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蘇軾是中國文化史上風華絶代的曠世奇才,是中國歷史上百科全書式的多才多藝的絶代天才。其實,蘇軾也是一代茶道專家、品茗高手、茶學高人,與茶文化結下了種種因緣。從茶壺、茶葉、茶水、茶詩、茶文、鬥茶、茶品與人品等角度審視、梳理,可以補充林語堂《蘇東坡傳》的一個缺失:"千古一人"蘇東坡確實是茶道高手、品茗高人。  相似文献   

2.
吃茶故事     
正贪杯好酒爱吃酒者,叫酒鬼酒仙,爱吃烟的,叫烟鬼,爱吃茶的,叫茶痴茶迷茶仙。唯有吃茶痴茶迷茶者,被看成雅士。好酒贪杯,喷云吐雾,人都显得俗气,唯有悠悠品一盏清茶,翻两页闲书,显得不俗。除了农家用糯米饭拌上酒曲、放进陶罐里酿的甜白酒,我基本不吃其它酒。我也从来不吃烟。我觉得,用烟锅或者水烟筒吃点旱烟,显得地道和高雅不俗一点,但是长期吃旱烟的人,身上经常散  相似文献   

3.
雷响茶     
"雷响茶"是一种烤茶.白族老人每天早上、中午、下午三次都习惯在火塘边饮用"雷响茶".烤茶所用的砂陶罐,黄皮梨般大小,有把,有嘴,放几片茶叶进去,慢悠悠地反复在炭火上转来转去烤,翻来复去地抖动,所以又叫"百抖茶".待茶罐中的茶叶香气扑鼻,才把滚烫的开水冲进去.这时,小茶罐里就"咕碌碌"地响起来,其声颇似远处隐隐作响的春雷,故名"雷响茶".  相似文献   

4.
吃茶故事     
贪杯好酒爱吃酒者,叫酒鬼酒仙,爱吃烟的,叫烟鬼,爱吃茶的,叫茶痴茶迷茶仙。唯有吃茶痴茶迷茶者,被看成雅士。好酒贪杯,喷云吐雾,人都显得俗气,唯有悠悠品一盏清茶,翻两页闲书,显得不俗。除了农家用糯米饭拌上酒曲、放进陶罐里酿的甜白酒,我基本不吃其它酒。我也从来不吃烟。我觉得,用烟锅或者水烟筒吃点旱烟,显得地道和高雅不俗一点。但是长期吃旱烟的人,身上经常散发着臭味,我也不喜欢。唯有吃茶的人,我喜欢。吃茶的人,飘溢出的是清苦高雅味道、飘逸洒脱之气,仙风道骨,令人喜欢。  相似文献   

5.
一间不足30平米的办公室,一幅几乎占据了一整面墙的墨宝,上书百岁老人张天福的题词“中国茶礼——俭清和静”八个大字,下书小楷注释:“茶尚俭,勤俭朴素;茶贵清,清正廉明:茶导和,和衷共济;茶致静,宁静致远”,四周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各种与茶相关的器物。从茶几到茶榻,从茶具到茶品,从书柜里玲琅满目的茶书到电脑屏保上令人印象深刻的吴裕泰茶LOGO……处处体现出房屋主人与众不同的茶道气质与风度。这就是北京吴裕泰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孙丹威位于北新桥吴裕泰国际茶文化创意产学研基地的办公室。  相似文献   

6.
北京人好喝茶,整日里茶不离手的大有人在,“茶君子”讲究喝口高的且要喝透,尤以用盖碗品香片为雅。我是老北京人,从祖辈儿上就喝茶,单好吴裕泰的茉莉花茶。原本不知天外有天,总认为茶就该是香的,今也步入老年了,有幸能在绿、红、青、白、黄、黑六大茶类里转悠,方知茶外有茶。但不知怎的,我还是好这京韵京香的“茉莉花茶”,特别是在秋天品香高时,茉莉花茶更不离口。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对茶有突出的描写。作者将茶的知识、茶的功用、茶的情趣,全部熔铸于《红楼梦》中,其描写茶文化篇幅广博,细节精微,作用巨大,蕴意深远,文采斑斓,远远超乎中国所有古典小说之上,为中国小说史上所罕见,以致有人说:“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  相似文献   

8.
水乡茶趣     
江南地区盛产名茶,民间好茶成风。由此产生的茶文化构成了吴文化系统的重要部分,其主要表现形式便是多姿多彩的民间茶俗。上海西郊与江苏交界的水乡农村就保持着这类富有地方特色的茶俗活动。满月茶 这是主人家在新生婴儿满月之时,邀请亲朋好友来家庆贺的一种饮茶风俗。举办满月茶的当日,受邀的客人携礼前来,呈上贺礼后,便先要去看望一下新生儿及其母亲,说上几句吉祥祝贺的话语,然后再到堂前坐着喝茶。待来客到齐、茶点上桌时,母亲就会抱着婴儿出来,向众人答礼致谢,并逐桌敬茶。茶席结束客人告别回家之时,主人家会给每一位宾客送上一小包糖…  相似文献   

9.
李其康 《大理文化》2009,(Z1):110-111
2001年,是云南省下关茶厂在漫长的历程上走过的第60个年头。下关,从近代以来始终是滇西的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但人们也许还不曾知道,下关还是驰名中外的"下关沱茶"原产地,而专门生产下关沱茶、下关紧茶的就是有着60年历史的云南省下关茶厂(即后  相似文献   

10.
中国自秦汉至清末的两千多年中,社会性质未变,政治结构未变,法律体系也未变。有人称之曰:这是一个超稳定的系统。就这个系统的政治法律层面而言,是以儒家之精神为精神的,尽管实际上是“外儒内法”、“阳儒阴法”,但法家的东西毕竟还是上不得台面。那么,在政治法律...  相似文献   

11.
宋健友 《寻根》2020,(2):65-72
笔者嗜茶更爱茶文化,甚喜欢古代茶图画。在一些大茶社啜茗时关注到茶社挂的招牌与茶屋装饰布置的古代茶画的文化内涵一脉相承,相得益彰。茶画多是唐、宋、明时代的,并且都是摹本或刻印的,只不过是装潢得漂亮大气。一、以茶会友的茶屋常见古茶画。这类茶社装饰得文雅别致,古色古香。尽管茶屋挂的皆是模仿之作,但茶客们并不在意,只是对茶文化的赏识。  相似文献   

12.
大理忆旧     
我不善品茶,也不通茶经,更不懂什么茶道,从无两腋之下习习生风的经验,不过在大理生活了几十年,最难忘的还是过去在大理喝茶的那些旧事. 茶事回忆 最近浏览电视,屏幕上跳出一个广告:“竹叶青平常心.”我以为是在说茶的,仔细一看,却是“竹叶青”酒的广告词.  相似文献   

13.
油茶     
在滇西北一些地方,人们喜欢喝油茶.这种油茶既不同于藏族的酥油茶,也不同于白族的三道茶.煨油茶用拳头大小的专用陶罐--油茶罐,喝油茶的饮具则是白瓷小圆盅、白瓷小碗.制作油茶,先是将茶罐在火上烤热,然后加入适量的大米和猪油(有的也用牛羊油),慢慢把米烤成金黄色,再加入适量茶叶(以云南砖茶为好),等茶烤到溢出香味,再冲开水煨煮,稍煮一会即可将茶汁滤出后饮用.茶色黄里透红,茶香沁人心脾,呷一口,令人回味无穷.佐茶的食品任君选用,馒头、包子、面饼、糕点、米饭、洋竽等.传统食品则是苦荞粑粑和燕麦煎饼.  相似文献   

14.
(一)中國的飲茶習慣,有源遠流長的歷史。以現存的歷史資料來看,秦漢時期就已經發展成相當普遍的日常飲料,并已作為日用商品出現於當時的市場上。據此,我們可以推知,飲茶的起源必定更早,而且從開始到普遍飲用的一定經過了相當長的一段時期。若要說中國飲茶起自上古三代,與中華文化的發皇同步,也不能算是誇大其辭。  相似文献   

15.
正2018年农历戊戌狗年,下关沱茶第12套生肖系列的产品"灵犬收官"上市,由此,下关沱茶更成为行业内首家集齐完整十二生肖系列产品的茶企。2017农历丁酉鸡年,不知不觉又到尾声。下关沱茶集团公司第12套生肖茶"灵犬收官"踏着岁末而来。从2007年开始,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始研制生产生肖系列产品,推出的生肖系列产品开创了普洱茶行业生肖品类产品先  相似文献   

16.
《寻根》2016,(1)
正昆山人喝茶不崇尚高雅的茶道,不追求名贵的茶品,不讲究精深的茶艺,不附庸古朴的茶经,而总是精心营造出一种别有风味的喝茶氛围,让请茶者、献茶者、送茶者都为喝茶者吹去和谐的春风。与喝茶有关的民间文化有周庄民俗"阿婆茶"、千灯民舞"跳板茶"和周市民歌《送麦茶》,都以喝茶为载体,分别描绘出一幕幕迷人的和谐景象。  相似文献   

17.
陈益 《寻根》2023,(5):91-94
<正>苦节君,并非人名,而是茶器的名字。那是一种以精细毛竹制成的方形煎茶风炉,以耐高温的泥土搪在里面。之所以称苦节君,是说它经受烈焰烤炙之苦,仍然保持高洁的贞操,恰如围坐炉边论道的文士们。明代藏书家、茶学家顾元庆(1487—1565)曾经编撰过一部《茶谱》,其内容包括茶略、茶品、艺茶、采茶、藏茶,以及制茶诸法、煎茶四要、点茶三要、茶效九则等。苦节君像附后,并且书有拟人化的《苦节君铭》:“肖形天地,匪冶匪陶。心存活火,声带湘涛。一滴甘露,涤我诗肠。  相似文献   

18.
吴旭涛 《大理文化》2013,(11):88-89
到了大理,且找个安静地方坐下,品品白族的“三道茶”,再听上三两个这里的故事,离开时方能无憾。  相似文献   

19.
佛教促进了茶文化的发展 ,茶文化的发展推动着佛教的传播 ,茶叶是僧人坐禅修行必不可少的饮料 ,两者密切相关。佛教僧徒谓“茶禅一味”、“茶禅一体” ,又说茶有三德 :坐禅时 ,通夜不眠 ;满腹时 ,帮助消化 ;茶为不发 (抑制性欲 )之药。它有利于丛林修持 ,由“茶之德”生发出禅宗茶道。僧人种茶、制茶、饮茶、传播茶文化 ,为中国茶叶生产和茶文化的发展及传播立下了不世之功。1.佛教的兴盛与饮茶的传播中国茶文化总的思想趋向是热爱人生和乐感的 ,而佛教精神强调的是苦寂。佛教作为外来文化 ,自汉代传入中国 ,当时被宫廷、贵族用来祈福、祈寿…  相似文献   

20.
黄庭坚在黔州的作品记载了特有的大叶茶树、"土茶"以及都濡、月兔、八香等当地的名茶;还较为详细地记录了制茶法、茶饼的形状、精美的包装,形象描绘了宋代点茶法,尤其是细致描写了碾茶的工艺和冲点出的茶乳;在叙写饮茶的功效的同时也描写了诗人在不同的情感状态下饮茶带来的奇妙感受。在茶的色香味中蕴含的道仙情愫中,含蓄表达了内心的愁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