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词语,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在具体的故事情节中才具有丰富而恰当的含义,才折射出人物内在的品质和精神。词语,只有回归文本之中,才有生命的活力,才是积极和充满生活气息的,才是有血有肉的。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引领学生在课文描述的情节和细节中,关注那些“含义丰富、含情脉脉”的词句,使他们既获得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又获得对语言的准确感受。如此,学生的语文学习才具有语文的“滋味”。  相似文献   

2.
词句教学的重要性具体体现在从词语中能体悟人物心情、感受用词精准、发现细微差别、区分感情色彩;从句子中能把握故事情节、理解文章主旨、理清逻辑关系、感悟行文之美。语文教师应重视在阅读教学中抓住课文的关键词句,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从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快速提升。  相似文献   

3.
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什么?从语言的角度看,就是要学会感受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离开了经典课文,离开了典范语言,离开了具体的字词句,谈何感受?谈何理解?谈何运用?因此,字词句是教一篇课文的“总抓手”,离开了它,语文教学就会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成为“空中楼阁”。对于小学生而言,最重要的阅读能力是品味能力,尤其是词语的品味能力。教课文,就是要扣紧词语。只有扣紧了词语,语文课才有“语文味”;只有扣紧词语,语言因素的教学才会落到实处。所谓“扣紧”,从宏观上讲,就是要潜心钻研课文语言,精心锤炼教学语言,热情批阅作文语言;从微观上讲,就是针对具体的词语,层层追问3个问题,即语言里“有什么”,语言“怎么样”,这样表达“为什么”。这3个问题,语文教师在备课时要问自己,在课堂上要问学生,并要引导学生自己问自己。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针对学习文本内容特点,引导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恰当的由读到写的实施策略,凭借文本教材、文本词句、文本重难点及其文本细节描写来引导学生学习各种表达方法,以此来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的语言规律,促使学生从具体文本中学习相关的表达方法,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魏然 《教师》2009,(12)
低年级课文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只能通过字、词、句来表达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师只有抓住词句间的关系教学,才能加深学生对这些词句含义的理解,体会这些词句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所表达的思想,进而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感染、教育学生,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词语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教学大纲指出“对于含义比较深刻的词语,要理解它们在课文中的意思和对于表述思想感情的作用。”在教学中,我除教会学生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词义外,还采取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准确地理解词义及认识它在课文中的作用。一、结合语境理解词语词语是构成语言的基本材料,许多词语只有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领会其确切含义。因此,在教学中,不要孤立地讲解词语,而要把词语放到文章中引导学生去理解。如教学《我的弟弟“小萝卜头”卜文中的“折磨”一词时,我先让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联系描写“小萝卜头…  相似文献   

7.
在学生学习的语言文本中,常会出现一些数词及带数字的诗句和片断。在这些词句中出现的数字、数词,从单个数字来看,意思很简单,就是表示数量或顺序,但当它们融入具体的词句及语言环境时,常常会有另外的含义。如读“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时,我们不能把“万条”理解成一万条柳枝,而应理解为细长的柳枝很多,它们在春风吹拂下,一会儿随风飘起,一会儿又摇来晃去,多么婀娜多姿!在语文教学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对词句、片断中的数字、数词进行辨别、体味,找准它们的真正含义,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正>长期的教学实践让我深刻认识到:词语作为语言结构的基本单位,一直以来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词语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中年级是词语学习的关键时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2011年版)中对这一学段的词语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阅读一篇文章,首先要从语言因素入手,而后理解文章内容和中心思想。因为文章的内容、中心思想和情感是贯穿于字里行间的,阅读时只有通过理解字、词、句,才能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意思。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紧密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词的深层含义,深刻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是词义教学的重要一环。   一、在语言环境中把握词义的准确性   句子是由词语组成的,一个词语只有融入某一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它才具有固定的含义。因此,阅读文章时,对词义…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中有时会遇到某些课文中难以解释的描绘性的词句。这类词句通过抽象的语言反复解说来使学生理解,往往效果不佳;而运用形象直观的简笔画展示说明,就变得通俗易懂,趣味横生,可以使学生一目了然,兴致盎然。简笔画这种绘画语言在语文教学中很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奇好。不仅使学生充分理解了词句的内容含义,而且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运用绘画语言辅助语文教学是一种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读通课文是阅读教学的“底线”,那么我认为对文本中出现的词语的正确理解,应该是“底线”中的“底线”,学生如果连课文中出现的词语都不能够准确理解,对文本的整体感悟也只能是浮光掠影。扎实、灵动而有效的词语教学不仅让学生了解了词语的含义,并能丰富文本的内涵,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让语文课有了浓浓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既要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又只能寓思想教育于课文的讲析之中。首先,从讲解课文中的词语入手,讲清课文词语的本义、引申义和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词语,丰富词汇,领会课文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13.
教学文摘     
教学文摘理解语言与发展思维一、抓好课文语言深层含义的理解。在小语教学中,理解语言是理解语文思想的基础。为帮助学生准确地掌握语言在课文中的深层含义,我们经常在阅读教学中把一些近似的易混淆的词语引导学生加以对比和分析,从而使学生准确地掌握语言的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14.
设计思路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中获取信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来理解文本,采用“以述促读”的方式精读课文,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朗读、体会富兰克林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5.
<正>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扶手,是字、句、段、篇的纽带。一、二年级是学生积累词语和初步正确运用词语的关键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1—2学段的词语教学目标是这样定位的:"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课文是学习语文的媒介,是"词  相似文献   

16.
词语解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有这样的体会,对词语的理解,不能照搬参考资料,把抽象的知识强加给学生接受。因为,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词语的含义往往是不同的。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领悟词语,才能够真正地理解词语。  相似文献   

17.
古典名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在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古典名著单元时,教师应根据古典名著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难懂的词句、品味文本语言、品析人物形象、厘清人物关系、预测故事情节等,掌握阅读古典名著的基本方法。这样,不仅能让学生理解古典名著单元文本的丰富内涵,感受经典的艺术魅力,而且能使学生掌握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自觉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8.
当下语文教学比较重视语言品味,大多数教师也都设计了课堂教学中抓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环节。但实际情况却是为了体现学生所谓的主体性,往往学生找到哪些词句,教师就谈到哪些词语,谈完让学生再读了事,学生的“有感情”全是停留在词语表面,词语品味没有层次感,更没有品位感。因此.在语言品味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把学生一步步带进文本的深层内蕴之中。  相似文献   

19.
一、关注语言形式,培养学生语感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语句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形式,所以词句的学习就成了语言形式学习的主要内容.学生走进文本,首先要走进词句,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教师教会学生借鉴文本语言,掌握组织语言的方法和技巧.语文教学要重视对文本语言的揣摩、理解和积累.对文本中那些该抓的词句,要理直气壮地抓;该咀嚼的地方,要反复玩味,细嚼慢品,咬到文字的深处,嚼出文字的滋味.只有这样,学生的言语智慧才会有生长点.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的教学提出这样的要求:“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可见,词语教学应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它在以发展学生语言为根本任务的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老师,如何帮助、引导学生开掘词语的意义、意味、意蕴呢?下面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谈谈词语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