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职业技术教育》2008,(5):12-14
烹饪专业项目课程的管理采用三级“树枝”型管理模式,该管理模式以专业办公室为管理核心实施一级管理,以专业学部为主体实施二级管理,以专业学科带头人和德育骨干为团队实施三级管理。在教学评价方面,将课业手册、考试成绩、操作竞赛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在德育评价方面,建立专业奖学金制度、“校企合一”值周制度和“准职业人”的专业承诺制度。  相似文献   

2.
针对学校管理过程中重视制度、缺失文化的问题,本文提出制度文化这一概念,从文化的角度构建农村初中德育管理新样态。一是以"组织和制度建设"为保障,完善德育管理模式;二是以"课题研究"为支撑,搭建德育管理文化的优质平台;三是以"课堂改革"为重点,创建德育管理的实践载体。正是制度文化的营造,引领学校走上内涵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评价是检验课程思政效果和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以导游业务课程为例,构建学生、教师和专家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从学生"学"和教师"教"两个方面检验德育目标的达成程度.教师从学生内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外在的行为表现两个方面评价学生"学"的效果;学生从对"课程思政"满意度和自我认知的教育效果两个方面评价教师"教"的效果;专家考核课程思政实施全过程,以评价教师"教"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教育质量的提升离不开良好的师资队伍。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日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当代教育改革的中心主题之一。而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评价中应将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和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相结合,本文以课堂教学评价为例探讨了我国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模式及实施流程,提出了有效实施评价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制度概念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业建设制度是高职院校落实"工学结合"的专业建设计划和专业建设方案,促进学校专业建设实施与专业设置、专业建设管理与专业建设评价有效性的一系列规程和行为准则,是高职院校实现专业建设自主更新的机制.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制度建设的根本意义在于对专业建设制度实施的个性化的追求.学校专业建设制度内在的包含专业建设价值准则系统、专业建设行为规则系统和专业建设运行保障规程系统,其核心要素是专业建设实施中的价值澄清、行为导引和程序文明.  相似文献   

6.
德育首席教师是与学科首席教师相对应的一种专业荣誉称号。我校德育首席教师(以下称德育首席)制度从2004年开始实施,和2003年开始实施的学科首席教师制度构成姊妹篇,共同推动了学科教师队伍和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发展,带动学校教学质量和德育管理质量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7.
新课改后许多农村中学结合当地实际和新课改的需要,进行德育活动课程的实施与评价.为使其实施与评价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明确农村初中德育活动课程的特点与价值取向具有重要意义.在实施方面:应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强化学校德育处的职能和作用;结合农村德育环境的创生性取向,富有创造性地实施农村初中德育活动课程;德育实施过程中坚持以活动促发展原则、趣味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自主性原则等.在评价方面:应坚持形成性评价和主体性评价的取向;对德育活动的组织工作评价应以学校管理者、教师为主要对象,对学生的品德结构完整性的促进度进行评价;对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评价应坚持个体内差异评价和非数量化评价相结合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8.
我国幼儿教师评价制度以行政性评价为主,忽视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教师管理的科层制。为此,需要强化评价制度的学理研究,完善评价制度及其保障体系以尊重教师的专业主权和评价话语权,加强制度管理中的人本取向,切实提升幼儿教师专业自主意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人本管理为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保障和支持。完善幼儿园内部管理制度,实施教师分层管理,推行积极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创设和谐、愉快的幼儿园文化是通过人本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李敏  黄丹  万黎 《成才之路》2022,(12):16-18
护理专业因其专业特殊性,需要学生对本专业有强烈的认同感和职业依从性.文章从"辅导员—专业导师制"育人管理模式的基本内涵、"辅导员—专业导师制"的实施目标、"辅导员—专业导师制"的运行机制、"辅导员—专业导师制"的教育效果、"辅导员—专业导师制"的成效、"辅导员—专业导师制"实施过程中的思考六方面进行探讨,以提高学生专业...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德育与教学管理的整合,北京育才学校变德育与教学双线管理模式为块状管理模式,即在小学、初中、高中每一个学部设置一位主管副校长,统抓德育和教学管理工作,下设教学主任和德育主任;重新定位班主任和年级组长的职责,成立班级管理共同体;实施双轨评价,促进教师德育和教学行为的转变,实现全员德育。  相似文献   

12.
论教研室的定位与教研员的专业发展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随着我国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逐步实现,课程运作系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研室应该成为地区课程发展中心,承担参与决策、专业引领与质量监测的角色;教研员应该成为专业的课程领导者,教研工作的重心需要从执行教学政策走向发展地方课程政策,从研究学科教学走向研究课程发展,从实施"以考代管"走向研究质量监测;教研员的专业发展应该成为专业的学习,聚焦课程、教学与评价,发展课程发展能力、专业服务能力与自我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传统的教学研究制度主要是以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为生成背景的。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这种教研制度对提高教师教学专业水平和中小学课程建设与管理能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实施由忠实取向转变为相互调适取向,  相似文献   

14.
实行德育学分制和构建德育评价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振华 《职教论坛》2006,(15):46-48
德育评价导向不明晰、内容抽象空泛、方法陈旧滞后是目前职业学校存在的带有共性的问题,与新时期弹性学习制度下具有形成性、发展性和人性化的德育评价要求不相适应.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必须建立以符合时代要求、满足社会需求、适应职校特点和学生发展规律为主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砥砺的德评价新机制,实行"德育学分制"管理.德育学分指标体系主要由基本学分、奖励学分和附加学分三个模块组成,其评价方法包括"双主体"、"双性"、"双促进"评价."德育学分制"作为一个新的评价方式,尚有不少问题有待解决,在实施过程中要加以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15.
实施科学而有效的德育管理,在引导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维护高校稳定的教育教学秩序,促进学校的深化改革和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和完善德育管理体系,要从高校德育管理的目标制定、内容选择、原则确立、途径优化以及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以促进德育管理向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德育优化管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从管理体制、实施方法、运行调控机制、评估手段等多个方面研究了如何构建德育优化管理模式,即“一流”的德育队伍,“三合力”教育网络,“六维度”实施教育影响,“四全程”德育常规管理,“五手段”德育考核评估。  相似文献   

17.
对标师范类专业认证的标准和要求,分析当前教务管理在学生工作管理模式、教学档案管理模块、教务管理队伍工作质量等方面之不足,并从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评价体系、认证程序、评价结果等角度论证创新的必要性,针对性地提出“以学生为中心”,推行服务型学生工作管理模式,实行教学档案管理全过程数据化,以教务管理模式精益型创新优化内部分工与协作,对标师范类专业认证要求,持续提升教务管理者专业素养等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以来的俄罗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以人为本、公平平等为课程理念,以全面协调、循序渐进为课程目标,以人文关怀、务实应用为课程内容,以负担合理、侧重专业为课程设置的依据,以统一考试、结合专业为课程评价的标准,以三级管理、自主赋权为课程的管理模式,以法律规范、财政投入为课程改革的保障。虽然俄罗斯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课程标准的规范、实施难度和教师的财政保障方面仍存在问题。新世纪俄罗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是:制定明确的课程质量标准,课程内容生活化、侧重专业式发展,坚持同一性和多样性的课程评价,加强课程改革的管理保障、法律保障和财政保障。  相似文献   

19.
教育以德育为基,德育课程是德育理念实施的重要载体。在建构小学关爱教育文化的背景下,学校逐步确立了德育课程文化理念。同时,开发了"两善"德育课程,让德育课程"立"起来、"实"起来、"统"起来。此外,通过专业引领和完善评价体系两个方面培养了一批具有关爱品质的教师。学校德育课程在文化理念、实践开发、师资培训方面得到自上而下的层层保障。  相似文献   

20.
对现行中小学教师评价制度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教师评价是中小学校对教师进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校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但现行的教师评价还存在下列不足:评价目的方面,重学校行政管理,轻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内容方面,主要以教师专业发展的结果之一,即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师,忽视对教师专业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实践性知识的评价;评价方法方面,重视量化评价方法,忽视质性评价方法。为使教师评价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教师评价中,我们要注意评价激励作用的发挥;重视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评价;注意使用质性的评价方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