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廷借编修《四库全书》之机,在全国征集图书的同时,开始了大规模的查禁,对违碍之书加以销毁,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亘古未有。姚觐元将其汇辑为《清代禁毁书目四种》,开清代禁毁书目研究的先河,具有重要的文献及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四库全书》是我国著名的一部大型丛书。每当谈到这部丛书时,少不了要提及它的编纂时间。编纂此丛书的时间,有多至四种说法: 一、清乾隆三十年“清乾隆三十年救辑。”(上海图书馆编《中国丛书综录(1)》P962) 二、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73年) “……到清代乾隆三十二年(1773年)编《四库全书》的时候,更加确定了。”(杜定友《〈图书分类法〉史略》) “到清代乾隆三十二年即公元1773年编《四库全书》也是采用这四部的分法。”(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图书分类学》) “到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73年)编《四库全书》时,进一步确定了‘四部’分类法,使其完备。”(白国应《图书分类  相似文献   

3.
清代乾隆年间成书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著录图书1万余种,是一部洋洋300余万言的煌煌巨著。它历来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具有很大的影响,堪称中国古典目录学的集大成之作。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这样一部优秀著作中,秕谬疏漏之处亦比比皆是,为数不少。故前贤余嘉锡撰《四库提要辨证》,胡玉缙辑《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今人李裕民作《四库提要订  相似文献   

4.
此前通常认为,乾隆年间为修《四库全书》,浙江藏书家郑大节家进献图书82种,收入《四库全书总目》的有48(一说47)种。本文根据郑大节进献图书的三种书目《浙江省第五次郑大节呈送书目》、《二老阁进呈书》、《二老阁挑取备用进呈书》,结合《四库全书总目》,考定郑大节家进献图书121种,收入《四库全书总目》的是95种。  相似文献   

5.
李杰 《图书情报工作》2004,48(4):45-49,54
乾嘉学派和《四库全书》都是清代学术文化发达的重要标志,并共同构筑了清代学术之辉煌。本文试探讨两者之密切关系,从而析见乾嘉学派对《四库全书》这一“千古巨帙”的作用与贡献,以及它对清代和后代学术发展的影响及其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6.
琉璃厂位于北京市宣武区和平门外,是一务著名的文化街。元、明两代,这里是官方烧制彩色琉璃瓦件的窑厂。明末清初有古董商、书商在此地经营,清代乾隆年间因修纂《四库全书》,书业迅速发展,琉璃厂进而逐步发展成一个集图书、古玩、文具、书画于一街的文化中心。经过清代的鼎盛、民国的动荡,到解放前夕,琉璃厂文化街已陷入杂乱、衰落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在第十二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吉林出版集团倾力推出具有“天下第一版本”之称的《钦定四库全书荟要》。《钦定四库全书荟要》展示区内设置10个紫檀实木书柜,上架图书1500册,展会期间组织市场开发部发行员模仿清代宫廷皇帝阅读场景,突出《钦定四库全书荟要》“乾隆御览”的特色,吸引参观者注意。简洁含蓄的中国古典书卷气和明快激扬的西方风格巧妙的融合,相互辉映,渗透出吉林出版集团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面向世界的出版理念。《钦定四库全书荟要》展示区和法国版权交流成果展示区被安排在吉林出版集团展区中间最显著的位置,两个展示区…  相似文献   

8.
禁毁图书,古已有之,尤从清代为盛。清代禁书活动在乾隆时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这时期禁书活动与其它历史时期禁书活动所不同的是,清高宗以编纂《四库全书》为名,在征集典籍的幌子下对我国古代文化典籍进行了一场彻底的清洗。本文就乾隆时期编纂《四库全书》过程中禁毁书籍的政治目的,禁书的内容及评价,禁书目录的刊印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9.
清代中晚期私家书目与《四库全书总目》之关系主要表现在《总目》对私藏目录有指导作用,私家目录对《总目》有所改进,私家书目著录图书常以《总目》为参照等.这种双向交互的关系最终促进了目录著录的完善和科学化,并由此反映了中国目录学史在清代的沿革变化.《楹书隅录》是晚清私家书目的代表作之一,与《总目》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乐怡 《图书馆杂志》2006,25(4):74-77,28
《提要稿》为翁方纲参与《四库全书》编纂时所作提要底稿,计千余篇。提要因其初稿性质,故与通行本《四库提要》存在诸多差异。本文通过《提要稿》与《四库全书》对图书之著录、对图书之取舍及分类、对图书之编排,以及内容异同之对比研究,说明《四库提要》编纂过程中对书籍之处理标准、分纂官与总纂官之责任关系、提要之修改等问题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1.
清代乾隆年间修篡的《四库全书》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部巨著,在这部图书的编篡过程中用及问世以后,前后编撰了若干与之有关的目录,这些目录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列,这个系列笔者认为可称为四库系列目录。四库系列目录包括如下一些内  相似文献   

12.
四库全书馆是清代乾隆年间为纂修《四库全书》而设置的官方修书机构,也是我国古。《四库全书》撰修的成功,与四库馆人员选拔的合理有很大的关系。文章全面地考察了四库馆人员的遴选办法,并结合当时的时代特征指出了遴选的特点。简要分析了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以及对我们将来做类似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清代四库全书馆的责任校对和校对责任制魏芳华《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一部《四库全书》,收书3461种、79309卷,分装6752函、36000余册。当时某抄了七部《四库全书》,还有副本一部,另抄《四库全书荟要》两部,合计31.2万册。如果...  相似文献   

14.
《续修四库全书》的规律及出版意义《续修四库全书》是清乾隆年间编修《四库全书》以来,对于中国古典文献的又一次全国范围的整理和汇集。其收录范围既包括对《四库全书》成书前传世图书的补选,也包括《四库全书》成书后著述的续选。补选之书主要是被《四库全书》遗漏、摒弃、禁毁,或列入“存目”而确有学术价值的图书;《四库全书》已收而版本残劣、有善本足可替代  相似文献   

15.
正《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时期编纂的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它所收录的书籍,上自先秦,下迄清代,几乎囊括了从古至今(指修书的乾隆年间)中国历史上的主要典籍,并且,涵盖了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各个学科门类和各个专门领域。而与之相辅相成的《四库全书总目》等官修大型目录著作,也继承古代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优良传统,钩玄提要,提纲挈领,不仅把《四库全书》著录、存目的上万种书籍统括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相似文献   

16.
国家图书馆藏有一部清抄本《文宗阁四库全书装函清册》,四册,不分卷,经史子集各一。无页码,无栏线,无版心。该书曾经金镶玉修复,如今经部之册有封面,上写"文宗阁四库全书装函清册经史一二",史部之册无封面,子部之册有封面,上写"文宗阁四库全书装函清册子集三四",集部之册无封面。据此推测,此清册原装为两册,金镶玉修复后因厚而按经史子集各一册装订。各册均无封底,末叶是修复之纸。经部首叶有莫友芝藏书印,各册之首钤有"南通冯氏景岫楼藏书"之印。景岫楼,南通冯雄(1900—1968)的藏书楼。冯雄,字翰飞,号疆斋。藏书万卷,重视南通地方文献,王謇《续补藏书纪事诗》有记。抄本内无有关底本的记载,亦无抄书人的记载。所记为函数及书名,有的一函内不止一种书,但无卷数。与《四库全书总目》核对,知  相似文献   

17.
清人汪士汉编有丛书《秘书廿一种》,在清代曾经多次刊印,被收入《四库全书存目》,足见其流传之广。笔者通过对其中《白虎通》的版本调查,第一次将此书的版本刊刻顺序加以梳理,藉此以说明清代书坊刻书之复杂与一般官刻、私家刻书不同,不可忽视,以期为日后清代书坊刻书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四库全书总目》卷首所载乾隆帝在编修《四库全书》前后的"圣谕"颇具学术价值,可以借此考知当时搜访图书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四库全书》之名由乾隆亲自确定,他还直接降旨编纂了《四库总目》等多种书目和丛书,并为研究《四库》的删改情况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8月6日,第三届“中国出版集团图书奖”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系列”、《清代人物生卒年表》,商务印书馆的《新华多功能字典》、《文津阁四库全书》,中华书局的《读史方舆纪要》、《兵以诈立——我读〈孙子〉》等54种图书获得了“中国出版集团图书奖”和各类单项奖。  相似文献   

20.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但是《四库全书》中只包括四库馆所集一万多种书籍中的三千多种,其余六千多种书籍仅存目录。为了继承发扬中国优秀文化遗产,必须研究古代图书,而尽可能充分地收集资料则是研究的先决条件。《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应当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