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up短语集锦     
“动词+up”构成的短语很多,其中,up既可以用作副词,又可以用作介词。其后不接宾语时,up为副词;其后接宾语时,up为介词。“动词+up”构成的短语动词后跟名词作宾语时,名词可置于up之后,也可以置于up之前。但后跟代词作宾语时,代词应置于动词和up之间。现把含up的短语简单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2.
《论语》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其中“与”字出现频率很高,用法复杂多样。而且相当灵活。这些“与”有的是实词,作动词用,有的是虚词,作介词、连词、语气词用,由此可以看出文言虚词“与”是由实词度化而来的。  相似文献   

3.
虚词是应语言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而汉语中部分虚词是由实词转化而来的“,被”字就是其中之一。通过运用中介理论详细地分析“被”由动词虚化为介词的全过程,可以说明实词在虚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中间状态。  相似文献   

4.
虚词大多来源于实词,尤其是实词中的动词,本文分别讨论了介词、连词、助词与动词之间的关系,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虚词的语法意义并不虚的道理。  相似文献   

5.
文言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代词。代词在现代汉语中归入实词,在文言文中归入虚词。虚词在文言文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组合、连接、辅助实词而使之成为完整的句子,从而体现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因此,文言虚词的学习若不落到实处,就会严重影响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怎样使文言文虚词的学习落到实处呢? 首先,要了解各虚词的特点。文言虚词相对于实词而言,数量少,因此它常常是一词多用。如“何”,既可用作疑问代词,表“什么”“哪里”“什么原因”,又可用作副词,意为“怎么”“多么”“为什么”。又因为虚词用法的灵活,有些相似的语言环境中就可用不同的虚词来表示。如表示“怎么”的意思,既可用“安”来表示,又可用“何”来表示;表“并且”的意思则可用“以”、“而”、“且”等不同的词来表示。对于以上这些特点,在学习时首先要理解把握。  相似文献   

6.
词类活用 汉语一般分实词、虚词两大类。实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一个词的词类是确定的,但在特定的语境中,某些词却具有别一类词的特性。这就是“词类活用”。 一、名词用作动词 古代汉语中名词往往可以活用成动词,后面可以跟宾语:如:1.冯谖客孟尝君。(《冯谖客孟尝 君》,简称《冯》) 客:用如动词,做客。 冯谖给孟尝君做门客。2.以何市而反?(《冯》) 市:用如动词,买。 用收回的债买什么东西回来?3.衣冠而见。(《冯》) 冠:用如动词,穿衣、戴帽。 穿好衣服…  相似文献   

7.
汉语的词从语法角度看,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词分实虚,是汉语语法学的传统分法。早在汉代就产生了虚词的概念,当时称为“词”,也叫“辞”“语辞”“语助”“语声”等,它们包括现在所说的副词、介词、连词、叹词、助词和一部分代词,不过当时对虚词没有明确的定义,解释也很简单,当时还没有把所有的词都分为实词和虚词。到了唐宋时期,区别实词和虚词比较严格了,因为科举考试要考诗赋文章,要写诗就要讲究声律对仗,对仗要讲词(当时称“字”)的声调和虚实,实字要和实  相似文献   

8.
古汉语常用虚词学释要(上)河北师院中文系郑振峰有些同志认为,学习古汉语所遇到的词语障碍在于实词,虚词无关紧要,它既不象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实词有那么实在的词汇意义,有些也不充当句子成分。其实,我们阅读文言文时,除遇到一些难懂的实词这一“拦路虎”外,还...  相似文献   

9.
“和”兼介、连、动三类。作动词用较为明显,读音也有别(如“和稀泥”的和),毋庸赘述。但当其出现于两个同一性质的实词或词组之间,组成联合词组时,究属连词还是介词,有的就较难分辨了。为了使问题简化一些,不妨先把较易分辨的两种情况摆出来。一种情况是,由于介词不能和动词、形容词组成介词结构,所以出现于两个动词或形容词之间的“和”一般  相似文献   

10.
谈“一”字     
“一”字虽然字形简单,但它却是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字.“一”字的基本用法:一是它独立为字的用法;二是它作为构字部件的用法.“一”字作为一个独立的汉字,有实词的用法,也有虚词的用法.当实词用,有数词、形容词、动词等用法,当虚词用有副词和连词两种用法,情况比较复杂.“一”字作为构字部件使用也有两种情况:一是作形声字的形旁,二是作指事字中指示性符号使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以“的两种虚词用法进行分析和辨别,“以“用作介词可以介绍动作、行为所用的工作或凭借的事物.“以“用作连词连接的两个动词或动词短语在时间上是一前一后的,或者后一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通常是前一个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的目的和结果.  相似文献   

12.
“可”字能用作实词,又能用作虚词,它词性灵活,用途广泛。在小语教材中有如下几种用法,现例举如下,以便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指导学生正确使用。一、实词主要充当能愿动词,有如下两种用法。 (一) 表示“可能”或“许可”的意思,相当于“可以”“能够”。例:“快去启奏玉皇大帝,要多派些兵将来方可取胜。”(《齐天大胜》)  相似文献   

13.
14.
古汉语"因"的语法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因”是古汉语比较常用的一个词,最早用为动词,后逐渐演变为介词、副词和连词。和其它的虚词一样,“因”也经历了由实词逐渐演变为虚词的过程。本文以历时的语言分析为基点结合共时的语言描写,主要从语法的角度出发兼及词汇的语义功能。粗浅地论述了“因”的这一语法化历程,并粗略地分析了它的一些语法化特点。  相似文献   

15.
黔东苗语(以下简称“苗语”)有明显的实词虚化现象,如:实词qa1po3(圆球)的po3本来是一个名词的词根,但随着语言的发展,它逐步演变成了词头(与实词qa1po3并存)。苗语动词tio5(养蒿苗话为ti5,规范成tio5)的用法很广,它既可以作实词用,充当很多动词,又可以作介词,还可以作助词用。现分述于下:一、tio5 作动词苗语tio5作动词用,可以充当很多个动词,故很难译出某一个固定的含义,但都必须是行为动词,而不能作其他表示心理活动、存在变化、使令。可能、意愿、趋向、判断等动词。如:ti…  相似文献   

16.
提起宾语,人们一定会首先想到动词,因为动词是实词,有词汇意义,能单独作句子成分,(是及物动词的或相当于及物动词的短语动词)还能带宾语,用来说明主语的作为或动作。此外,英语中的介词本身也有一定的词汇意义,但它只是一种虚词,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它要和以下几类词语(作宾语)结合起来,才能构成一定意义的短语。如:  相似文献   

17.
§“以”(古字作“吕”)是古汉语的一个常用字。在古籍中,“以”字最大量的用法是充当虚词,即作介词和连词,有时也可作语气助词。其实,“以”本是一个十足的实词,即动词(由动词意义引申,也可作名词),它的动词用法在古籍中并不罕见。《说文·已部》:“吕,用也。从反已,贾侍中说:己意已实也,象形。”段玉裁解释道:“用者,可施行也……巳主乎止,吕主乎行,故形相反……今字皆作‘以’,由隶变加人施右也。”《诗·邶·谷风》:“宴尔新昏,不我屑以。”郑笺指出“以”是动词“用”义。《诗·周颂  相似文献   

18.
古汉语的词汇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和叹词等十一小类。在学习文言文时,人们对此较为重视,而对词尾现象却不太注意,笔者有心一耕,以引起读者的关注。词尾不是一个词,它只是词的构成部分,其本身没有词汇意义,但它却可以表示词性,在句中有语法功能和修辞作用。常见的词尾有“然、  相似文献   

19.
"V+给"中"给"的词性及相关句法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V 给”(动词 给 )中“给”的词性 ,有的语法书认为是介词 ,有的认为是动词 ,还有的认为“给”虽是介词 ,但“V 给”结合紧密 ,可看成一个整体 ,作用与一个动词相当 (有的甚至说“V 给”是一个词 )。由于上述分歧 ,各种语法书对“V 给 N1 N2 ”(“V 给”后带上两个名词性成分 )的分析也就不同 ,有的认为是双宾结构 ,有的认为不是。文章认为 ,“V 给”中的“给”是动词 ,“V 给 N1 N2 ”是双宾结构。  相似文献   

20.
need一词既可以作实义动词用,又可以作情态动词用,还可以用作名词。下面简单谈一谈它的用法。 一、用作实义动词 need作实义动词用时,意为“需要”、“必需”,它与其他实义动词一样。有人称、时态和数的变化。将谓语动词为need的陈述句,改为否定句和疑问句时,要借助动词do的某种形式。need一般没有进行时。其用法主要有下面三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