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冉 《新闻前哨》2023,(4):38-40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短视频行业的勃兴,与汉服文化相关的短视频在抖音短视频平台得以广泛传播。汉服文化短视频在满足用户自我展演和获取信息的同时,借助情感表达唤起参与者的情感体验。在共同关注和情感连带的核心机制影响下,抖音平台汉服爱好者的互动仪式得以构建。汉服爱好者在互动仪式中收获的情感能量驱动社群集体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一些“汉服”的提倡者再度将“服装”政治化,似乎不着汉服者自然居于不参与“民族复兴”的道德、政治劣势。但中国还有其他五十多个民族,他们的权利与汉族不应当是完全平等的吗?  相似文献   

3.
如今,没人能够否认汉服市场的火热.相关数据显示,过去三年,天猫的汉服品类销售额增长超过6倍.2020年上半年,在天猫购买汉服的消费者达到2000万人,未来汉服的潜在消费者将超过4亿人. 而新的年轻人聚集平台还在加速汉服的流行.在抖音,汉服标签下的短视频播放量达到434.2亿.来自B站(哔哩哔哩)的数据显示,2019年平...  相似文献   

4.
汉服迷群与中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新媒体的作用下,汉服迷群这一亚文化群体发生了转变,圈层扩大,界限消弭,汉服迷们自主表达想法和欲望。新媒体时代为其赋予权力的同时,新媒体也让汉服迷群内部联系更加紧密,互动仪式链加深同袍之间的身份认同。复兴汉服突出"仪式"的塑造,仪式性的实践活动唤醒大众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汉服迷群的生长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承,更是我国文化自信提升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5.
“汉服”先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些人羽衣飘飘走过街头,他们的古典风范,与自己生活的城市背景形成鲜明的落差。在到处充斥着西方文化的工业时代,他们产生了复兴自己民族文化的冲动,而汉服只不过是一个载体或者一种寄托。  相似文献   

6.
汉服作为一种非语言符号,其对外传播在颇具成效的同时也带动了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从逻辑符号学中的“符号三元构成说”角度出发,通过对汉服的再现体属性及其解释项进行分析可以解释其个中缘由、阐明其传播优势,并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符号载体选择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7.
<正>汉服即汉族服饰的简称,是一种独立的服饰体系。汉服具有民族性,它的发展还具有传统型和自然性。首先它是一个民族的特色,体现了该民族的独特文化。其次,它的发展始终是有所继承的,但是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要根据时代的变迁加以改造和创新。  相似文献   

8.
曾经具备海量气度的汉服冠冕,在铁腕政策和现代文明的前后夹击下,朱颜渐改,玉碎当代。  相似文献   

9.
丁莺 《大观周刊》2012,(47):58-58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汉服是中国汉族传承几千年的传统民族服装,汉服体系展现了华夏文明的等级文化、亲属文化、政治文化、重嫡轻庶、重长轻幼以及儒家的仁义思想。在中国古代的宗法文化背景下,服饰具有昭名分、辨等威、别贵贱的作用,一直为后人所沿用,但在满清政府的武力血腥镇压与屠杀下改冠易服,汉服逐渐消亡;而今天汉人所穿的服装,其源流主要是来自西方,随着人类思想与社会的日益进步,汉族服饰也开始发生潜在的变革。  相似文献   

10.
汉服在民俗文化的阐释上丰富多彩,并且它还为弘扬光大和发展宋代的民俗文化作出了重大了的贡献。本篇论文将主要围绕汉服在宋代的特点及文化内涵窥探宋代的民风民俗,找到它们之间紧密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1.
杨周敏 《兰台世界》2013,(12):76-77
汉服在民俗文化的阐释上丰富多彩,并且它还为弘扬光大和发展宋代的民俗文化作出了重大了的贡献.本篇论文将主要围绕汉服在宋代的特点及文化内涵窥探宋代的民风民俗,找到它们之间紧密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2.
前些日子,我应南方一家报社编辑之约,为一篇题为《屈原穿的是汉服吗?》的评论作漫画配图。文章的新闻背景是,据6月18日的《东方早报》报道,"穿汉服,祭屈原",申城网友在大宁灵石公园过了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繁荣昌盛的经济和上升的民族文化自信等因素,催生了汉服复兴运动。本文分析了该运动目前存在的危机与发展瓶颈,探讨国家政策、社会支持、舆论环境、新媒体传播与汉服复兴的关系,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4.
政经资讯     
话语“中国应还给世界五千年。”——百名学者倡议汉服为奥运礼仪服装“谁也不想忙活半天还倒贴钱。”——卫生部要求先抢救后缴费,医生观望“我只是讲了真话。”——湖北民警揭交警罚款任务被辞退“不拍脸怎么区分谁是谁?”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新闻周刊》2007,(44):77-77
在北京的丽泽路附近有一家火锅店叫”汉风食邑”.它外表不起眼.但里边却别有洞天。 餐厅的整体风格简单而复古.它的特别之处在于.餐厅一层专设一排衣架.挂着80套花花绿绿.各式各样供食客换装的汉服。这里的老板和上菜的男女服务员也都身着汉代衣裤。[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大观周刊》2010,(34):42-42
8月28日,诚贤贝贝的第一批小朋友毕业啦。他们曾就读于诚贤贝贝的半日制班和贤贤班。这大概是宝宝们参加的第一个毕业典礼吧!老师们给每一位宝宝都换上了传统的中式汉服,因为毕业典礼要举行一项特别的仪式——开笔礼。开笔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的一种启蒙教育形式,在古代,“开笔礼”是极为隆重的典礼,对每个读书人来讲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也许人们会说,随着中国经济崛起,中国人在文化上也开始觉醒,渐渐有了主体意识,眼下到处流行的同学热就是显例。我不这么认为。眼下的同学热,人们热衷的是外在的表现:祭孔、穿汉服、做各种表面文章.却看不到文化成熟的标志——深入的思考和创造性的阐发。  相似文献   

18.
<正>《红色宝藏: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精品文物故事》,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编著,中共党史出版社【推荐理由】本书从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精选各个历史时期的馆藏经典红色文物共50件(组),以物证史,以物叙事,讲述文物承载的感人故事、历史细节、价值意义,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和其中蕴含的伟大精神。《汉服》,曹喆 著,中华书局【推荐理由】本书从概念定义、发展演变、设计制作和审美应用等角度梳理了汉服的演变历程,  相似文献   

19.
黄能馥 《中国博物馆》2006,(4):13-15,22
中国服装发源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已有衣冠鞋覆和丰盛的首饰佩饰,原始的龙图腾崇拜已在服装上得到反映,夏朝服饰已出现象征王权的十二章纹,周代已有完善的官服制度。战国赵武灵王为强化军队而实行“胡服骑射”,东汉明帝制定官服制度.儒家服饰理论从此在全国全面贯彻执行,南北朝汉服与胡服交流,对隋唐服饰文化的发展起重大促进作用。宋明理学使中国服饰文化趋向保守,明清“江南三织造”使宫廷服装技艺达历史的顶峰。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华侨大学图书馆设立文化传播部,组建馆属初醒读书会、迩雅汉服文化社,开展阅读推广、文化传承活动的经验,包括确定主题、活动开展、活动总结等,并基于这些实践,探索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及文化传承工作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