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鞍钢集团矿业为劳动模范建造的劳模楼终于竣工。可是令人不解的是:在张榜公布的分房名单上,竟然没有一位劳动模范。昨天记者来到劳模楼时,看到新住户正在忙着装修。  相似文献   

2.
劳模发生学     
  相似文献   

3.
劳模植树     
《新闻三昧》2014,(3):2-3
  相似文献   

4.
5.
劳模书架     
《新闻三昧》2013,(3):76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作者:(美)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澳)詹姆斯·奥沃斯著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时间:2013-1-1[成功]"在过去20年里,我做了有关创新方面的研究。开发出了一套理论,专门讲解市场销售和产品开发的方法,我们把这个理论称为"需要完成的工作"。我们发现,生活中有些任务会定期出现,需要我们去完成。于是,  相似文献   

6.
6月7日,我的长篇人物通讯《打工打出个省劳模》一在《江海晚报》名人周刊《江海之子》栏目发表后,市领导和不少市民很快作出反应:鞠长春这个典型人物抓得及时,具有时代特征;他的事迹非常朴实、生动、可敬,有看头;《江海之子》首次刊登农民工题材的人物,也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写这篇通讯,可以说是机缘凑巧,偶然拾来,也离不开同仁们的相助。  相似文献   

7.
8.
9.
劳模的趣味     
夜读林语堂先生的散文集,有一篇《论趣》里这样写道: 记得笔记有一段,说乾隆游江南,有一天登高观海,看见海上几百条船舶,张帆往来,或往北,或往南,颇形热闹.乾隆问左右:"那几百条船到哪里去?"有一位扈从随口答道:"我看见只有两条船.""怎样说?"皇帝问.那位随行的说:"老天爷,实在只有两条船.一条叫名,一条叫利."乾隆点首称善.  相似文献   

10.
我写劳模     
如果有人问我:你当记者最受采写什么样的新闻?我会不加思索地告诉他:采写劳模。我做新闻工作近二十年,曾经采编报道了三四百个劳模先进人物,直接采写的就有几十个,其中著名的有潘星兰、余国印、郭和平、邬宏胜、蒋再英、王涛等。从1991年起,我连续八年编辑湖北电台报道劳模的“主人翁风采”专题,每年编辑播发三四十个劳模的新闻。为什么这样热衷报道劳模?这一方面是因为我一直跑工交财贸战线,客观上有较多的采访劳模的机会,而更主要的则是劳模本身吸引我,促使我要报道他们。 劳动模范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优秀分子,是时代的精…  相似文献   

11.
以牺牲节假日和个人休息时间为代价,没日没夜地干活儿——如今,昔日人们脑海中劳动模范的社会形象。正在大规模地移植到城市中的常人身上。他们的工作强度,大大超出了常规的“敬业”标准,比起传统意义上的“劳模”,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相似文献   

12.
13.
赵昂 《新闻三昧》2013,(9):46-47
"这些劳模的故事,不论是对学生们,还是对青年老师们,都有很大的教育意义。"郑丹娜告诉记者,有一些进入职高和技校就读的学生对未来感到迷茫,不知所措,郑丹娜就用赵郁的故事来鼓励他们。"学好技术,学会钻研,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一样能成才。"她还准备把劳动模范请到自己的学校来给孩子们讲故事,不少老师也在问她其它劳模的经历。"有一个年轻老师,妻子生孩子的时候出现难产,自己因为教学任务重没有陪在  相似文献   

14.
他们是来自身边的标杆 "以前总觉得劳模遥不可及,但今天他们讲述的故事那么真实自然."听完北京劳模宣讲示范团的报告,很多职工都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在首场报告会上,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首席技师赵郁,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班主任郑丹娜,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电车客运分公司驾驶员刘美莲等7名劳模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铁西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老工业区,在新中国的建设和改革开放中涌现出了众多的劳动模范。区档案局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弘扬劳模精神,传承劳模文化的要求,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内征集了75位劳模档案,并以此为素材举办了《劳模的足迹》主题展览,以实际行动学习和实践了劳模精神。1.学习劳模精神,自加压力,寻求突破。区档案局在承接“五一”前夕举办《劳模的足迹》主题展览任务时面临的是劳模底数不清、资料无从查找的状况。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困难,全体同志迅速达成共识,自加压力,寻找完成布展任务与做实档案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决定建立人数…  相似文献   

16.
事情已经过去半年了,《黑龙江日报》记者为劳模捐款的事,在佳木斯铁路分局、佳木斯铁路列车段的职工干部中,引起的轰动至今未止。今年4月1日,《黑龙江日报》记者刘少文、毕强,专程从哈尔滨乘车到佳木斯采访优秀列车员衣文华。衣文华当列车员19个春秋,除生小孩之外,连结婚都没有休过一天。她不图名不图利,血压高,还患有心脏病,从不休一天,实在挺不住了,就偷着吞几片药。在工作岗位上,为旅客排忧解难2780多人次,一封封表扬衣文华的信寄到段里。  相似文献   

17.
18.
罗田是全国著名蚕乡,有着2000多年种桑养蚕历史,林淑英生在蚕乡,长在蚕乡,从小对养蚕有浓厚兴趣,10岁时就开始学养蚕。解放后,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1955年她30岁时,由妇女组长升任为农业生产社副主任,挑起了试养改良蚕的重任,试养春蚕4张,共摘干茧297个,每张平  相似文献   

19.
20.
英雄、劳模、先进人物是国家的精英,对社会作出非凡的贡献,应该大力表扬,这没有问题。人们见贤思齐,对所宣扬的劳模事迹都侧耳倾听,这也在情理之中。但听着听着,不少劳模的事迹细节虽各不相同,然而删去枝叶,留其根本,往往得到如下的几条主干: 一、他没日没夜地扑在工作上,终于积劳成疾; 二、他得了病依然坚守岗位,忍着疾痛发奋工作,例如痛不可忍时顶住身体某部,豆大的汗珠滚落之类,终于昏厥; 三、他被送入医院,发现病情严重,手术一过,醒来的第一句话是问他干的那件工作; 四、他病尚未愈,就恳求医生让他出院,说他生命时间不多了,云云。乃至逃出医院,扑向岗位,等等。为什么劳模们的基本事迹会如此雷同呢?想来或者是,以前宣传的劳模事迹大部是以这样的精神和方式致力于事业的,于是后来的劳模也照式办理;或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