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与义和团运动紧密联系的义和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义和团运动所体现的爱国、自强、团结、和平的民族精神,在义和文化中凝结为崇尚信义、注重和谐的道德观念。义和文化是一种义利统一、诚实守信、和谐发展的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义和文化的价值取向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相一致的,可以为其提供精神与价值的支撑。加快市场化进程,推动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需要培育民族性与市场性相统一的新型市场文化,需要大力挖掘和弘扬符合这一发展趋势的义和文化。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传统的学校文化提出了挑战,要顺利实施新课程改革,必须对学校文化进行重建,而学校文化中最有活力和最具主体意义的是教师文化。对教师来说,在这种传统教育下所形成的一些教育理念、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等,已经不能够适应当今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要。要改变这种“旧文化”的强大惯性,必须进行一场“新文化“运动,而“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如何构建与新课程相匹配的新的教师文化。  相似文献   

3.
从洋务运动开始,中国在企业管理中长期施行把头制度.把头制度的形成是西方包工制和中国传统“包头”制在中国社会转型期碰撞的结果,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俗文化在近代企业管理制度上的体现.包工制转化为把头制度的文化因素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俗文化的“超稳定结构”对“外来的新文化模式和文化精神”的抵制和压抑.  相似文献   

4.
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给予当代读者的,不仅仅是广袤无垠的关中大地上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还有新文化与旧秩序穿越时空的碰撞。祠堂和戏楼里,旧秩序与新文化的冲突、中西文化的冲突正在上演;白鹿神话与梦境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依恋、敬畏、怀念与希冀。人们试图通过“风水”“灵魂”“祀公”“马脚”与上天交流,以期达到天人合一的关照。《白鹿原》中的种种民俗事项间的激烈冲突,是中西文化、传统与现代文化穿越时空时的必然碰撞。  相似文献   

5.
燕赵文化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燕赵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这种文化以好气任侠、慷慨悲歌的主曲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燕赵人。燕文化是一种苦寒文化,有一种坚韧的追求;赵文化是一种开放的文化,高扬着进取的旗帜。二者虽有不同,但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燕赵文化的迁延发展,如今又增添了许多新的内涵,展现出了不同时代的风采。特别是在今天燕赵大地上建设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是河北人民前进的巨大动力。因此,解析燕赵文化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许多有价值的成分 ,主导性文化为儒家。文化价值的中心观念是孔子的“仁”,主要内涵是重“天人合一”、社会秩序与人伦规范。其涵蕴系统是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中国人建设新文化 ,必须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  相似文献   

7.
2003年10月26日至28日,由河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义和团研究会、邢台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义和文化研究会主办的“义和文化研讨会”在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河北、山东、天津等省市的学者30余位,与会学者围绕有关“义和文化”这一个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从个人主义走向合作——新课程对教师文化的诉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是全方位、立体式的改革,而非又一次的简单的“外科手术”,它不限于课程体制的变革,还涉及到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课程实施和评价、课程资源开发等各个方面。新课程的实施最终要落实在课堂上,其成效如何关键是教师。对教师来说,本次课程改革不亚于一次“革命”,因而在传统的教育下所形成的一些教育理念、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等,都需要加以改变。要改变这种“旧文化”的强大惯性,必须进行一场“新文化”运动,而“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如何改变教师“各自为政”的局面,由“单兵作战”走向合作。  相似文献   

9.
中西方文化在其各自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它是各自民族精神内涵的载体。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异种文化间的碰撞与融合使得文化全球化成为历史的必然。在充分理解中西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把传统民族文化中最优秀的东西与西方文化的积极成果进行融合,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新文化,对于调节改造中国文化,建设面向未来、符合全人类发展前进方向的中国新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胡风的文学批评具有强烈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特征,这从胡风所认同的文化断面的价值观来观照,可以发现,胡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观的三大文化支点分别是以“五四”为代表的新文化的认同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叛逆、由“人的解放”导向“社会的解放”的认同和“主观战斗精神”高扬。由此决定了胡风的批判现实主义的核心是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11.
概述了徐桐、刚毅、许景澄等人在义和团时期的主要主张和作为,介绍了相关人物及观点,客观再现了当时的帝后之争,分析了帝党和后党的主要权势力量及当时的国内、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12.
从1909年开始,美国将庚子赔款的一部分退还给中国,用以支助中国的留学教育,史称庚款留学,目的是要通过教育中国当时的一代青年而获得精神和商业影响上的最大收获,但客观上却为中国培养了大批教育和科技方面的杰出人才,从而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The Boxer Project conducted the research that led to the synthetic review "Issues in Component Computing." This brief essay provides a platform from which to develop our general perspective on educational computing and how it relates to components. The two most important lines of our thinking are (1) the goal to open technology's creative possibilities to the broadest range of people possible, and (2) to do so on the basis of a single architecture, a computational medium, that includes the possibility of constructing and modifying interactive, dynamic constructions by all participants.  相似文献   

14.
义和团运动时期神秘传闻现象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义和团运动时期神秘传闻盛行的现象十分醒目。这类传闻内容上主要可以归纳为有关"神术"、"异事"者和谶谣乩语两个分类。其盛行既有着最为直接的现实激发因素,又有着长期历史性承传积累,涉及政治、文化和社会心理乃至传播机制等多方面的因素。从其社会作用看,既有着"灭洋"政治指向下的多重功用,也明显具有社会扰害作用。  相似文献   

15.
义和团运动改变了西方殖民列强对当时中国人民愚昧无知、不堪一击,可以任意凌辱、分赃宰割的印象,沉重地打击了其嚣张气焰,保护了中华文化和文明,激起了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然而,西方学者对这一运动的认识却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生了数次较大的变化,这其中反映了他们研究方法与视角上的转变,而这些观点中最接近中国学者观点的“中国中心论”也有着明显的局限性,论述了这种局限性产生的原因以及这种局限性所带来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英国陆续向中国政府退还从中国掠夺来的庚款余额。虽然英国民间很早就有向中国退还庚款余额的呼声,但是英国政府退还庚款余额的决定和退还行动却一波三折。这一期间英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如美国退还庚款的影响、日本退还庚款的压力和中国人民在退还庚款问题上的反抗斗争都对英国施加了巨大的压力,同时英国战后社会思潮和经济形势的变化也对政府的退还行动有影响,并影响着退还庚款的管理和使用权问题。  相似文献   

17.
袁世凯属于洋务派,毓贤属于清流派。袁世凯等不赞成毓贤等反洋教,杀洋人,攻使馆,对外宣战,与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等与毓贤、董福祥、李秉衡等多次争论。  相似文献   

18.
义和团运动后,北方民变渐抛弃了先前的“狂热”,开始对时代的趋向更冷静、理性地思考。他们改变了旧有的组织形式和斗争方式;有了明确的反封建的意识;部分北方农民还与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联系,把自身的斗争逐渐纳入资产阶级革命范畴,并逐渐于时代的趋向“合流”。  相似文献   

19.
庚款留美教育是1909年由美国和晚清政府合力实施的留学教育,这一别具一格的公费留学教育在中国近代留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