"农户+公司+市场"。这种模式符合我国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具体实情;是继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后我国农村的第三次重大变革,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生产方式。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上指出:"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  相似文献   

5.
下乡公司与家庭农场是旨在调试和改变农民家庭生产组织形式及资源配置状态两种不同的现代农业经营方式。近年来,由于外生型公司下乡对乡村治理的冲击,乡村治理存在现实困境:企业"吞噬"村庄,村委成为附庸;村委功能异化,村庄管理难以开展;地方政府权力下沉,村民自治进一步弱化;下乡公司缺乏吸纳功能,农民"兼业化"模式生存;下乡公司"非农化"建设,粮食安全难以保证。内生型家庭农场是目前乡村治理的政策选择,这种选择要求重视经济逻辑与社会逻辑结合,尊重自愿选择与自发演进,家庭农场与其他经营方式并存。  相似文献   

6.
周家蔚 《成人教育》2000,(11):20-20,23
每一个农民家庭,都是一个独立的生产单位,其生产经营直接关系到整个农业的发展。本文从这一视角,着力探讨了农村家庭与农民技术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阐明了良好和谐的家庭关系是农民技术教育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这直接导致了农村田地无人耕种的"农民荒"。"农民荒"表现为农业生产缺乏青壮年劳动力;农村土地撂荒严重;从而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就破解"农民荒"的两条可能路径而言,农民兼业化是破解"农民荒"的权宜之计,农民职业化方是破解"农民荒"的根本出路。然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一项长期工程,必须注重培育对象的选择,还应结合农村社会的实际情况,厘定培育重心。  相似文献   

8.
一、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的崛起 1.农民职业技术教育是顺应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而发展起来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急剧转变。在农村广袤的土地上,已形成了一个综合经营、多业兴旺,广大农民家庭和乡镇企业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农村产业结构的这种变化,促使农村的生产关系重新进行组合,广大农民家庭有的联产承包,有的专业生产,还有的走向联合,他们要发家致富,开始了商品生产;大量涌现的乡镇企业,把千百年来一直从事着粮食生产的劳动者,陆续地拉进自己的怀抱,让他们亦工、亦农、亦商,成为农村…  相似文献   

9.
家庭是农村的社会组织单元,也是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单元。农民家庭已经成为市场经济运行中企业化的微观经济单元,这一组织基础不仅要求农业经营坚持以家庭为基础,还将引导和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农业组织化的实现形式:家庭农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合论述了发展家庭农场是实现农业规模经济,提高农业生产力的科学选择,提出地权整合的家庭农场生成途径和制定《家庭农场法》、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现代家庭农场主、转移农民"让"出土地等针对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韩德亮 《成人教育》2014,34(10):57-59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农民比例较高,农民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做好农民教育工作能够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培养高素质农民一直以来都是农业工作者的目标,如何通过有效的手段推进农民教育工作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调查研究的关键是调查,调查数据直接影响研究工作,黑龙江省农村固定观察点从1984年建立以来做了大量调查工作,其调查数据完全能够支持对黑龙江省农民教育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按照中央对“三农”工作的要求,青州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小城镇建设,全面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下一步,应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立足优势,深入推进,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业现代化:资源约束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以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首要目标,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注重培育专业农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四大主体,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4.
潍坊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程度、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在对潍坊市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对策建议,旨在为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加速潍坊市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5.
县级人民政府是我国政权的基础,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是“三农”工作的直接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地位非常特殊,其角色与职能定位是否准确至关重要。随着我国工业化的逐步推进,农业与农村工作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干部思想带来了强烈的冲击。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县级政府如何适应农村工业化建设的要求转换职能,是当前亟待认真探索和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三农”问题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类社会问题,是对现代化进程中农民、农业、农村问题的一个总概括。市场机制的负面作用、政府现代化战略失误和不合理的土地制度是导致“三农”问题的主要原因。抑制市场机制的“马太效应”、正确把握汲取农业剩余的尺度、遵循人口流动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发展规划、废除不合理的土地制度和加大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力度是预防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17.
农村税费改革的实质是建立有利于农业和农民的收入分配制度,理顺国家、集体、农民个人的利益关系;改革的目的是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但在具体的改革进程中,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在阶段性成果之后逐渐彰显,改革之路还很艰难漫长。  相似文献   

18.
新疆财政农业支出、农业信贷投入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的均衡关系。财政农业支出的变动构成农民纯收入增长的因素,农民收入提高对农业信贷投入力度有影响。选用新疆1979~2009年的数据,基于VAR模型运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解等方法描述财政农业支出、农业信贷投入与农民收入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根据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民技术教育存在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农民参加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形式化现象严重等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农业生产的分散性。农业的专业化生产克服了分散生产的弊病,不仅可以提高农民参加技术教育的积极性,而且有助于形成农民普遍一致的技术需求,提高了技术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为农民技术教育作用的有效发挥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0.
山地农业生态脆弱性特征主要体现为农业自然灾害频繁,适宜耕种的土地具有稀缺性、农户居住空间和耕作空间的分散性等特征,并由此产生稀缺性效应、外部脆弱性效应和分散性效应。农业适应性的本质是克服山地农业的各种效应,实现山地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为实现这一目的,必须依靠政府的强力支持,以缓解山地农业的脆弱性,为山地农业适应性建设创造基础性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