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师专业化: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和努力方向。为推进教师专业化建设,必须对我国现行的教师教育制度进行改革:建立教师教育一体化模式,实现教师教育终身化;以教师专业化为导向,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改革教师培养模式,提高教师学历层次;打破传统的教师培养体系,建立多元化、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相似文献   

2.
浅谈民族教师教育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教育理念是指导教师教育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对于师范教育院校来说,具有明确和先进的教师教育理念,是教师教育的起始条件。目前,民族教师教育理念还停留在诸如终结式师范教育、重学术轻师范、分科设学、办学行政化等理念上。严重制约着民族教师教育的发展。民族教师教育若想实现快速发展,应对的策略首先是要转变观念,树立新的教师教育理念,包括树立发展性师范教育理念、师范性特色理念、课程综合化理念、教师为本理念等。  相似文献   

3.
“教师教育”已成为新世纪教育领域的主流话语。面对教师教育的转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作为区域性大学应该承担起它的使命,以教育引领学生发展,以教育促进社会进步。同时,随着教师专业化时代的到来,教师应当在实践中学会反思,在反思中不断实践;并且学会合作,在合作中确立自己的专业地位。此外,教师教育职前、人职、职后一体化,将是一段时间内教师教育工作者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教师教育体制是为了实现教师教育的目标、按照一定的原则建立起来的组织管理制度。当前我国教师教育体制的创新,一是应该探索和完善独立的教师教育体系,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教师教育机构,培养高层次的中小学教师;二是应该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师培养和培训模式,将定向教师教育与非定向教师教育相结合;三是应该进一步完善教师教育的各种制度,为确保教师教育质量提供制度上的保障。今后,教师教育体制的发展需要处理好学术性和师范性的关系,进一步明确教师教育的发展方向;要理顺各级各类教师教育机构的关系,充分有效利用教师教育资源;并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5.
教师教育就是对从事教师工作的人进行职责、职位的综合教育,它有特定的内涵,这就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比较,它是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是教育系统工程的基础。世界上发达国家都把教师教育放在重要战略地位。在我国加强教师教育的研究与改革,尽快构建适应21世纪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教师教育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教师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几年来教师教育在全国各地蓬勃展开,教师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提升。但在教师教育目的的认识、教师内在需求的满足、教师形象有塑造、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教育理论指导作用的发挥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影响制约了教师教育的成效。本分析了这些问题的原因所在,并据此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设计与实施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为了适应教师专业化和教师教育发展的新形势,迫切需要制定并实施具体明确的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设计和实施,必须坚持以“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体现“以人为本,育人为先”的现代教育理念,以促进学生的教师专业发展和个性和谐发展为目的;应当遵循时代性和前瞻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统一性和灵活性、多样性和综合性、基础性和专业性、理论性和实践性原则;建构与教师知识结构相适应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依此提出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实施模式及其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师范学校教育到现代教师教育,我国的教师教育体制正在发生着变革,一个开放、多元、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正在悄然构建。师范院校通过学科结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三的综合性,积极探索转型之路。本通过对世界及我国师范教育进程的叙述,说明了现代教师教育兴起的历史必然性,同时讨论了教师教育的概念、教师专业化及教师教育模式问题。  相似文献   

9.
关于教师教育专业化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教师教育专业化是必然趋势,教师教育必须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建立由师范院校和综合大学共同参与的开放式的教师教育新体系,并建立教师资格证书制度,逐步使我国的教师教育走向专业化。  相似文献   

10.
国外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特点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向21世纪,世界各国都把教师教育改革做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国外教师教育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教师教育的高层次、高标准;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教师队伍的高素质、高待遇;教师教育的一体化.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们要借鉴国外教师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采取有效措施和相应的对策:明确教师教育的目标;改革课程设置,优化课程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建立教师教育一体化的体制.  相似文献   

11.
教师专业发展:内涵、问题与趋向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刘万海 《教育探索》2003,(12):103-105
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成长研究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教育关注的焦点,通过教师教育等形式推进教师专业化成熟是确保教育质量、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应然要求。围绕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研究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向,探讨新时期教师整体素质优化的取向和途径,对加速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教师教育理念蕴含着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可持续发展和教师教育终身化发展的内涵,并从培养目标、教育体制和培养方式等方面对教师教育发展模式提出理想要求。中国高师院校在由传统师范教育向现代教师教育转型的过程中,应主动适应开放性教师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新教育观念,发挥教师教育特色,加强教师专业化建设,使高师教育健康有序地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教师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和先导,促进教师教育跨越式的发展,必须首先发展教师教育信息化。以全员培训为目标的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应充分发挥继续教育的联动功能,形成以教师培训院校为主体、教师职后培训为纽带、课程整合应用为重点的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体系。  相似文献   

14.
美国教师教育制度的变革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教师教育制度经历了师范学校、教师学院和综合大学教育院系三个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教育专业化逐渐成为教师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在新世纪里,我国的教师教育面临着如何进行改革,以适应新世纪教育发展要求的重大课题。借鉴美国教师教育发展的经验,我国教师教育应注意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职业定向走向专业发展,并在大学和中小学的合作实践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论教师教育理念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振峰 《教育探索》2005,(2):110-111
教师教育理念,是人们对教师教育活动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形成的思想观念和哲学观点。教师教育理念经历了一个由知识本位理念到技能本位理念,再到专业发展本位理念的发展过程。新的教师教育理念的构建,既要考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逻辑,又要关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处理好历史与现实、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胡江霞 《培训与研究》2001,18(1):60-63,68
教师是教育现代化的体现者,也是教育现代化的建设者。教育发展,教师先行。本文从教育现代化特殊的要求出发,探讨了教师职能转变的趋势,提出了由“经师”向“人师”,由“学科教师”向“一专多能教师”、由“执行型教师”向“学者型、研究型教师”转变的基本主张,为教师培训工作及教师的自我提高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国外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和认可制度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认为,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包括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和教师培养的专业化两个方面,与教师教育专业化相对应的是教师教育的认可制度,包括建立多层级的教师证书制度和教师教育认可机构,制定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可制度和教师教育者的认可制度等。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学》2007,(6):14-15
教师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事关教育改革发展的全局。从区域教育层面来看,教育发展的核心要素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因此,聚焦教师发展,更新培训理念,转换教师培训机制,完善教师培训方式,丰富教师培训内容,提升教师育德能力、教育研究能力、学科素养和文化底蕴,已逐渐成为专业化发展视野中的教师培训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9.
教师教育教学专业化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专业化在教师教育中日益受到关注。教学专业化的要点包括教师的专业标准、课程、培养模式和教育科学研究等方面。教师教育要通过不断深教学改革,强化教师培训,严格教师选拔制度,优化课程体系,强化教育实习环节和提高教育科学研究水平等途径,积极推进教学专业化。  相似文献   

20.
教师的专业化与教师教育改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改革高等师范教育,培养优良师资,实现教师的专业化.是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前提条件。本探讨了教师专业化的认识误区、教师专业化的对象和内涵、教师教育的培养规格和模式,以及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