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湘军的发源地在湘中大地。湘军中产生的十大巡抚、总督,有八位属今娄底市籍。“无湘不成军”,今天的正确表述应是:“无湘中(包括湘乡市)人不成军”。湘军有铁的军纪,湘军将帅著作等身,湘军是一支有文化的军队。他们及其后代的文化传承,对中国革命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作出卓越的贡献。发掘研究湘军集团,筹建湘军陈列馆,有利于推进娄底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湘乡是湘军发祥的圣地,是湖南兴办团练最早、最积极又最有成效的县邑。湘勇团练是湘军组建的基石,是湘军对太平军作战的先声。  相似文献   

3.
城市发展有赖于主题文化的确定与推介,城市之间的竞争最终体现在文化力的竞争上。“湘军文化”是娄底市独特而珍贵的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湘军文化”,并把它作为娄底市的主题文化品牌做大做强,对于提高娄底市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推进娄底的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程朱理学原本是清朝官方的意识形态,具有广泛的士绅社会基础.曾国藩创建湘军,在指导思想上具有鲜明的理学文化色彩,坚持以"仁"、"礼"为立军之本,以"朴"、"廉"为募勇之要,训练兼施,"训"重于"练".  相似文献   

5.
《甘肃教育》2009,(13):33-33
鲍超,清未湘军将领,四川奉节人,原字春亭,后改春霆,1862年任浙江提督,率部攻打太平军。然其军纪败坏,专事杀掠,后被革职,所部遣散。在湘军的名将中,最没文化的就数鲍超了,他因没文化还闹出过不少笑话。  相似文献   

6.
湘军源流记     
本文所说的湘军,是指上湘(湘乡)三里士绅,从各办“团练自保”开始,继而至“湘乡团丁”、“湘勇”左、中、右三营及“湘军”左、中、右三营正式建立之过程,这支“湘军”是咸丰初元湘乡一县之“湘军”。  相似文献   

7.
以曾国藩为首的湘军理学经世群体,不仅是一个政治、军事集团,而且也是一个文化集团。理学和经世之学是湘军集团重要的文化来源。他们奉程朱理学为正统,以"义理"之学为文化之本,主张文化兼容,推崇"诛天下之贼"的暴力文化。这种独特的文化心态,注定了他们在政治选择上必然会与离经叛道的农民起义军为敌。  相似文献   

8.
文化对文学的影响是深刻的,不仅对文学的外在形态,而且直接影响到创作主体的思想、气质和审美。湖湘文学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深受湖湘文化的影响。80年代的文学“湘军”之所以令人瞩目,主要得力于根深叶茂、源远流长的楚文化──湖湘文化的浸染。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湖湘学派传统学风的两大特点:奉程朱理学为正宗;重经世致用的实学。并详细剖析了湖湘传统学风对湘军产生、形成、兴盛所起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湖湘学派传统学风的两大特点:奉程朱理学为正宗,重经世致用的实学。并详细剖析了湖湘传统学风对湘军产生、形成、兴盛所起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1.
《娄底师专学报》2010,(2):30-34
娄底市地处湘中腹地,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品位甚高,极具开发价值和开发前景。旅游观念滞后、资源开发粗放及设施配套不够是制约娄底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确立"旅游立市"发展战略、全力打造旅游文化品牌、构建湘中旅游文化板块、加大旅游设施投入力度以及以服务提高旅游美誉度是娄底旅游文化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2.
百年中国近代史,以曾国藩为首的湘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湘军对于近代中国军事现代化功不可没。湘军及其杰出领导者曾国藩的军事思想及军事实践标志着近代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开端。欲实现军事现代化,核心是"人"与"器"的发展。通过考察湘军在近代中国军事人才的培养(人)和军事技术的发展(器)两方面的成就,足以评价湘军对于近代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江湖”与“庙堂”:湖湘文化的历史吊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湘文化对湖南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透过二千多年来湖湘文化的发展嬗变,不难发现,湖湘文化有着一种江湖文化的特质,近代以前,湖湘文化的发展得益于流寓湖南的一批文人;近代以来,湖湘文化的每一次发展都与中国社会大变革有关。在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初,湖湘文化发展曾经辉煌一时,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然而,经过毛泽东时期的一起一落之后,离开了庙堂的湖湘文化应如何发展下去便成为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作家向延斌的散文集《红枫树下的呢喃》以家乡作为情感的抒发点,描绘广西来宾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书写来宾特色的民族文化,来宾特色的美食与方言俚语。他以深刻的目光反思当下城市生活,寻找内心向往最初的原生态的世界,走上返回心灵故乡之路,完成了一部具有广西桂中地区特色的散文作品。  相似文献   

15.
论朱湘的文化身份——纪念朱湘逝世70周年、诞辰100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湘是现代著名诗人 ,他对现代新诗的救赎精神与美学维度的营构是他人难以企及的 ,但他的文化身份是复杂的。精美朱湘 ,焦虑朱湘 ,边缘朱湘 ,悲剧朱湘 ,这些才是真实朱湘的有机构成 ,也是在新的文化语境中认知朱湘的人、诗、人与诗的悖逆及悲剧价值的法门  相似文献   

16.
石莉 《安顺学院学报》2012,(4):85-86,116
明初,朱元璋诛马晔获得奢香的忠心归附。奢香率部新开置或整修的驿道纵横贵州,成为连通四川、湖广、云南的大通道。六百年过去,奢香古驿道在历史的演变中变成了文物。较之奢香驿道的物质遗产来说,精神遗产更为重要,更为有价值。  相似文献   

17.
君子是儒家倡导的理想人格典范。《易经·大象传》共有象辞64条,释64卦之卦义。其中,53条象辞讲到君子,11条象辞讲到先王、后、上、大人,即君子之楷、君子效仿的对象。文章将64条大象辞进行分类,逐条进行解析、阐发,探讨古代君子人格和精英修为之道,即:君子之性、君子之基、君子之修、君子之为、君子之智、君子之才、君子之命、君子之志。  相似文献   

18.
司马迁在《项羽本纪》论赞中有关项羽“身死东城”的总结性评语,既高度概括了项羽于东城县境内殊死搏斗的实际情况,又极其精辟地道出了项羽自刎乌江的悲剧结局。这种“变文避梭”的精炼的修辞手法,在《史记》的《匈奴列传》、《高祖本纪》、《灌婴列传》等篇章中也时有所见。如果断章取义,死抠个别字句,一味凭空臆断,硬要把“身死东城”之东城扯在离乌江三百里之定远东城,无非是一己之见,习非成是而已。  相似文献   

19.
以目前湖南省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湖湘文化讨论及湖湘文化与湖湘学派的关系为切入点,分析了齐白石出生以前,清代乾、嘉以降湘潭、湘乡两地诗文金石书画的人文艺术大环境;阐述了齐白石出生后,生活在其周围的的人文艺术圈对齐白石的熏陶、濡染,使其在书画诗文艺术方面成才的过程;指出齐白石在定居北京、实行“衰年变法”之前已经成为了一位具有大师潜质的艺术家;进而论证了从湖湘大地走出去的艺术宗师对于湖湘文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