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英军整团失踪-- 1915年8月29日,英军与土耳其军在苏沃拉海湾60号地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加利波利战役到了关键时刻,一团英军奉命前往增援.  相似文献   

2.
鹦鹉预警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拥有强大的空军,不断对英国进行狂轰滥炸.当时,雷达还没有出现,英国的防空火力也很落后,只要德国的飞机一出现,往往就来不及准备,德国空军每次空袭,英国都受到很大的损失.为了提前报警,提前发现敌机,英军想了很多办法,但都不太理想.后来,他们发现鹦鹉具有灵敏的听觉,并且判断力很强,在很远距离就能听到并分辨出飞机的马达声.于是,英军立即挑选了一批体格好、接受力强的鹦鹉进行了专门的训练,用以担负防空预警任务.经过训练的鹦鹉被放在预定地点,每当德军飞机飞近,这些鹦鹉就会很快飞回英军司令部报警,使英军有所准备.由于使用了预警鹦鹉,英军在反空袭战中取得了主动权,伤亡和损失大幅度减少.……  相似文献   

3.
19世纪,正是英国殖民主义蒸蒸日上的时代。1890年,英军得意扬扬地到达了非洲南部。这里土地肥沃,物产富饶。上岸后,英军进行了一场大抢劫,并强行驱走当地的土著居民,正当他们准备运回财宝之际,土著人忍无可忍,向他们发动了进攻。英军死伤多人,损失严重。土著人却伤亡极少,打完就走。  相似文献   

4.
楚杰 《知识窗》2005,(3):13-14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潜艇让英国人吃够了苦头,也伤透了脑筋.因为受技术力量的限制,英军很难预先发现在水下活动的德军潜艇,所以常常遭受突然袭击,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5.
<正>1840年8月,英军在舟山短暂休整后继续北上,直抵天津大沽口。本来主战的道光皇帝,眼见英舰迫近,慑于兵威,不得不屈服。8月20日,道光帝下达谕令,答应赔偿英商损失,严惩林则徐,要求英舰撤至广州,并委任琦善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议和。英军撤出舟山眼见秋冬将至,疫病流行,英军遂同意南下谈判。英军南下后,清政府下令沿海各省督抚筹措海防,命两江总督伊里布率兵至浙东,  相似文献   

6.
秘密偷袭者     
1775年,北美独立战争终于爆发了。在华盛顿总司令的领导下,美国人民纷纷拿起武器,和英军展开了殊死的战斗,将英军从大陆撵到海上。举国上下无不欢庆这一决定性的胜利。堂堂大英帝国,岂能容忍别国威风,便组织残兵败将,妄图卷土重来。  相似文献   

7.
秘密偷袭者     
1775年,北美独立战争终于爆发了。在华盛顿总司令的领导下,美国人民纷纷拿起武器,和英军展开了殊死的战斗,将英军从大陆撵到海上。举国上下无不欢庆这一决定性的胜利。堂堂大英帝国,岂能容忍别国威风,便组织残兵败将,妄图卷土重来。  相似文献   

8.
海鸥猎潜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西洋英国护航运输队常常遭到德军潜艇的突然袭击,损失惨重.如何能及早发现前来偷袭的德国潜艇,令英军护航舰艇大伤脑筋,却又苦无良策.……  相似文献   

9.
打不准的炮弹 南太平洋的马尔维纳斯群岛上,英德两国曾在这里发生过一场激烈海战.在战斗中,英军虽然气势高昂、纪律严明,战绩却不佳.炮弹发射了不少,就是打不中目标,急得英国海军指挥员直拍桌子.  相似文献   

10.
鸦片战争前后,清军使用了明清以来长期沿用的纸质基体火龙箭、一窝蜂等集束火箭,用手工方式制成,利用桶装、竹筒等的载体,靠弓弩等工具发射出去,属传统箭式范畴,射程在千米以内,在对侵华英军或英法联军的斗争中起到了一些作用。英军或英法联军在每次海陆战中几乎都使用了英人康格里夫(Congreve)发明的带有长尾杆的金属筒装火箭,属近代箭式范畴,精度虽差,但对其火器威力的发挥起到了一定的补充作用,此是英军或英法联军取胜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中国青年科技》2006,(11):22-25
早在2005年11月,英国官方就宣称打算在美军撤出阿富汗后,组建一支旨在清剿基地组织和塔利班残余的多国联合部队,即于2006年春天向阿富汗南部赫尔曼德省输送2000名士兵以及“阿帕奇”直升机,作为以英军为首的北约部队的先头部队。此外,英国打算明年再向阿富汗派出2000名士兵,这样,驻阿英军总数将达4800名左右。接下来让我们全方位了解一下驻阿英军的武器装备。  相似文献   

12.
高广东  李瞰 《知识窗》2006,(3):16-17
1775年,北美独立战争打响,乔治,华盛顿被任命为北美各殖民地联军总司令.华盛顿率领年轻的美军英勇作战,一举攻占了波士顿,取得了初战的胜利.但自那以后,由于在兵力上和英军相差悬殊,华盛顿连遭败绩,所部已经七零八落,战斗人员减少到不足2000人.  相似文献   

13.
从3500英尺高空坠落 2004年11月的一天,25岁的英军爱尔兰警卫团中尉查尔斯·威廉斯和战友们一起乘一架小型"赛斯纳102"飞机来到肯尼亚东部沿海的马林迪市郊机场上空3500英尺高处,进行跳伞训练.  相似文献   

14.
北汉 《知识窗》2001,(4):30-31
海上浮尸   1943年,为了让阿道夫&;#183;希特勒确信盟军准备进攻的地点是萨迪尼亚和希腊的伯罗奔尼撒,而不是真正要进攻的西西里,英军制定出了一个巧妙的计划,那就是在海上漂一具尸体,口袋内装入与进攻计划有关的假信件.   ……  相似文献   

15.
一秒钟     
滑铁卢战场,拿破仑与英军展开激烈的鏖战。双方相持不下,损失惨重。此时,拿破仑最需要的是一支增援部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1918年2月14日,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军在巴勒斯坦把土耳其守军包围在一个叫密抹的村落。这个村庄,位于一座高山上,易守难攻,英军准备用一个旅的兵力从正面强攻。一个少校忽然想起在《圣经》上曾见到这个村庄的名称和关于攻打这个村庄的战斗记载,于是他建议暂停军事行动,连夜去翻阅《圣经》,果然发现其中有一段关于密抹的记载,不  相似文献   

17.
1943年,英国皇家空军首次使用代号为日冕的新战术,开创了在电子战中运用心理学的先河。做法是:在英军夜袭德国目标时,由设在英国本土的幽灵电台对德国空中和地面播音,制造混乱。  相似文献   

18.
打不准的炮弹 南太平洋的马尔维纳斯群岛上,英德两国曾在这里发生过一场激烈海战。在战斗中,英军虽然气势高昂、纪律严明,战绩却不佳。炮弹发射了不少,就是打不中目标,急得英国海军指挥员直拍桌子。  相似文献   

19.
对于西藏,最初的印象来源于格非的小说《相遇》。那是世纪初年的故事了:一支英军攻克了拉萨,旋即感到胜利的空虚,空虚中带着巨大的惶恐;一名外国传教士在西藏游说多年,深感这块土地的无限强悍,强悍到外来的任何信念都只如一缕  相似文献   

20.
王宏德 《百科知识》2007,(4X):44-46
1992年4月11日,洛杉矶《世界日报》登载了一条消息: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芝加哥的卡尔登酒店大厅里,紧紧握住一位93岁高龄的中国抗日老将军的手,再三感谢他50年前于缅甸仁安羌解救英军的壮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